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青玄有道 17. 为故人谋

“先莫动手,我识得此人”。

守卫弟子止步,转身后循声看去,发现并不认识说话之人是谁。

是司马问之。

眼见再不开口拦下,高将军还会被带至山下。他担心再次将其带下山,高将军仍旧会回返,再次无辜遭受诸多艰难。因此一时情急,脱口而出。

“何人?”守卫弟子不认识司马问之,开口喝问。

“他是上清一脉地灵道长,黄凌见过师叔祖”。

回应之人是凌霜,方才司马问之视线皆在高将军那里,没有察觉凌霜也已到了此处,并站在了他身旁。

喝问之人是上清一脉“玄”字弟子,听到凌霜言语后面漏狐疑。

前些日此人一直在把守山门,没有到过司马问之的居所,因此并不认识他。上清一脉师叔伯,此人大多也见过,没有听说有地灵其人。

此外,守卫疑虑还有一处。

司马问之此时是总角小儿,“天地玄黄、元良悟广”,青玄山三宗“地”字修士大多年至花甲,此人与他所知的师叔伯形象相去甚远。

“当真?”

山门守卫话语变得缓和。

此人识得后来回应之人是凌霜,此话也是问向她。凌霜虽是坤道,却素有顽劣之名。此事严肃异常,他不得不慎重。www.tcknh.com 侠客小说网

未等凌霜回复,人群之中又有人为司马问之正名。前些日到他居所拜见的人不在少数,人群中有去过的人。

人怕出名,出名后多有弊端,前些日司马问之闭门不再见客即是如此。但是出名也有好处,此时他的身份已经确定,毋庸他人再去置疑。

先前法旨是二代修士示下,如今出声制止的也是二代修士。守卫左右为难,只得暂缓手上动作,再去上峰请示。

山门之前,三宗弟子不再散去,剩余守卫也未驱赶。此时三脉内掌管戒律的主事还没有前来,只要众人不再上前,驱赶他们不在守卫职责范围内。

眼见未被驱逐,在允许界限内,众人开始争相上前。

聚众看热闹是世间万灵的共性,人也难免其俗。青玄山封闭山门十数载,高将军是他们中许多人见到的第一个外人。

司马问之不想再等,他已经后悔前几日未主动与高将军相认。

宗门如此待他,多是因为他在山门之外叫骂。但高将军并不是无理之人,开始时也曾好言相求。行军打仗之时,城前叫骂是下下之策,高将军仍旧这样去做,说明他已山穷水尽,没有其他办法。

众弟子争相上前时,都刻意绕过司马问之,前方并不拥挤。司马问之缓步向山门之外走去,步伐虽慢却很坚定。山门守卫有心阻拦,几人多有犹豫却踟蹰不前。

三宗之中均有规矩,遇到突发情形时,在场身份最高之人暂为统领。此处他身份最为尊崇,所作所为可以一人而决。

众人聚集之处距离山门不近不远,只有几十丈。

行走百余步之后,司马问之遇到山门大阵。腰间玉牌灵光一闪,他没有遇到想象中的阻拦。之后穿过大阵,来到山门外。

高将军正在叫骂,见有人出来忙止住骂声。

阵前叫骂,是希望有人出来,是无奈之举。对方人马出来后再不收声,就是过分,是不识抬举。见有人看向他,他也迎着目光看了过去。

修士自然有修士的装扮,司马问之穿着的是上清宗的道服,头上梳着道髻,装扮与之前相比大有改变。

此外,近些日引灵之法也有一些效用,他的神情较之前多有不同。

即便如此,高将军打量了几下,还是将他认了出来。

司马问之还未出来时,他已经做好被再次驱逐至山下的准备。此时见所求之人自己走了出来,喜不自胜。多日的艰辛委屈一扫而空,他赶忙快走几步上前,向司马问之行礼。

相距近一些,看的就能清楚一些。高将军经历的苦难,比司马问之预想的还要多。在他破败的战服之下,身上多有划痕,有的已经结痂,有的是新近所伤。

脸上尚好,未见多少伤痕,只是布满血丝的双眼,表明他近些天休息的十分不好。

司马问之再次打量的时候,高将军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狼狈,窘迫之下,竭力的想要肃整衣冠。身上衣物太过破败,头盔也已丢失,他的努力徒劳无用。

司马问之见状,出手制止。

他此时心中大暖,并不在意高将军看上去如何。

逃亡路上,此人竭力护卫、死拼不退。自己进入青玄山门后,又不忘使命苦苦追寻。司马问之庆幸自己走了出来,此等忠臣良将,觅之难寻。

司马问之与高将军相认的时候,上清主事天承子也来到了山门处。山门之外,看不见山门之内的情形,司马问之并未觉察里面的变化。

青玄山山门将要重启,天承子手中需要处理的事情有很多。但司马问之进入上清宗一事是他力主,此事由他出面解决名正言顺。

况且,他人不知此事前因后果,交给别人来做,他不放心。

此时,三脉围观的众弟子已被驱散。太清与玉清两宗不知何故,未见有高阶弟子前来。山门之内,只有上清几位高阶修士和三脉看护山门的守卫。

既已相认,有些事情再也不能回避。

嘱咐高将军在原地等候之后,司马问之转身走向山门。只是他还未研习进入山门的术法口诀,行至山门大阵前,被挡住了脚步。

得到天承子示意,守卫中的上清宗弟子打开山门。司马问之进入后没有犹豫,径直走到天承子面前。

“可有所求?”

有些事已经做了,再去追究并不适宜。天承子当下最在乎的,是司马问之对待此事的态度。

“有所求,求主事师伯能够收下高将军。”司马问之也在乎天承子的态度,不等他再问所求是什么,回答毫无保留。

“此事难以达成。”天承子表明立场。

“做杂役也可。”司马问之不肯放弃。

“杂役也不可。”天承子没有退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