40、扩军

燕然山,汉时称狼居胥山。

蒙元部落起源于山下的斡难河,相传部落有人曾在狼居胥山中看见了狼神显灵,然后铁木真就出世了。

于是,有人就传铁木真是狼神子嗣,长生天派来拯救草原子民的,后来蒙元部落连战连捷,这种传言更是神乎其神,有些部落竟是信以为真,主动前来朝拜归顺了铁木真。

狼居胥山一战后,铁木真号“蒙古大汗”,本来他的部下们要给他上尊号,他坚持不受,只接受了部下和依附于他的部落首领们集体拥戴的“可汗”之位。

狼居胥山,铁木真金帐。

“大汗,素利那老贼现在已经是自身难保,我们为何不追击呢?”博尔术不解道。

一想到大汗下令让自己停止追击返回金帐,丧失了追击素利的绝佳机会,大汗的命令他得执行,但心中的不解他也藏不住。

铁木真没有直接回答,背对着部下们,自顾自地望着巨大的羊皮地图。

“你们看,大汉的领土多富饶啊!大汉的朝廷只有十分之一的土地,就能用不到十年的时间,打得大草原上的勇士们丧失了南下的勇气,我们比鲜卑又强多少呢?”铁木真感叹着,他越跟汉人接触就越是心惊,大汉的底蕴太强大了,他的蒙古要多久才能成长起来,实现他坐拥中原的梦想?

“大汗,汉朝强大是没错,但我蒙古同样不差,我等是狼神的子民,大汗您是长生天的后代,我们在您的带领下,一定可以南下中原,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域,大汗坐在汉人皇帝的金殿之中接受草原各部落和汉人的朝拜。”木黎华坚定地说道。

“是的,大汗!蒙古一定可以统一天下的。”赤老温也附和道。

“各位的心本汗清楚,蒙古正在崛起,这是草原各部落看得到的,同样也是大汉看得到的,吩咐下去,整合各部落要更快,我们要在最短时间内消化战果,拿出足以令大汉忌惮的实力,才不会使我们两方在此时动兵。”铁木真没有被部下的说辞动摇,而是冷静地下令。

“是!”

铁木真想不想要中原?当然想,做梦都想,但他不是冲动的鲜卑部落首领,他是狼神子嗣,在族人们的眼中他拥有着天人一般的头脑,他不会像鲜卑人一样冲动,没粮食吃了就倾巢出动,不计后果地抢汉人的东西。

他带领的蒙古,首先要先统一了草原各部,实现了比檀石槐更大一统的草原联盟,组建一支完全效忠于他、指挥起来如臂使指的军团,这样才有战胜汉人的希望。

现在的蒙古,还太弱小,部众虽然很多,却来自于上百个草原部落,仅仅是挑选训练勇士需要的时间都不止三年两载,他才没有考虑日后的宏图大业的想法。

这时的中原,进入了相对的平和期,不过这个平和的时期没有持续多久。

乾安六年,秋。

北平,太和殿。

“陛下,丞相,根据我大汉各地诸侯上报的土地人口,如今我大汉十三州人口总数逾六百万户,较孝灵皇帝时缩减过半,人口最多的为冀州,目前尚有一百五十万户。。。”

狄仁杰上报着朝廷统计的全国人口情况,都是相比于灵帝时期大幅度缩减的数据,一桩比一桩触目惊心。

不过,往好的方面一想,各地诸侯应该都有所保留,至少世家豪族的人口肯定瞒报了,把这些算进来,怕是也有接近八九百万户了,这比正史中同期大汉的情况要好太多了。

正史中这时候袁绍与公孙瓒激战正酣,异族更是趁诸侯之间打得难分难解之际频繁入寇边境,关中经历了大战后也是民生凋敝,整个大汉都是哀鸿遍野,百姓十不存一。

后世在新的大一统王朝晋朝建立之初的典籍中,发现晋朝记录建国之初的人口不过两百多万户,其中北方占了大半,蜀地更是只有人口不到百万人,可见汉末三国的战乱影响之大。

这一世,他建立了北平朝廷,暂时稳住了北方,没有了袁绍与公孙瓒的幽州之战,更没有异族频繁南侵之患,北方的人口减员集中在了十余年前的黄巾之乱时代,其次就是“董卓之乱”造成的关中地区严重减员。

