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拦门。敬茶。

“哦!”人群中一阵欢呼。

周弘升带着迎亲的队伍,想要撞开由穆家兄弟带领组成的人墙,撞了好几次都没撞开,其实这只是个仪式,拦门只需要来迎亲的回答完堵门的问题就可以了。

“我先来!”穆尘迫不及待地想要难为周弘升,“世子既然是领兵的将才,问敌军五千,我军五千,于平原处相遇,如何破敌?”

周弘升闻言一笑,问:“敢问尘哥儿,这敌军是步兵还是骑兵啊?这敌人是北狄、南越还是西凉啊?这平原是北境的草原还是西北的荒漠啊?”

“这……”穆尘一时语噎,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确实没有想这么多,没想到竟然被周弘升反问住了。

围观的人群一阵大笑,穆家的人都有些不好意思,穆凌和穆庸脸色如常,当穆尘问出那个问题时,他们就已经猜到这个结果了。

穆凌适时站出来解围,抱拳行礼:“世子文武双全,不如作催妆诗一首,众人都叫好了,我们便放行,大家说这样可好?”

“好!”

“好!”

……

自唐代起便有了迎亲作催妆诗的风俗,如今的大康也有这种风俗,见众人都同意了,周弘升也陷入思考。

穆庸则悄悄退到了人墙后面,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既然二哥穆凌已经发话,他也不好再为难这位未来的姐夫,虽然他也没有想好要给周弘升出什么题。

“庸哥儿,你怎么退出来了?”张靖见穆庸独自退出了人墙,上前问。

穆庸没有回答,只是对张靖四人微笑了一下,转移话题说:“你们先去就坐吧,我这边弄完了就去找你们,实在没地方去就先去我院子里休息。”

张靖见穆庸没有回答,也没有追问,而是对穆庸点了点头,便带着莫明、莫弛和崔干先去就坐。

也不知周弘升作出了一首怎么样的催妆诗,竟然惹得众人连连叫好,趁着拦门的人不注意,周弘升一马当先,带着迎亲的人冲过了人墙,朝着内院那边过去。

浩浩荡荡的人群也跟着过去看热闹,穆尘也跟着去了,穆凌踱步走到穆庸旁边,说:“走吧,去大堂等着吧。”

“嗯。”穆庸轻声应了一句,便跟着穆凌去大堂等待,想必穆临武和李瑾也在那里。

大堂外面也围满了人,穆临武和李瑾一左一右,坐在堂上,左边坐着李琅。

媒婆和一群侍女簇拥着穆雯到了堂前,周弘升走在前面,穆雯以扇遮面,两人用红带子连着,一人握着一头。

女婿给岳父岳母敬茶。

周弘升端起一杯热茶,恭恭敬敬地递到穆临武面前。

“岳父大人,请用小婿的新茶。”

穆临武表情严肃,接过热茶微抿了一口,然后放在了桌上。

“以后,要互敬互爱,相濡以沫,绵延子嗣,言以率幼。”

“女儿知道了。”穆雯微微躬身。

周弘升也对穆临武行礼:“请岳父大人放心。”

“嗯。”穆临武轻声应了一句。

接着,周弘升又端起另一杯热茶,恭谨地递到李瑾面前。

“岳母大人,请喝小婿的新茶。”

李瑾也是一样,端起热茶抿了一小口,接着放在了桌上,眼含着泪珠,对穆雯说:“你以后,要恭敬、谨慎,孝敬公婆,多听夫婿长辈的话,不可胡作非为。”

“是。”穆雯听着母亲颤抖的声音,也有些忍不住,微微鞠躬,“女儿知道了。”

周弘升没有说话,只是给李瑾行了一个大礼,便退后站在了穆雯左边。

“走吧。”穆临武表情严肃地对二人说。

周弘升见状便走在头前,媒婆和侍女簇拥着穆雯走了出去,众人连忙让开,给两位新人让路。

周弘升将穆雯扶上轿子,随即又骑上了前面的白马。

“吃喜糖喽!吃喜糖喽!”燕王府专门安排的人,将一把一把的喜糖向天上抛,围观的人都上前哄抢,都想把好运带给自己。

随着锣鼓和喇叭的响起,队伍慢慢离开了穆府,朝燕王府方向行进。

穆凌和穆尘一直送到了大门外,眼看着接亲的队伍慢慢消失在拐角,声音也越来越远。

穆庸留在了大堂,方才李瑾说话时穆庸觉得李瑾的情绪不太好,所以便没有跟着穆凌和穆尘一起去送,而是悄悄走到了李瑾身旁。

“母亲不用伤心。”穆庸轻轻扶起李瑾,“三日后归宁,大姐还要回来的。”

“我没事。”李瑾拍了拍穆庸扶着自己的手,宽慰了穆庸几句,转而又说,“听下人说你的朋友们也来了,你去招呼他们,不可慢待了。”

“之前已经拜托靖哥儿替我招待了,我还是陪在母亲身边好一些。”穆庸仍然有些不放心,他虽然不懂医术,但看看李瑾苍白的面孔,是个普通人都能看出李瑾情况不对。

李瑾对穆庸这番举动还是有些欣慰的,连忙说:“好了,我没有什么事,这里你也帮不上什么忙,还是去好好招待你的朋友吧。”

穆庸还是有些担心,但听到李瑾这么说,犹豫一下,对李瑾施了一礼:“那孩儿就先告退了。”

“快去吧。”李瑾倒不是很在意,“我这儿有事会叫你的。”

穆庸见状也不再拒绝,便退下去寻找张靖一行四人了。

天音坊。

“圣女,从南境来的最新消息。”司琴恭敬地将一封还未开封的书信递到了正在梳妆的乐清面前。

乐清并没有接过信封,而是头也不回,继续梳妆。

“念。”乐清让司琴念给自己听。

司琴闻言有些犹豫,以往这种书信,都是乐清自己一个人看的,司琴虽然是乐清的贴身侍女,但也从来不敢私自打开,所以刚才乐清让司琴念给自己听,她甚至怀疑是不是听错了。

似乎是为了打消司琴的疑虑,乐清又继续补充:“你没有听错,快念吧。”

司琴闻言不敢再耽误,连忙拆开信封,拿出书信,念道:“南越大军距武陵已不足百里。”

信上只有廖廖十二个字,乐清听了司琴念出的信,露出了那令人倾倒的笑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