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忙碌的春节

刘康逛了一个上午,几乎走遍了整个村庄的周围。

回到家里拿了两瓶古井贡,提了四包果子,就去他干妈家了。

刘康的干爸干妈,是本村的,从小就认下这个干亲了。

刘康是不管穷富,每一年都去。

刘康的干哥特别潇洒,长的也帅一点,前后娶了两个老婆,和刘康的价值观不一样。

刘康始终想着,不管穷富,一家人团聚,但是他干哥,本来很幸福,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后来不知道什么情况,离婚了,女孩跟着她母亲嫁到远方了,刘康就再也没有见过。

虽然干哥后来也发财了,但是在刘康的心里,这也不是完美的人生。可能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吧!

带着思绪,刘康推开了大门。

在干娘家吃完饭以后,刘康回到家里,重新又理了理思路。把英语背了几遍。

第二天的早上要去姥爷家拜年。

前世刘康觉得很遗憾,没有孝顺姥爷和姥姥。

前世刘康,有钱的时候只给姥爷买了一次衣服,给姥姥几十块钱,虽然也送点吃喝的,当他们去世的时候,刘康心里还是非常难过。

姥爷喜欢喝两杯,一辈子乐呵呵的,就是因为喝酒脑血栓去世的。

姥姥一辈子就在农村里,姥爷去世以后,舅舅把姥姥接到颖城卫校,姥姥待不惯,就去几个女儿那里,最少能呆半年。

刘康记得很清楚,小姨家有电话,每次电话铃响,姥姥都会问是不是舅舅打的?但是一直几个月都没收到舅舅的电话。

姥姥可能觉得,自己像个负累,后来想不开,抑郁而终了。

为此,刘康心里很难过,对舅舅也是一肚子意见。

带着爸妈给的礼物,刘康骑着自行车,就向姥姥家走去。

因为下雪,两个小的又没带,就刘康自己。

刘康走到老庄镇上,又给姥爷买了一箱酒,给姥姥买了两袋奶粉。

刘康懊悔地想:“怎么没有想起来给他们买冬天的棉袄呢?

怪不得别人说奶奶疼孙子,坟头上攒金子,老娘疼外甥,小麦地里撵溜虫。”

其实姥爷和姥姥应该和奶奶是一样的,但是刘康还是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

“没事,口袋里还有500块钱,应该,够给他们买衣服的。”

下雪路滑,将近十公里的路,刘康用了两个小时才到。

刘康的姥爷家后面是柳河,河水弯弯,清澈透明。

姥爷家的后面靠河堤上种了一大片竹子,

小的时候,刘康就喜欢来姥爷家钓鱼。

刘康的二姨,二姨夫都已经到了,看到刘康是热情得不得了。

刘康记得,最困难的时候,还是二姨夫问钱要不够我借给你点,刘康没有要,但是这份人情还记得。

刘康拿出来烟、酒、奶粉、果子,放到屋里。

给姥爷姥姥鞠躬,道个新年好。

把姥爷拉到屋里,拿出500块钱说:“姥爷,我现在挣了点钱,本来年前应该来看你,但是我过几个月中考,所以,没有在年前过来看你们,

这500块钱,给你们买东西,或者给我姥姥买两身棉袄穿。”

姥爷说什么都不愿意要,“你才多大,能挣什么钱?”

“你别管我多大,但是我还是挣着钱了。我现在在卖电视机呢,和几个同学合伙的,还是非常挣钱的。

我看家里也没有电视,等正月十六,我舅舅去我家接我妈的时候,让他带回来一个电视机。

拿着吧,我应该孝顺的。”

姥爷说:“电视机贵得很,不要买了。你的心意我知道就行了。”

刘康说:“我是自己批发的,很多县城和乡镇都从我们手里拿货。”

刘康好说歹说,总算让姥爷收下500元。

刘康没有看到舅舅,问:“我舅舅去走亲戚去了?”

“是的,去到你舅姥爷家去了。”姥爷说。

“那好,我去看看我姥,需不需要我帮忙?”刘康就要去厨房帮忙。

姥爷说:“有你几个姨在做饭,要你帮什么忙?

