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小冤家

第二百一十一章小冤家

尽管夫妻俩已经将孩子起名的事情托付出去了,但这名字还是迟迟没有。

直到孩子快满了,俩人还是只能儿子、儿子地喊。

周宓道:“你请孙太傅给起名,我请祖母给起个小名,都没音儿了。”

石沉大海这个词儿,周宓如今是明白了。

李粟道:“听说孙府最近的宣纸买了许多,三娘且不必着急。”

周宓看着躺床上打呵欠的儿子:“可怜了,连个名字没有。”

直到孩子满月这日,孙太傅将起好的名字送了进来。

因宫中还在为先帝守孝,所以并没有给孩子摆满月酒,这名字送过来的时候,李家这一家人正坐在一起,没有外人。

皇帝拿过那张纸,打开后看着上头一个字,道:“朕还以为孙太傅苦熬半月,能够起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名字。”

言外之意,这名字还不如他起得好。

因着都是一家人,皇帝说话就随意了些。

太后道:“什么字?”

皇帝:“是个‘晏’字。”

想来是“海晏河清”之意。

太后很少认同皇帝的话,这回却大为赞同:“是,我看是很平常,想来叫这名字的人不少。”

李晏。

周宓觉得还可以,她本也不想让儿子起个太生僻的名字,这个字还不错。

李粟看周宓赞同,便不说什么。

太后苦苦给曾孙起乳名,但怎么也想不出来一个好的,如今看孙太傅也不过尔尔,便咳嗽了一声,看着众人。

大伙儿都放下筷子,看着她老人家。

“我给那孩子起个了乳名,你们看好不好。”太后矜持地说道。

皇后道:“母后请说。”

“母后别卖关子。”梁王妃也道。

太后道:“乳名,就是要叫着顺口,听着吉利,就叫大宝,也不要那些个花里胡哨的。”

这……确实是很顺口了。

皇帝心中一痛,这乳名还是不如朕起得好听呢。

这些年来,皇帝总有做事爱拖延磨蹭的毛病,但这毛病还是头一次让皇帝觉得心痛和悔恨。

朕的宝贝孙儿啊!

都是他这个当祖父的太爱拖延,不然他的孙儿肯定能有两个更好听的名字。

祖父对不起你啊。

皇帝不能违抗自己的母亲,道:“听着是很顺口。”

皇后也摆出笑容:“是,乳名是咱们自家人喊,这孩子也确实是咱们李家的心肝宝贝儿,叫大宝就很好,阿柱不也喊了好些年。”

当年差点成为“铁柱”的七殿下,他看看四周,道:“祖母,父皇,母后,我如今已经是当叔叔的人了,身体也不好了,能不能日后唤我大名,不叫阿柱了。”

他从前养在宫里,不常出去,如今要读书习武,跟他的朋友们打交道,真的不想再被他们成日里阿柱、阿柱地喊了。

他叫李稷,可是有大名的。

皇后看着健健康康的小儿子,道:“等母后问过当年给你看命的大师再说。”

阿柱颔首同意。

周宓喝了口茶,想着自己小名大宝,大名李晏的儿子,罢了罢了,姓名不过身外之物罢了。

晚上李粟抱着孩子,在地上来回地走,哄孩子睡觉。

周宓倒在床上,道:“真是为难祖母了。”

李粟怎么也没想到儿子得了这么一个乳名,庆幸道:“好在我当年是没有乳名的。”

周宓:“不然如今的大宝,就不是咱儿子,是你了。”

李粟怜爱地看着怀里的儿子:“是,辛苦他了。”

小小年纪,就承受了曾祖母这样的爱意,确实辛苦。

不是说小名不好,只不过这孩子是李家这一代的长子,该跟李粟一样,受严格的教养长大。

管他叫大宝,好似一家人都很溺爱他一般。

回头孙太傅知道,必定要跟太后再吵一架的。

周宓埋头在枕头里笑:“不要紧,就算孩子他爹叫大宝,我也是不嫌弃的。”

李粟:“端看日后姑娘会不会嫌弃他了。”

身为母亲,哪里听得这样的话,周宓爬起来,道:“日后必定有很多姑娘喜欢他的。”

“我一定好好教导他,将他教养成一个正人君子,不像有些人,金玉其外。”

李粟将孩子放在小床上,走到床边:“金玉其外,那其中是什么?”

周宓:“虎狼。”

说罢,周宓已经躲到床里边去了。

话睡觉敢说的,但人还是一样怂。

李粟也不拽着她,只道:“你看我的眼睛。”

周宓道:“眼睛怎么了?”

她看李粟不打算拽着她,便凑过去看。

李粟道:“你看你养的虎狼,是不是眼珠子都熬红了。”

李某人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每日和他心爱的女子躺在一起,实在煎熬得很啊。

周宓情意轻易便听懂了这句话,笑道:“说什么呢。”

李粟将人搂进怀里:“我说什么,三娘都明白。”

他用手按着周宓的唇,笑道:“三娘欠我的,如今我都记在账上,日后要一并还的,你乖些。”

周宓偏不听,债多了不愁,反正已经欠下了,不妨再欠些,她将李粟的拨开,主动凑上去,吻在李粟唇上。

李粟心说如今他的话是一点没用了,但自己送上门的,别想跑了。

李粟的衣襟都周宓紧紧拽着,二人吻得忘情,天地都要忘了。

小床上骤然传来一阵嘹亮的哭嚎声,将这对爹娘的思绪生生拖回了人间。

周宓一把推来李粟:“快去,快去!”

李粟在心里笑骂了句冤家,一个大冤家,一个小冤家。

他过去见孩子没醒,便轻轻拍了两下,孩子这时候已经安静下来了。

周宓也下床走到了这边,道:“他怎么了?”

“没怎么着。”李粟道。

“没怎么着他怎么哭了?”周宓道。

这孩子并不爱哭,刚才哭得那么大声,真的不要紧。

周宓喊了嬷嬷进来,嬷嬷看过之后,也说没事,周宓这才放心。

李粟看着小床上白白嫩嫩的小婴儿,哭得可真是时候。

不愧是他的好大儿。

不管自家人怎么想,对外头来说,皇长孙有了李晏这个大名,孙太傅和皇家算是再一次重归于好,没有嫌隙了。

也意味着周氏这个长子,是李家看好的继承人。

周宓的父亲周峋也在这个时候,等到了老上司告老还乡,成了新任大理寺卿,几次进宫面圣,很是体面。

入冬之后,孩子过了百日,周宓便收到不少宴会的邀约。

她拣着重要过去,不重要的,便只差人送礼,在宋嬷嬷等人的帮助下,东宫所有事情都被处理得井井有条,并没有出差错,让那些等着看热闹的人失望了。

周宓这日在李粟的书房里收拾东西,踩着箱子看高处的架子上有什么,结果被几张卷起来的纸筒砸在头上,好在没有摔倒。

周宓下来,打开之后发现是几幅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