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文道

实在是王诩的来头太大了!

他本人不仅是郑南道的学生,更何况,他来到南大,连郑南道都过来陪读。

哪怕柳知林,都不曾有这般待遇。

能让九州八大家之一的郑老陪读,这是何等的实力。

人们全都期待的看着王诩。

柳知林站在角落,靠在墙壁,双手环抱,眼眸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偷偷盯着王诩。

这两者间的高低,总要在今日分出个高下。

柳知林虽狂妄清高,但若王诩真有真才实学,却也愿意低头。

并非是个一味狂妄之人。

丘孺桐更是颇有所期待。

早在几个月前,他就听说过王诩的名号。

最早来自于〈〈悯农》,之后又有审讯室两首霸气外露的诗歌,虽其短篇也颇有实力,但若说其真正成名的,便是来自诗篇了。

面对所有人期待的目光,王诩也不好藏拙。

他缓步站出来,正要作诗,却看郑南道暗暗摇了摇头。

王诩微微一愣。

他仔细看了看,郑老确实在冲他暗自摇头,偷偷示意他不要出这个风头。

王诩本也想在今日,一展才学。但师父既然如此,他也作罢。

“学生实在想不出来。”

王诩微笑的说。

在众人的呆愣茫然下,王诩又退了回去。

丘孺桐顿时倍感失望。

同学们也不由窃窃私语起来。

“这是什么啊!名气这么大,连即兴创作都来不了?”

“这功底实在太差了吧!”

“徒有虚名而已。”

四周的议论声嘈杂纷纷,人们都在小声嘀咕着,很多人都有些瞧不起王诩了,在此时露怯,真当是丢了郑南道师门的脸。

“你也出丑了。”宋时文嘿嘿笑着。

王诩微笑的摸了摸他的头,“开心吗?好不容易和你一样了。”

宋时文脸色一红,气急败坏,“滚!滚开!傻逼!”

靠在墙壁的柳知林,对此倍感失望。

很快,他神色又恢复到了高傲清高的模样,即使如此,彼此间高下立判,自己倒也不用把此人当做什么对手,不过泛泛之辈罢了。

丘孺桐失望叹口气,“本来很期待你的表现。”

王诩鞠躬笑道,“学生今日状态不适,却也做不出什么好诗”

丘孺桐点了点头,也只好作罢,“也罢,以后有的是机会。”

萧瑟的祠堂,略显寒凉凄冷。

文坛的盛世,早已不复存在。

郑南道站出来,对众人缓声道,“千年以前,文学自成一道,便是文道,如今文道早已消失,气数尽皆关闭,我们文学在当今的现代洪流之中,也变得渺小不堪,存在感极低。”

“但正如柳同学所言。”

“不畏寒冬立危墙!”

“我辈文人,纵使道路艰难险阻,也要逆着洪流,勇敢前行才是。”

“如今你们定会成为文学的顶梁柱。”

“未来以后,切记要恪守本心,不得自乱方寸。”

众人认真聆听着郑南道的话。

能听到这等大儒的教导,是一辈子难以修来机缘,大家都认真的点头。

柳知林百无聊赖的靠在墙壁上。

听到郑南道引用了他的诗句,他得意的朝着王诩看了眼,眼眸里的清高,丝毫不加以掩饰。

王诩倒是没在意。

只是有些好奇,郑老刚才所说的文道。

在以前,王诩听郑老提及过,关于文道之事,却也只是只字片语,含含糊糊。

当时,王诩问,“难道文道也能如枪武一般修行?”

郑南道却并没给出确切的答案。

他问向宋时文,“你可知文道是什么?”

宋时文瞥了他一眼,沉思片刻,缓缓说起,“关于这些,爷爷跟我说过一些野史,相传千年前,天下不光存在仙道,还有文道。

“所谓文道,乃是监国之道。”

“你可懂国家的概念?”

王诩点点头。

宋时文惊讶,“你怎么懂?你在吹牛吧!”

他本想在王诩面前买弄下学问,以显得自己比他懂得多,国家这个概念,九州已很少有人懂了,毕竟九州一统,再无国家划分。

王诩,“我懂,你继续说。”

宋时文不甘心的撇撇嘴,继续说,“那时,蓝星也有无数林立的大小王朝国家,国家设立国子监,便是专为文人所设立的。”

“那便是监督国家的机构。”

王诩皱眉,“他们拿什么监督?”

“拿笔杆子啊!”宋时文理所当然道。

王诩疑惑,“笔杆子又岂能监国?”

宋时文,“这就是文道了!武道为力气,仙道为灵气,枪道为精神力,而文道,便是文气,所谓文人之气,以笔为武。”

“那笔杆子,是真能杀人的!”