快做这,和你二姨夫说说话。”

刘康只好坐下和二姨夫聊了聊。

知道二姨夫还在农村里帮人家做木匠活。

刘康就说:“二姨夫,你有时间不如到我爸他们店里看看,如果觉得可以,可以在你们镇上开一间小超市。”

“那不行,那得投资多少钱啊?没那么多钱。”

二姨夫是个非常老实憨厚的汉子。

“我今年帮不上你的忙,明年吧,明年我来给你投资,挣了钱你再还我,亏了我不给你要。

不过你要和我二姨,在我们家的超市呆上一个月,了解所有的情况,因为我没时间,我估计我父母也没时间去帮你们打理,你需要好好的学习一下。”

“那个应该是不复杂,就是资金上有问题,我们今年开支也很大,明年吧!明年我帮你。”

二姨夫笑了笑,说:“听你这口气,今年去年应该挣到钱了。”

“啊,去年还不错,两个批发服装的门市部,一个批发电视机的门市部,生意还可以。”刘康交底说。

“你不是还上学吗?怎么有时间呢?”二姨夫问。

刘康说:“我是公司化运营,专门有人负责。我和两个同学一起合伙的。”

二姨夫说:“合伙的生意不好做呀,人家说生意好做,伙计计难搁。”

刘康说:“是的,你说得很对,但是生意主要是靠我的智慧,他们的出力,所以整个把控还是在我这边,只要我对得起他们,我相信他们也会对得起我。”

“那是人心换人心。”

正聊着,小姨让刘康去端菜,刘康小姨有多少文化,结过婚离刘康家非常近,就在一个村,所以两家处得非常好。

吃饭的时候,刘康和姥爷商量,小姨如果不上学,就到刘康的父母那里去帮忙,一个月500块钱,学会了以后明年刘康支持他和二姨,在二姨的镇上开一间超市。

姥爷说:“好呀,我也不想让她出远门。她也不想上学了。”

贫困的家庭就是这样,孩子一多,父母都顾不了,

姥爷他们一辈子,就供养成我舅舅自己。

还没等到享福就去世了。

刘康说:“姥爷,你以后喝酒啊,每天就喝两杯,晚上喝完就睡觉,不能早上也喝,中午也喝,这样会把身体搞坏了。

等我们都大了,以后您和我姥姥会享福的,身体垮了,就没人替您受了。”

姥爷说:“好,我听你的,以后少喝点,等你们都有本事了,我们也享享福。”

二姨和三姨都说刘康今年是长大了。

吃完饭,刘康就要走,姥爷说:“你不在这里待一天。”

“我就不待了,我回去还要复习,过几个月就中考了。”刘康说道。

姥爷说:“那行,你真没时间就算了。”

“等中考完我再来看你啊,再见姥爷姥姥。”

刘康和几个姨打声招呼就走了。

刘康的三姨说:“他现在干啥呢?还说又开超市。”

刘康的姥爷说:“刚才给了我500块钱,说他和同学批发服装,批发电视机。

给他爸妈在黑庙又开了一间超市,生意还可以,能不是看你二姐困难,想让他去学一学怎么开超市的?”

刘康的三姨说:“开超市不错,还真可以干,二姐你可以干,你不干,到时候给大姐讲讲,我来干。”

刘康的二姨夫说:“干,怎么不干?大外甥刚才讲了,明年就支持我干。”

“他年前挣得该有钱呀,你咋不给他借?”三姨问道。

“他说他今年有计划,咋好意思再张嘴?晚一年就晚一年,没事,只要咱们有亲戚,不愁摸不到生意的门路。”二姨夫说。

一会儿,刘康的三姨夫,从他舅舅家过来了,刘康的三姨夫的舅舅和刘康的姥爷家是一个村的,所以刚才没有见面。

刘康的三姨夫一听开超市。

就知道这里面的商机还是不错的,讲:“二哥,你那边,要是没有钱,我来出钱,咱们俩一起干啊!”

又懊悔地说:“我刚才知道早过来一会儿,和他聊聊了!”

二姨夫不好意思地说:“行,咋的都行,一起干也行,反正只要比种地强就行。”

“那就这样讲了,出了正月我们去看看。”三姨夫有点强势。

刘康不知道他们背后的议论,骑着自行车就往家赶。

刘康是家里的走亲戚专业户。

两个小的都小,这些堂姑,亲戚都需要来回地走动,所以都是刘康,去亲戚家拜年。

刘康一直忙到年初五,好容易把所有的亲戚走完了。

当天晚上,骑着自行车就往颍城赶。

【作者题外话】:大家好呀,如果觉得书写的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哦,如果能给点银票的话就更给力了谢谢大家的观看,有想说的话都可以在下方给我留言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