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突厥 柔然 草原争霸(十四)

“篝火,真是温暖。”

宋子仙坐在篝火边,任由火舌在边上吞吐。

边侧有众人,靠着,坐着,抱着刀的,还有一些进进出出添茶送水的仆从。

“这么说来,其实只有六百人是华夏人,剩下的全是这些年你们收容的仆从?”

杜僧明算了一下残存的“汉将”,以及各大仆从,两千人剩下一千八百人,其中阵亡汉人不超过十二个,余者全是他们的仆从。

“随着我们一起走出来的,也是弟兄了。”一个汉化羌人说。

边上一个汉化匈奴反驳道:“是家人了。”

“嗯。”宋子仙也点了个头,“杜老弟,说说吧,有什么办法能让陛下原谅我们。总是这样,也是心有不安。”

他们很多人希冀的目光落在杜僧明身上,希望杜僧明能助他们摆脱内心的鞭笞。

“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既然陛下要清算这些事情,为什么还让人偷偷给你们通气?”

杜僧明不着急说办法,而是坐下来问这个问题。

“这……是谁陛下让人通气?”宋子仙讶异。

不仅是他,其他人也是震惊不已。

“仔细想想,陛下选在万寿节就对你们动手,可是你们什么时候接到消息的?”

王僧辩笑道,“很奇怪吧?明明十月初十才下手,可是我们在八月底,就已经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东西。真的是因为走漏了风声?什么时候少年军的人,这么不缄口了?”

众人内心一颤,想到了什么。

“可是我们当时听到的是,我们一些弟兄贪污才被都察院审查。”有些人反问。

“对,被御史们调查。可是有告诉你们要怎么处理我们吗?是杀还是留?一切都没有明法的时候,御史们是怎么知道我们一定会被夺官去爵的?咱们的消息,又是怎么被确定的?”

王僧辩继续加码。

众人面面相觑。

任约皱眉想了一会儿才说道:“八月底的时候,云先生亲自找我,跟我说陛下要整顿九镇,要把贪污受贿,玩忽职守的家伙全部下狱,让我赶紧跑。还说都察院现在没有任何功劳,那群御史想要升官想疯了,所以一定会主张重罚,贪污的一律处死,玩忽职守的全部流放。”

“云先生?”杜僧明想到了一个人,“难怪就连任兄你也跑了,原来是那位亲自开口。”

“就是因为他亲自开口,才把我们吓跑了。起初我还以为是假的,但是初十那天,犯了命案的家伙一个不落,全部被抓了起来,然后公审判刑……等等,犯了命案的死了,而我们……”

任约回头,众人纷纷摇头表示自己没有犯过命案。

“那陛下让我们离开做什么?”

宋子仙惊愕不已。

如果只是驱逐他们,那就驱逐而已,为什么还要吓唬他们离开?

“没有走的人,应该只是被流放吧?”杜僧明又问任约。

他许久没有回去,但从王僧辩这边得到的消息也差不多,最惨的一个就是被流放到了平州去当队长。

这是他已知的。

而任约这边的消息:“确实是被流放,我得到的消息是,有二十个校尉被流放去了虾夷……哦,就是百济国的北疆,听说那里很冷。嗯……百济国好像是藩国,接受流放过去的校尉……等等!”

任约挑眉,想到了一个可能:“陛下是要将我们这些犯错的家伙,丢出去替华夏诸国开辟疆域。我们虽然犯错了,但我们是汤国籍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没有被剥夺国籍,去了藩国一样是爷!”

去藩国当爷。

这个是老传统了。

开国之初,西南属地,一片的犯错的开国元勋去当了十几年的爷,然后各自走点关系也就回来了。

有些甚至因祸得福,跃迁成为本地的实权,当上了土皇帝。

然后百年开发,虽然朝廷对地方失控,但大片世家力量不足的土地上,居住的很多小势力,而这些势力多是开国之初就埋下去的。

那么现在……

“如果是这样,那直接抓就好了,干啥要吓唬我们?”不少人抱怨。

害得他们愧疚,还不敢回去,生怕牵连家人。

“还记得狼居胥山的时候,咱们烤火,殿下站在雪里,跟我们说:天很大,地也很大,西边有高山大漠,有平原谷底,更有森林沼泽。以乌山分野,东为神州,西为寒洲,以红海分野,东是神州,西是炎洲。炎洲寒洲又以地中海南北而分。此为天下最大大陆。华夏只是一隅。”

