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最先要面对的

晏旭的眉头微微动了下。

沙丘猫,体小、凶猛,特属沙漠中动物。平常人,若非生长在那处,断断不会识得。

这小胖墩的娘,一语就将之道破,还追问来源。看来,对方也对他的身世起了疑,或者,是对那荷包的来源起了疑。

要知道,这儿可是蜀地。而有沙丘猫出入的区域,却是在离这儿极远的沙漠地带!

晏旭轻轻低下眼帘。

他当初让母亲绣这样的一个荷包,不仅仅是想赚小胖墩的银子,更是想以此推测出小胖墩的身份。

到此,他的心中已有了些许的眉目。猜测小胖墩家可能是用茶叶、盐等与吐蕃交易的马商之类。

“婶子,原来那种动物叫沙丘猫吗?”

晏旭抱拳拱手,态度恭谨:“是晚生偶有在书肆中某本药材书中见过。不得其名,只觉可爱,故画之于家母绣之。”

“对对对,晏旭也不知道那叫什么,他赠儿子荷包后,儿子有追问过,他也说不上来。”

小胖墩插了话,点着小圆脑袋,再疑惑地问道:“娘您如何得知?”

容燕苓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她认真看了晏旭两眼,而后对自家儿子道:“贺礼是贺礼,你的日常吃喝,不用别人负责。”

说着,再虚点了点小胖墩,警告道:“就一个月。你自己乖乖滚回家。记住别给人惹祸!”

说完,随手从袖袋里抽出张银票扔在桌上,再对晏旭道:“届时他学识若无长进,我唯你是问!”

然后,越穿而出。

麻利劲儿的哟……都没给晏旭保证和行礼的时间。

“哇哇哇!!晏旭你太棒啦!!”

小胖墩转身抱住晏旭,高兴得又蹦又跳,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晏旭心里也为小胖墩高兴。

只是口中朝他泼冷水:“咳咳,点灯熬油,你得读书。”

“读就读,小胖墩天不怕、地不怕!”

小胖墩用力拍起了胸脯,昂首挺胸。

见状,晏旭忽而感慨:果然是好心情会影响出好结果吗?

还没感慨完,就听小胖墩自动自觉多加了一项,“我还得闻鸡起武。”

“好,一起!”

晏旭笑着点头应下。“一起读书,一起锻炼。”

当然是小胖墩习武,他就散散步好了。

小胖墩欢喜得找不北,转着蹦,蹦着转,最后大字型躺倒在晏旭的床铺上,满足地喟叹。

“怪道知己最难得。若得一好知己,吃糠咽菜我都愿意。”

“看来你是真该多读些书了,这嫌弃我床小还硬,都还形容个不明白。”

晏旭轻笑着摇摇头。

遂准备让两根桩子似站在自家院里的卫一和卫二,再帮小胖墩置办张床铺来。

他这屋子……嗯,再塞张能容纳小胖墩身形的床铺,应该够了。

可扫了眼桌上的银票,就愣了愣。

一千两?

他回头看了看小胖墩。

自己这是要养猪吗?

果然是有钱人家的出手,养“猪”一个月所耗,都不知道需得熬死他多少脑子、想出多少个挣银的法子。

晏旭拿起银票,找了个地儿先藏好。

他不准备动用这笔钱,届时等小胖墩回去时再让其自己带回去。

不过,晏旭觉得:自己也是时候琢磨一下,该怎么挣银了。

其实真正能治他身体病症里的毒性的药材,只有一味。但极其难得。

若有,千金不够。

他要不好好攒银,别说读书艰难,便是突然得遇那药材,也只能眼睁睁与其失之交臂,如何能忍?

晏旭想着事情,走出去,让卫一他俩去买床,再跟立在灶屋门边,面对“河东狮”来去、有些不知所措的母亲笑了笑,“母亲,咱们要养一个月的猪了。”

周氏“噗哧”一声失笑,嗔他一眼,转身回灶屋。

气氛又宁和下来。

不过几息,杜景辰跑了来。

不知道今儿个是什么日子,小胖墩来时火急火燎的,这杜景辰也像是火烧眉毛似的,跑进来,还差点儿没刹住。

晏旭就在想:不会自己又要多养一个了吧?

那可不行,他屋里挤不下了。

再说也没必要啊,杜家和自家挨着的呢。

正胡思乱想间,就听杜景辰喘着气道:“来、来我家、帮忙!”

晏旭一把抄起了灶屋门边的棍子,撸了撸袖子。

小胖墩也从窗户一跃而出,兴奋激动:“算我一个!”

捏捏肥拳头,对空很有气势地挥舞几下。

杜景辰:“……帮、帮忙腌菜!”

总算把话说囫囵了。

晏旭:“……”

小胖墩:“……”

蜀地除了辣椒、花椒、腊肉、腊肠等出名,还有一样也出名:就是腌制出的泡菜。

杜家就是做的这生意。

租给晏旭母子的这院子,原是杜家住着,后来因为泡菜生意好,地方便小了。又舍不得搬离太远,便将隔壁几家一块儿买下,扩成了个大院,后院平整平整,摆满了泡菜缸。

三月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泡菜便宜还下饭,忙得杜家人脚不沾地。

晏旭放下棍子,就和小胖墩一起,去了杜家帮忙。

“哎哟,小秀才来了,辛苦辛苦,帮忙算下账呗?”

杜婶子也没客气,一见晏旭,就抹着汗珠,安排上了。

晏旭知道杜婶其实担心自己累坏,便也没推辞,坐去一排排泡菜缸最前头、屋廊下方帐案桌前,摸过了算盘。

小胖墩这体型、这武力,正好用来搬搬扛扛,或和杜景辰一起抬。

干得还挺高兴,半点儿不抱怨。

而有个走货小贩,在尝了一块泡萝卜后,皱了皱眉。“杜婶子,你这活计可没做太好啊,价涨了不说,怎么还不够辣了?”

杜婶一听,就叹气。

双手在围裙上擦着,“将就着吧,你又不是不知道,前年和去年,这雨水多了不少,最辣的那种小红椒,听说损失惨重。我们高价收都没收着多少。我就用大的红辣椒替换的。可大辣椒又不够辣,还占地儿,还湿,唉……”

“说得也是,”小贩被提醒,反应过来,也跟着叹气:“今年看样子雨水有多没少,算了,将就着吧。”

说是杜家泡菜涨了价,其实比起别家,不但口感更好些,价还低一文。来买货的都清楚这一点。

晏旭听着他们的对话,想起县地方志上记录的雨水量、以及田地里的产出,挠了挠耳朵。

这似乎是个能挣银的好法子……

“不愧是本县出了名的小秀才,这账啊,算得又快又好。瞧这几笔字写的,啧啧,以后是有大出息的嘞。”

另有什么铺子管事的,闲着等自家伙计搬运,站在晏旭身边,看着他给别人算账,忍不住连声夸赞。

顿时引得周围人都夸赞不停。

夸得晏旭都有些尴尬了。

杜婶子连忙过来,招呼自家大儿子重新回来算账,再将晏旭拉出重围。

“旭哥儿,婶子需要些野菜、野花,你跟辰哥儿和胖哥儿,去城外山头上帮婶子采些回来。注意别太进山了。”

晏旭点头答应。遂带上家伙什儿,和两个小伙伴赶紧出了去。

走到门口,听见背后杜婶在嗔怪那些人:“小孩子不能这么夸,那身子骨才几两重?别再给夸坏喽。”

那些人还不以为意,笑哈哈回嘴:“不都说小孩子要多夸、多鼓励吗?咋的,婶子你莫不是嫉妒辰哥儿不如人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