王诩震惊,“如枪武一般?”

宋时文,“是这么说!”

“那后来怎么没有了。”王诩问。

宋时文摇头,“这我就不懂了,但听爷爷说起,天下万道,都要有统一的法则和规矩,如武道便是尚武,以力气服人,这便是法则规矩,如仙道以求长生、追缥缈为境界,这也是法则规矩……”

“后来,文道衍生出太多流派了。”

“这就没有统一的法则规矩。”

“也正是因为如此,文道气运便没了。”

王诩,“人们难道没再尝试努力吗?”

“一代代文人,一直在努力啊!”宋时文说,“距离最近的,最出名的,当属李羽文先生了,他最后那几年,闭关修行,便是要规整一条天下读书人的道。”

“只是,他死后,这条道也未曾找出来。

王诩,“这很难吗?”

宋时文叹了口气,“很难!相当难!文学流派繁杂,若想将万千流派,归结在一条道上,重道之气运,这比登天还难!”

“如果有一天。”

“文道气运而来。”

“我辈文人,便再也不是普通人了。”

王诩皱眉,“这些我怎么没听过?”

他读的关于九州的文学历史不少,文道却从未听过。

宋时文小声道,“这大多是野史,文道气运消亡,后来朝代,自然不想再让人提及文道之事,要知道,文道有监国之能,哪个朝代的帝王,希望有国子监的存在啊!”

“一直让监督着,搁谁谁不难受。”

王诩点头,“确实如此,你懂的还挺多。”

宋时文瞪了他一眼,“别小瞧人,我看过的野史可多了。”

王诩,“能送几本给我吗?”

宋时文本想拒绝,但犹豫了下,“有没有〈〈西游记》新的存稿,全发给我,我家厕所没纸了,指望拿你的存稿擦屁股。”

王诩,“可以。”

宋时文乐开了花,“一言为定。”

两人聊天间,丘孺桐也带着众人离开了祠堂。

一年一度的祠堂之旅,本就是一场简单的考试,考试结束了,也便不必久留。

王诩一直在思忖着宋时文的那些话。

照这么说来,李羽文老先生所做的,可谓是一件极其远大的事情。

说简单些,这是要如九州联邦一般,创立一个新的修炼体系,

但苦于天下文学繁杂,流派诸多,很难规整总结在一起,也就无法找出所谓的文道了。

有些东西,是注定要被时代淘汰的。

枪武昌盛,文道气运衰竭,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能强求。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祠堂。

陵园大门口的老大爷,还躺在破旧的摇椅上,保安帽子盖在了面目上,呼呼的睡着大觉。

听说这保安的工资却也不少。

一个月大几千的薪水,五险一金。

又听说这保安是某位校领导家的亲戚。

总之,这年头,不是谁都能当保安的,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找不到这么清闲自在的工作。

“郑、郑院长!丘院长!”

听到走出来的脚步声,老大爷条件反射的弹跳起来,绷直的站在原地,急忙问好。

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嘴角的哈喇子,急忙擦了擦。

郑南道气的吹胡子瞪眼,“让你守着我师父的陵园,不是让你在这儿做春秋大梦!”

老大爷一脸茫然,“什么春秋,院长,已经入冬了。”

同学们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丘孺桐苦笑摆手,“算了算了。”

带着同学们离开了。

和一位不识字的看门大爷讲道理,无疑是对牛弹琴,尤其又是校领导的亲戚,论及处理人际关系这方面,丘孺桐常年泡在学校里,自是比郑南道活络的多。

不像他似得一根筋。

只是一群人刚刚走出没几步。

“两位院长!两位院长!!”

身后,传来老大爷的叫声。

众人停下脚步,丘孺桐疑惑的转过头来,“怎么了?”

“你们昨天进祠堂,点蜡烛了吗?”老大爷问。

丘孺桐和郑南道相视一眼,“没有啊!什么蜡烛?”

老大爷嘀咕,“那可真是见了鬼了,祠堂里的百盏蜡烛全亮了,我大晚上巡逻的时候,就见祠堂亮堂堂的,还以为是你们点燃的,真是怪渗人的。”

刹那间!

气氛好似瞬间凝固。

同学们僵硬的愣在原地。

丘孺桐和郑南道瞬间神色大变,神情完全凝固!

“你、你说的是真的?”郑南道颤声问。

老大爷,“那还有假!现在还亮着呢!我都不敢灭了!”

郑南道和丘孺桐倒吸口凉气,神形剧颤!

两人如同疯了般,再度跌跌撞撞的冲入陵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