官方上报六百万户,加上有所保留,预估八百万户,北平朝廷有一百一十万户,袁绍的冀州和半个并州共有两百三十万户,袁术的淮南之地有一百七十万户,曹操那里有一百二十万户,剩下的才是其他诸侯的人口。

人口决定了实力上限,由此可见,如今的大汉,主角只有两三个,其他的不过是陪衬,终究是要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的。

“你们以为,将来中原各路诸侯,谁是我朝廷大敌?”陈非顺势问在座的人。

“主公,属下以为将来可与主公争锋者不过二三人而已,袁本初四世三公,占据冀并二州之大部,带甲六十万,可为其一;曹孟德素有大志向,手握兖豫徐三州之大部,有精兵三十万,可为其二;孙伯符占据荆南四郡以及扬州大部,拥兵二十万,锋芒毕露,可为其三。此三人,有武勇更兼谋略,麾下文武兼备,兵精粮足,有争雄天下之志,将来可能为主公之敌!”朱升举出了三个人,并给出了理由。

“允升所言不错,看来,已经到了重新募兵的时候了,传令各州府开始募兵,按朝廷下发各州的募兵制度招募,兵部注意做好核实,军械战甲尽快发放各州。”陈非转头对田豫道:“国让,现在我们的国库若在不影响民生的情况下,能招募多少军队?”

田豫回道:“回主公,大致能募兵二十万,若是骑兵,只能募兵五万。”

“还是老话,尺度你们自己掌控,孤只有一个要求,扩军不可以牺牲黎民百姓的民生为前提。”陈非强调道。

韦孝宽松了一口气,陈非点头募兵之事,可是不容易。诚然此前有系统军队的存在,十几万大军足以应对局势,但应对有余,进取不足,一旦涉及大举征伐,兵力便会捉襟见肘,不是每一支兵马的统帅都会像鲜卑人一样与北平军野战,况且北平军虽强,却还没有强到无视天下诸侯的程度。

此前,陈非一直考虑到百姓,没有同意武将们几次三番的募兵请求,想休养生息一些年月,这一拖就是两年多。

“谨遵主公之言!”众将齐声应道。

乾安六年秋,汉丞相陈非发布募兵令,招募二十万青壮从军。

生逢乱世,但凡热血男儿都有一腔热血,想在战场上建立一番功业,而且北平朝廷的疆域民生富足,在大汉十三州都负有盛名。

一时间,各地从者如云,募兵二十万,应征的青壮却已经过百万,甚至还有来自其他各诸侯治下的有志青年,可见北平朝廷声望之隆。

此次证明分三部分,为保证长城沿线边郡不出问题,在赵云的白马军驻扎的雍奴募兵五万,其中骑兵两万、步兵三万,骑兵编成白马军二营,统一由赵云指挥,步兵在雍奴训练完毕后编入边军,将边军扩编到八万,保证了北平朝廷疆域数千里的长城防线的基本无忧了。

在涿郡,由陈非钦点负责此次募兵的韦孝宽在此公开募兵十万,补充到北平朝廷的常备军中,接受与北平三卫一般的训练,军械粮草供应也与北平三卫别无二致。

这十万兵马,有五万兵马将补充到徐州的北平三卫军中,加强南线的兵力,保持对曹老板侧翼的威慑力,有五万补充到青州军中,保持对冀州袁绍的防线稳定不出问题。

剩下的五万就是在北平招募的京师南北军,重建灵帝时期的南北军,归属于京师的南北军将与原本的北平城卫军还有皇宫禁卫军整合,整合后的南军由百骑司统领李君羡兼领,主要负责皇城以及皇城周边的大臣们的府邸所在的御街的守卫,北军由亲卫军主帅段志玄暂代,负责北平城防。

朝廷突然募兵二十万,北平军从北平疆域的防务中解放出来,使得本来没多少余力征伐的北平军突然开始具备了对周边诸侯主动用兵的能力,这使得朝廷周边的袁绍还有曹老板等人都大为吃惊,匆忙调兵遣将加强对朝廷的防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