“然而,出了华夏,便是蛮夷,四野无人,良土凋敝,蛮荒便是这些地方的主旋律。而华夏诸族,为了生存,三百年一次兴灭,你杀我,我杀你,为的是什么?五族南下,北疆冰封数年,南方更是连年旱涝相接。由此可见,一旦天灾人祸,人口众多,土地无法支撑生存,所以大家都需要扩张生存空间。”

“因此陛下说,华夏诸族,本是一家,不应该只盯着碗里的,我们要把碗做成锅,越做越大才是!”

杜僧明绘声绘色的说,当初应昭的话,都是历历在目。

“所以,我们的第一个敌人是柔然,他挡在了我们的北疆,让我们少了产马的土地,不断的袭扰我们的边疆。所以柔然得死!”

“当然柔然覆灭之后,我们就需要走出去,带着更多的族人走出去。”

宋子仙、任约乃至王僧辩他们都不停的点头。

“华夏很大?不大!任何一寸土地,都不是多余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土地,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更多的容错空间!当北疆白灾,中土可以运送物资救助,当中土灾祸,也可以将更多的人口送到北疆。”

杜僧明笑道:“虽然这话让不少儒生嘲笑: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不过五十步而笑百步,多此一举。但我们都知道,陛下在北疆推动的驻牧和农耕结合的办法,已经让九镇足有三年不见恐惧。哪怕白灾,我们依旧能聚拢于城市躲避。”

“对,确实如此。”不少刚刚归化的头人都点头。

相较而言,这三年他们简直舒服太多了,只是多年的行动,遇到灾难就想着迁徙,让他们一溜烟就跑了。

相较于归化多年的将官而言,他们会更少一些羞耻心。

杜僧明继续道:“所以,我们离开,虽然说是避难,但大家扪心自问一下,你我之罪,足死否?”

众人摇头。

“那你的意思就是,陛下让我们出来,是打算让我们渗透其他部落?”

任约又问,他只想到这个可能。

“柔然不过就是砧板上的鱼肉,投靠它能影响大局?”杜僧明双手一摊,表示不屑,“陛下最大的想法是,让我们带走一部分部落,搅乱草原。到时候安排几个使者来一趟,招安我们,直接洗掉以前的罪责。”

“这个可能……确实很大。”

众人恍然。

“不过我却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杜僧明看他们确信了,又说道,“但就算招安,也顶多是原来的功绩,然而陛下已经确定了封建之法,功臣也会往外放去开辟藩国。”

“这个……这个消息你居然都知道!”任约讶异。

杜僧明可是挂印离开一年多了,怎么看都不像是个知道最新消息的人。

“我自然有自己的渠道。而且我已经在筹划这件事情了。”杜僧明摇了摇头,“你们或许也清楚我为何挂印离开,毕竟陛下的行为,太过令人惊世骇俗,也让我感到了压抑。封建之法,细细想来,又何尝不是对我们的一种流放?只是我们无法拒绝称宗做祖,世袭罔替的诱惑罢了。”

宋子仙听罢,又道:“你给突厥人干活,突厥人给你什么?”

“打平柔然或者灭掉柔然,我能拿到三千名战士。”杜僧明没有遮掩的回答,“有这三千名战士,我会去信陛下,请他赐予我远征旗号,一切费用我自理,为陛下探查道路,一路打到寒洲去。

到时候去了寒洲,抢上几座城,自己开个小国,慢慢发展。等陛下廓清中土,分封四方的时候,我再来讨个册封,不然就自己称王,等陛下什么时候打到寒洲,我就麻溜接受册封。”

宋子仙讶异看向杜僧明。

杜僧明并未闪烁,他就是这个心思。

“那你的意思……让我们跟你远征?”任约问。

“不,一起上封认罪书,让陛下给我们戴罪立功的机会。”杜僧明说出了他的决断。

“我知道陛下一心想要扫平国内世家,但是世家也好,将官也好,我们也好,又有多少人认可陛下的理想?”

