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我的地盘我的兵

姜恒对着鞠彭深施一礼,又拱手一圈,再次说道:“使君,诸公,聚散终有时,再见亦有期。相信终有重逢之日。姜恒告辞,诸公保重!”

随后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回到空无一人的田庄,心里不禁叹息,他不算最废的穿越者,但却是最尴尬的,地盘换了又换,部下、家人也跟他颠沛流离。

在帽儿山时不可能与鞠彭对着干,追随者太少,没有人口补充,仅靠一百多号人折腾不出什么花来;

在坤岭、下丘时候受命于鞠彭,束缚很多;

好在队伍越来越大,本钱越来越厚,走的算是上坡路,不看现在已经拥兵近万了?要是再遇上苏峻之流,直接碾压成渣。

上到山坡数里,取出一只哨子吹了起来。

约半盏茶工夫后,两只斑斓大虎先后而至,把姜恒吓了一跳,山君这是拐了只母老虎过来?

嗷呜——

霹雳般的怒吼中,那只母虎纵身飞扑过来。

嗖——

山君见“老婆”竟然袭击主人,一个飞扑将其按倒在地,咬了咬耳朵后,母虎安静下来。

山君又过来蹭了蹭姜恒,神情热切无比。

姜恒拍了拍它的大脑袋,玩闹一会后,试着接近那只母虎。

后者呲牙伏地低吼着,却没有攻击。

姜恒取出两大块鲜肉,给两只老虎各一块。

等它们吃完后,姜恒再次凑了过去,按住了母虎的额头。

片刻后,母虎温驯地绕着他转了个圈,随后用脑袋顶了顶。

姜恒这下放了心,陪它耍了一阵后,取出两套铠甲,给两虎装备上,这是当初在漯沃县时为那只雄狮和几只母狮准备的,体型差不多,装备上正好。

这可不是让它们上阵,而是怕吓着路人,掩饰之后远了还真不好认。

过了潍水十里,追上了车队,让两只老虎缀在后面,独自驱马过去,与属下挨个打过招呼后,到了家人所乘的两架马车旁。

乐慧娘心有所感,伸手掀起了轿帘,顿时欣喜道:“夫君赶过来了?”

“父亲!”

一双儿女也欣喜地呼喊道。

云姬笑道:“夫君,到车上来吧。”

姜恒摆手道:“快要歇息了,到时我再过来。”

一路走走停停,修桥补路,到第三天下午时抵达了观河寨,倒算是顺利。

姜恒早就做好了整体迁移的准备,安置的房屋两个月前已经就绪,一切按部就班就行。

双方打过招呼、安排完琐事后,罗橹上去就捶了罗大柱一拳:“好小子,也是军主了?让为兄看你哪里都好着没?”

罗二栓也急切地过来,抓住罗橹的手傻乐不停。

掌灯之时,众人安置完毕,姜恒将幢主以上,及杨诫、杨瞻、林起等人召来开会,主题便是往后的收入来源,以及发展壮大。

暂时没有任何问题,光是肥皂就能养活起一万多人,但长远来讲,粮食需要自给自足,最好连青麻也种上;除此之外,盐的问题也要解决;

最为重要的问题,便是建立起寨中秩序和执法队,以便管理百姓。百姓也将近一万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放任自流迟早会出乱子。

商议了一刻钟后,有了决议。

其一,粮食、盐、麻丝这些全部从临近县城和坞堡、富户手中购买;

其二,购买寨子周边田地,雇请附近百姓耕种;

其三,发动寨中百姓继续伐木开荒,将山里的土地都耕种起来,这样即使出路被堵,也不致于断了补给;

其四,修通到各个山村的道路,至少得满足人马并行,这样既能从山民手中交易物资,寨中也有了补充人口的途径。

其五,在靠近海边的荒村建数座坞堡,里面打囟水井晒粗盐,再运回寨子,一部分制造肥皂,剩下的提纯细盐供食用,彻底解决盐的来源。

其六,便是寨中秩序。姜恒对此也早有准备,将以前的经验,结合苍山岛的条令,以及现时、后世法令综合起来,去芜存菁,加以简化,得到一套《临时法令》。

执法队就更好办了,骨干由伤病退役的老兵组成,再招募一些可靠青壮就解决了,人数不用太多,遇到群体问题时可以调集军队增援。

为便于管理,将百姓居住区分成若干里坊,设坊正,常驻几名执法队员,相当于片警,解决日常纠纷…

至此,现有问题得以解决,发现不足或不适合处,再定期修改。

四天之后,建元四年划上了句号,满目疮痍的神洲大地迎来了西晋建元五年/东晋建武元年,当然,后者要等到三月初九,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晋王时才会出炉。

