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到吴家

“行吧。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再插手真的要惹人嫌了……”杨正心无奈一叹,心想好玩的事儿从此又少了一件,真是无趣啊。

一旁的杨二郎突然激灵灵地打了一个冷颤!他抱着膀子左右张望,好像也没有发现周遭正在吹冷风啊?

杨正心奇怪地看了杨二郎一眼,道:“二哥,你构树叶都处理好了?”

杨二郎愣了愣,点了点头:“都处理好了,只待娘把猪食做出来,就能拿去喂猪了。”

杨正心一脸奇怪地盯着杨二郎:“你自己不能做猪食吗?”

“我做的没有娘和大嫂做的讨得那只猪欢心。”说到这里,杨二郎还一脸郁闷。

杨正心无语,心想,这只猪也不是对家里谁都买账啊。作为一只猪,那也是有够嚣张的。

旋即,杨正心又想起他的苞米芯养猪大计。不过这大计现在还在始创阶段,要真正实行,还得先把改良饲料给试验出来,否则就猪对苞米芯那丁点儿的食量,那是一切皆休。

“对了,我们是不是该把苞米拿出来铺到打谷场里翻晒一下?”杨正心又问。

杨二郎点点头道:“那还说什么?赶紧走吧!”

“咦?不是说要到吴家去吗?”杨正心一脸诧异。

“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吧?”杨二郎满头黑线道,“而且,别人家一大早也有一堆事要忙,现在哪里有那么多闲工夫招待我们啊?况且,待我们把家里的事儿都干完,再慢慢逛过去也不算晚吧。”

“那倒也是。”杨正心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古代的农村人,特别是在农忙时节,那是真的忙得脚不沾地,这绝非一句空话。家里人少的,就更是如此了。

杨家人不算多也不算少了,故现在做起事来还算不上特别忙。当然,如果自家田里的事都干完了,杨家也会分出一些家里的劳动力到还没有忙完的亲戚家帮帮忙,也算是念一份人情了。

不过,因为老杨头当年是逃难过来林家村的,所以在这边他没有什么亲戚,现在这个亲戚特指的是杨老太太的娘家以及林氏的娘家。如果将来吴家姑娘嫁给了杨二郎,到时候这个亲戚便会再加上一个吴家。

说起来,杨老太太当年会选择嫁给老杨头,其中未尝没有老杨头上头没有长辈,她一嫁过来就可以当家做主的缘故。

闲话就说到这里。

杨二郎和杨正心商量完之后,便一同把家里的苞米拿出来在打谷场里铺开翻晒。而后其中一人拿出一箩筐的苞米棒子剥开脱粒,另一个人握着一根又长又细的竹竿在那里赶鸟雀顺便再翻一翻地上晾晒的苞米粒,一刻钟轮换一次。

那剥剩下的苞米芯同样被杨正心拿出来砸碎晾晒,留着给他进行苞米芯饲料改良实验用。

两人轮换了几次,那一箩筐的苞米棒子便被剥完。恰这时候林氏背着小狗蛋从家里走出来,杨二郎便拜托林氏在这打谷场里代为照看着,他则带着杨正心到吴家串门儿。

林氏打量了一番整个打谷场,随后欣然同意。打谷场内的工作大多都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偶尔翻一翻苞米,以及拿着长竹竿驱赶飞下来觅食的鸟雀而已,大多数时间还能够躲在树荫下纳凉,工作非常轻松。

小狗蛋这会儿正清醒着,他被背带绑在林氏的背上左右张望着,无论对什么都充满好奇,还懂得吐着泡泡玩口水呢。虽然这吐泡泡玩口水的行为有点脏,但如果只是在旁边看着,那还是很有稚趣的。

有了林氏帮忙看着打谷场,杨正心杨二郎两兄弟便溜达着出了门,由杨二郎领着路走往吴家,步伐还挺松快。

一路上,杨二郎还顺带着给杨正心指点路过的民居,让他对整个林家村的地理布局加深认识。

“对了,二哥,这个吴家里有我认识的人吗?”路走到一半,杨正心这才想起这一关键问题。他在杨家人看来现在可是处于“失忆”状态,但旁人不知道这一点啊,如果原身以前常常到访吴家,那他一走进吴家不就马上穿帮了吗?