众人摇头,老实说,他们真的不见得能跟应昭站一块。

现在还好,但天下安定,分配蛋糕的时候,没有他们一份,其能接受?

“所以,《封建》就出来了。陛下清楚,你们不信,于是他决定,把你们打包丢出去,给你们爵位,让你们去蛮夷之地经营,去当人上人。而你们必须承担教化地方的职责,一如昔年宗周诸姬监督商人,拱卫京畿,同时教导蛮夷的方式。只是相较于宗周,我们去了地方教化,必须一如中国。”

“那么,现在我们来到草原,争夺一些部落来为自己所用,必然不能坐视堕落。而且你们知道吗?封建有藩属之分,藩国卿大夫之爵要朝廷册封,等于朝廷对藩国有强势控制,左右藩国的可能。诸侯,不过就是高级国人罢了。”

“而属国,并未有强势的趋同,只是贡赋并不低便是。如果大家想要当藩国,也不能当之后的诸侯藩国。因为之后藩国是一个诸侯带领一群大夫组团开荒。而我们现在如果自己行动,抢到多少,大家平分一半,另一半论功行赏。哪怕战死,也可以传给子嗣。”

杜僧明的话,让众人相视。

须臾,任约说道:“确实,杜老弟此言非虚,虽然封建之法只是初稿,但只要明法,便是金科玉律。我们现在犯罪了,陛下知会我们离开,必然是看在多年的功苦之上,放我们一马。至于生死,陛下现在居于蜀地,暂时也没办法助我们脱罪。所以,求人不如求己。”

“任兄不愧读过书,就是这么个理儿!”

杜僧明拍了拍大腿:“诸位怎么看?现在柔然衰弱,我们只要助突厥咬上这么一口,每个人抢个几百上千部落,在这里放牧一下牛羊,等陛下那边来了册封,我们就带着部族远征,一路西行。要知道,寒洲那里,一城一邦,遍地诸侯,但他们兵弱,不见得比我们能打。抢上百十座城池,就能有几十万部众。到时候再跟陛下要个爵,世袭罔替,岂不妙哉?”

“干了!”宋子仙猛拍大腿站起来,“还是老杜拎得清!亏得某当初还笑你挂印而去傻,现在看来是某傻,给你赔个不是!”

“诶!宋兄这话说的!我也是受到了点拨,并非一蹴而就。”杜僧明赶紧扶起来。

“那就去,反正早晚要出去打自家江山,区别只是陛下的支援多还是少罢了!”任约也站起来,“你们怎么看?”

余者相视,随后纷纷点头:“没错!早晚的事儿!陛下少支援,咱们还能多有一些实权,省得到时候没三代,就让大夫直接架空了!”

“要我说,咱们自己打下来江山,先当个几十年属国,等国人养得差不多,再上表称藩。反正咱们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要的就是现在快活!”

“说得好!”杜僧明鼓掌,“我提议,盟誓立约,约法三章:第一将来打下土地,不论好坏,以面积划分,然后抓阄,分到哪里,全凭天意。”

“第二:推举主帅和副帅,用来指挥作战和奖功罚过,三年一选,直到我们拿下半个寒洲为止。”

“第三:人口,财货,统一收缴,一半均分,一半论功。但如果没有参与战争,则不分配,如何?”

王僧辩在杜僧明说罢之后,第一个响应道:“如此甚好!”

宋子仙和任约都应下。

然后当天开始盟约,声势浩大,让突厥都有点看不懂。

“车严力……情况怎么样?”阿史那土门问。

车严力苦着脸说:“他们打算远征西域。等他们盟誓完了,肯定得跟我们抢柔然的人口呀!”

“这……”阿史那土门皱眉片刻,随后摇了摇头,“算了,他们不呆在草原也好,我们无非少捞点人口,但草场有了,不用几年又有一批人口了。”

阿史那王族诸人也点头,本来还担心汉人伸手北疆,现在看来就不用担心了。

“嘿嘿……”车严力苦笑,他总觉得不安,而且杜僧明他们要是走了,万一“庵罗成”是假的败露……

等等,好像问题也不大,毕竟阿那瓌……

车严力看向了被挂在阿史那土门腰间的阿那瓌头颅,可汗都挂了,庵罗成再牛也不可能收拾的了散乱的柔然部落吧?

应该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