因为有了两个开心果,对姜恒与妻妾来说,新年充满了欢乐。

十五过后,新年结束,观河寨众人又忙活起来。

原先的观河集扩建成了一座商业小城,仍叫观河集;寨中诸多商品在里面零售或是批发,还自建了钱号;同时招租粮肆、盐肆、布庄,

又腾出一角作为骡马市。

经过宣扬后,远近商贾看到了商机,陆续前来采买,同时带来了观河寨所需的物资。

观河集附近五千多亩地也被占了下来,或是无主田地,或从主家手中购买,现在都归观河寨所有,雇工也联系得差不多了,只等开春解冻就能耕种,灌溉也很方便,将潍汶水引出来就行。

二月二这天,开完早上例会后,一众部下突然起身,躬身不语。

姜恒诧异道:“各位这是何意?有话直说即可。”

众人使过眼色后,齐声喊道:“我等见过渠帅!”

姜恒觉得有些突然,却又在意料之中。他已脱离了东莱体系,再用折冲将军这个名号就不合适了,干脆就赶时髦,叫渠帅得了。

他上前挨个扶起,郑重说道:“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有诸位相助,何愁诸事不兴?诸位放心,只需用心做事、守己奉公,无论何时何地,姜恒定不负诸位!”

“谢渠帅!”

重新坐定后,罗橹拱手道:“渠帅,干脆给弟兄们也起个名号吧。”

姜恒明白,他这是想给军队起个名号。

他沉吟片刻道:“姜恒素以驱逐胡虏、收复河山为己任,这也是弟兄们建功立业的途径,故此,咱们就叫拒虏军如何?”

罗橹沉吟片刻后说道:“渠帅,拒虏军最恰当不过!”

罗大柱也喊道:“渠帅,就叫这个名号!”

杨瞻这时问道:“渠帅,旗帜采用何种式样?”

姜恒说道:“便用双剑盾牌图案吧,长剑斩敌虏,盾牌护苍生,如何?”

杨瞻拱手道:“回禀渠帅,剑盾正合我等拒虏、光复之志,最恰当不过。”

其余人:“我等附议!”

姜恒点头道:“名号、军旗这么定了,细节上再斟酌一二,等完善后,择日向全军宣布。”

二月初十,观河寨大校场内,九千士兵排若干方阵,手持长矛、刀盾,或背着火枪,骑兵跨马伫立两侧,个个抬头挺胸、精神抖擞。

姜恒身着一袭玄色战袄,外披筩袖铠、头戴簪缨兜鍪、脚蹬圆头高靿靴,腰悬长剑,徐徐登上了点将台。

目光缓缓扫过一遍后,朗声说道:“兄弟们!往日,咱们是东莱郡兵,护卫东莱安危,使东莱父老手足免遭敌寇荼毒;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乱世之中偏安一隅只有败亡一途!因此,咱们走出来了!往后便以驱逐胡虏为己任!因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驱逐胡虏!”

“驱逐胡虏!”

场下顿时山呼海啸起来。

姜恒抬手示意肃静,又接着说道:“因此,咱们走出来了!再用东莱郡兵的名号也不合适了,由此刻起,咱们就叫:拒虏军!驱逐胡虏、还我河山!”

“驱逐胡虏、还我河山!”

“驱逐胡虏、还我河山!”

再次示意肃静后,姜恒从亲兵手中接过一面玄黑色的旗帜,展开后亮出双剑盾牌交叉的图案。

“弟兄们,这便是咱们的军旗!不久的将来,它会让胡虏闻风丧胆!罗橹出列!”

罗橹身着一袭鱼鳞锁子甲、腰悬环首刀,小跑着出列。

姜恒双手往前一递:“罗军主,由此刻起,你兼任拒虏军副帅!这面旗帜便交由你保管!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众兵再次齐喊道:“旗在人在!旗亡人亡!”

罗橹郑重接过,感觉旗帜重若千钧。

平复了一下心情后,双手抱旗高声喊道:“渠帅放心,末将必定将军旗当作性命一般!”

姜恒还了一礼,随即说道:“好!本帅拭目以待!”

授旗完毕后,众兵将都像打了鸡血一般,激动得难以自己。从此以后,他们也有了响亮的名号,有了切实的精神象征。

姜恒又接着说道:“弟兄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事更得徐徐图之!本帅已有定计,出于保密,暂且不予告知。但可以保证的是,只要跟着本帅,不但能让大伙吃饱穿暖、家人幼有所养、老有所依,还能带大伙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哪怕千年之后,神洲大地的百姓依然记得咱们拒虏军的名号!”

“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姜恒很满意此刻的气氛,示意肃静后说道:“弟兄们,打胜仗不难,建功立业也不难,只须做到一点:绝对服从!”

“唯渠帅马首是瞻!”

“唯渠帅马首是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