杨二郎对此却不以为意:“吴家里年纪最小的便是吴家大姐儿,但即便是她也已经十三岁了,平时跟你这个八岁小儿根本不在同一个交流圈子里,即便知道你也不过知道有你这么一个人儿罢了,不可能对你有多了解,所以你大可放心。”

杨正心微微颔首,心中却在暗暗腹诽:“你小子看上的吴家闺女今年竟然才十三岁?这点年纪身体都还未长开吧?你就敢把主意打到人家头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真是畜生啊,畜生!”

古人是早熟,但男子一般十六束发,二十才及冠,而女子则十五及笄。也是到了这个年纪才开始考虑相看,所以杨正心才觉得自家二哥把主意打到吴家那才十三岁的闺女身上有些猴急。

不过念头一转,杨正心又有些释然了。那吴家大姐儿是只有十三岁,但他家二哥杨二郎可已经十六岁了,这在一般农家人看来的确可以开始相看了。如果杨老太太猴急一点,可能今明两年杨二郎就得成婚了。再如果杨二郎对那吴家姑娘真有心,那么他可能会为了中意的姑娘多等两年,或者会先订个婚等吴家姑娘及笄后再完婚,这也是很有可能的。再如果在此基础上吴家二老想多留吴家大姐儿一两年,那可能还会等得更久。

但杨二郎愿意等杨老太太老两口可不一定愿意等呢,谁知道中途会不会出什么意外?订婚这事儿吧就容易出意外,你看那什么斗破XX中萧炎的订婚不就出了意外吗?否则就没有后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标准套路了。如果真乌鸦嘴说中了,到时候杨二郎年纪大了(其实十八也不算很大吧?),头上还戴着个不好的名头,那接下来就更不好相看了。

乡下人对传宗接代的事儿都比较上心,杨二郎生怕父母乱点鸳鸯谱,所以这货才这么心急吧。

这样想来,之前杨二郎不愿意把自己心仪吴家大姐儿的事儿告诉杨老太太便也可以理解了,他这是打算先拖着一年,待吴家大姐儿满十四岁的时候再提这件事啊!到时候只剩下一年吴家姑娘就及笄,那么正常情况之下他只需要等待一年就可以了,那样他要说服家里人便会容易得多。

杨正心在一个刹那的时间内便想通了很多,看着杨二郎的眼神不由自主地变得有些诡异了。他这个二哥为了追个女孩子,那套路可真是深不可测啊,深不可测!如果他上辈子有这份能耐,那么他穿越前估计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也不至于直到穿越前一刻还是老光棍一条。

杨二郎被杨正心盯得浑身不自在,不由转头问道:“有什么事儿啊,三弟?你这样盯着我,我浑身不自在得很!”

“没事儿。就是想看看我这位二哥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罢了。”杨正心自然而然地转移开视线,一副混不在意的样子随口回答道。

“说什么蠢话呢!这世界上哪里有人会长三头六臂啊!”杨二郎顿时露出黑人无语脸,“没事儿的时候少想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小心用脑过度以后长不高。”

杨正心:“……”

杨正心无语地看着前面带路的杨二郎,没想到这个二哥还会用这么幼稚的话语来恐吓他。

不过,诡异的是,这话语虽幼稚,却明显吓到某人了。在之后的一段路上杨正心也没再说废话,静得让人从心底发慌。

也没办法,某人现在不就长得比同龄人要矮小嘛,杨二郎这是正正戳中他痛脚了!某人生怕杨二郎会一语成谶(chèn),这才不由自主地迷信了一回。

杨二郎有些受不了这略显静寂的气氛,忙忙变回那个暂代导游身份的杨二郎,给跟在后面的杨正心介绍路上经过的各户人家,也算是尽职尽责了一回。

两人一个说一个听,一路走一路说,当察觉的时候,已然来到了吴家的门口。

那吴家外面没有围墙而是跟杨家一样用篱笆围着,篱笆间夹杂地种了些藤蔓,就算是把整个吴家的院子围起来了。看这情况吴家的家庭条件也就跟杨家差不多,故而杨二郎的追女大计便更有戏了。

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嫁娶都讲究一个门当户对。如果双方的家庭环境相差太多,则双方的价值观也会不可避免有所差异,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是在白天,吴家的大门并没有关上,杨二郎和杨正心探头看了一眼,便看到一个约莫十二三岁的女孩。

那女孩身穿浅色的麻布裙,此时靠着窗口坐在木椅子上,小脑袋低垂着,正躲在屋外的阴凉处神情专注地打着络子。虽然从这角度只看到这女孩的半边脸,但也能看出她长相很是清秀,如果再给她长两年,长开之后恐怕会变得更加秀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