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让粮食飞

文华殿内,崇祯对倪元璐笑道:“以后每隔一个月,朕都会给那些官员送一次仅够他们生存的粮食,再派勇卫营上门催债,现在京城粮食都在朕的手中,不愁他们不买。”

“而东厂在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了对他们家底的探查,并且严密监控。他们要是想惹什么乱子,朕可不会再纵容一分了!”

倪元璐俯首道:“陛下英明,不过……这京城官员庞杂,虽然十官九贪,但毕竟还是有些两袖清风和做事卖力的官员的,据臣所知,他们的家底并不是很厚实。”

“如此一刀切地提高官员的粮价,那些忠君之士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呀。”

崇祯点了点头,这些情况他早就想过的,崇祯虽说过‘文官皆可杀’这样的话,可事实上,文官在崇祯自杀后也随他殉国的也不在少数。

终明一朝,无论多么黑暗的时刻,有骨气的人总是不缺的。

而这些人,正是崇祯最缺的。

“倪卿放心,朕自有打算。”

崇祯站起身来,遥望着天边,喃喃道:“让粮食再飞一会儿。”

……

时至深夜,天地之间漆黑一片,京城内星星点点的灯光逐渐熄灭,万籁俱寂。

都御史李邦华坐在自家卧房内,却久久不能入睡。www.tuxu.org 不格小说网

“你说说你,平时天天嚷嚷着什么忠君,什么大义。现在倒好了,咱家几十口人,连饭都吃不起了!”

李夫人此时一肚子的气,埋怨道:“我嫁给你几十年,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你说你平时不贪也就算了,前几天你那几个学生来拜访,给你送些礼你都不收!”

“你的那几个学生可都是肥差,根本不差那几十两银子,你说你干嘛要拒收呢?!”

李邦华不禁有些恼火,一甩袖袍道:“你这是什么话,我当初提携他们是为了国家,又不是为了他们成才后能给我多少银子!老夫一生清廉,岂能做这等事。你这是妇人之心!”

“你……”李夫人指着他,想起自己这些年勉励持家的辛苦,不禁急火攻心,气道:

“好,你心中装的是国家,是天下。可我就是一个妇人,我只希望我的相公、我的儿女可以好好生活。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知道这些年我是怎么用你那微薄的俸禄持家的吗?”

“结果倒好,你倒是一心为了皇帝,可人家反手就给官员抬高了粮价,一点情面都不留,刻薄寡恩至此,你还给他买个什么命!”

李邦华一听瞬间霍然站起,一脸惶恐地向外瞅了瞅,怒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非议君上可是灭九族的大罪,你若要陷我于不忠,我可饶不了你!”

李邦华实在怕隔墙有耳,心情紧急,所以说话重了些。

李邦华平时性情温和,夫妻两人也算和和睦睦,此刻听闻此言,李夫人的眼眶中禁不住盈满了泪水。

“你堂堂朝廷正二品大员,连十几口人都养活不了,现在骂我又有什么用?你趁早休了我,省的我再陷你于不义。”

说完,就坐到床榻便掩面哭泣起来。

李夫人也是名门出身的闺秀,平时并没有埋怨过李邦华的清贫,只是最近的日子实在太过艰难,她都打算将家中仅有的几个下人辞退了。

只是埋怨了几句,没想到夫妻两个竟吵了起来。

李邦华自知理亏,也自觉亏待了对方,便凑上来赔礼道:

“夫人,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知道你操持家务也不容易,可如今毕竟是多事之秋,国事艰难,连陛下穿的龙袍上都打着补丁,还是皇后娘娘亲手打的。”

“陛下定这粮价,本质上也不是冲着我的,而是冲着那些贪官!”

李邦华叹了口气,仿佛下了什么决定似的,说道:“夫人你放心,我明天就去找几个官场好友,向他们借些银子。就是豁出这张老脸不要,也定会借来几十两银子,渡过这次难关。”

李夫人听了这话,心中却是一阵无奈与悲苦。她何尝希望自家相公去低声下气地求人,可他家的这点积蓄,实在是买不起崇祯给官员定下的粮价了。

就在这时,两人突然听到院子外面一阵哐当乱响,似乎是有什么东西砸到了院子里似的。

两人连忙出门查看,只见几十个小黑影从墙那面凌空而起,随后雨点般的砸向了自家院落,有的甚至砸到了李夫人的菜园子中,惊的她大呼道:

“这是哪个没良心,竟往我家扔石头,我的菜园呦。”

只听墙外一阵脚步声,“石头”雨也随之停了下来。李邦华却觉出了其中的不对劲,忙快走几步查看。

原来那一个个小黑影并不是什么石头,而是一个个布包,李邦华狐疑地捡起了一个,掂了掂,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这是什么东西。”李夫人也一脸疑惑道。

李邦华缓缓解开布袋口,凑着卧房露出的微弱灯光一看,发现里面竟是一袋白花花的大米。

李邦华不禁一愣,而身旁的李夫人则一脸的惊喜,赶忙又捡起几个,打开看了看,对着李邦华一脸欣喜道:

“相公,这都是粮食。”

李邦华此刻已经从震惊中缓了过来,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粮食,他的脸上突然绽开一抹疲惫的笑容。

“相公,是谁这么好心呀,竟然深夜给我们送粮食。”

李邦华整肃面容,喃喃开口道:“还能有谁,除了陛下,谁还有这么多的粮食随便送人呢。”

说完,他面朝东南方向,那是皇宫的方向,整肃衣冠,庄严地行了一个跪拜礼,两行泪水已经划过了他脸上的沟壑。

他本以为,为了打击东林党的贪官,崇祯会壮士断腕,放弃他这种官员。

他已经认命了,就算自己饿死,也要支持崇祯给官员定高粮价的政策。

可谁知,崇祯根本就没有忘记他们,还用这种方式给他送粮食。

以往,他为大明做的努力几乎都被人忽视,可如今,他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自己被皇帝重视和恩泽。

“老臣伏惟陛下圣恩!”

京城内,因为实行宵禁而荒芜一人的街道上,一群身穿黑衣、头戴面罩的人正在街上奔走,他们的身上挂满了装着粮食的布包,任务是把它们送给真正需要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