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白高大夏国

曾易占因为上书弹劾陈尧佐在党项问题上卖国被发配广南做小吏,曾易占一气之下便辞官回家,这才被范仲淹招来做郡学山长。曾家和党项也算世仇了,他的父亲曾致尧反对姑息党项首领李继迁被真宗贬到黄州做酒监。

赵祯觉得景祐不顺,与五月初一改年号宝元,宝,皇帝大宝之位;元,天下第一;二者合而为一,便是皇权无上之意。军事上打不过党项,在文化上我是不会输得。

宋朝的一再妥协不断助长李元昊的野心。

宝元元年五月十一日,兴庆府南郊,碧蓝的天空没有一丝杂色,哪怕一只鸟儿都没有,整个天空好像一面镜子一般。

从天空上俯瞰,几个白色的方块规整的铺在地面,一条红带从远处延伸至一座高台,如蚂蚁般大小的一行队伍沿着红带向前走去,当领头的蚂蚁来到高台,白色的方块忽然波光闪动。

“我们党项人自唐初一直游牧在高山草原,后来吐蕃人崛起将我们如同猪狗一般屠杀,我们不得不归附唐朝,唐朝却只知道征丁服役为他们作战,党项男儿付出了无数条性命,却依然改变不了流亡的命运,我们再次被赶到夏州荒漠,自此在党项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念想,便是建立党项人自己的国家,让党项人不在受到欺辱,让党项人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

野利仁荣站在高台之上大声的控诉,他双手高举望向天空,慢慢的跪倒,“天可怜见,上天终于听见党项人的呼喊,他将神力赐予我们的嵬名曩霄,嵬名曩霄带领党项打败了回纥,吐蕃和宋朝,党项人终于有实力建立自己的国家,请嵬名曩霄到高台祭奠列祖列宗,告慰无数为党项牺牲的男儿。”

野利仁荣说完深深的伏在地上。

一对身影沿着楼梯来到高台。

李元昊(嵬名曩霄)一袭白衣,穿着党项传统的服饰,雄壮的身躯和摄人气场都让人不敢直视。野利都兰不愧是党项第一美人,雍容华贵的盛装在野利都兰绝美的容颜下显得有点平庸,便是天上仙子与她相比也要逊色不少,二人转身面对底下的臣子。

“众卿平身。”

“谢陛下!”

“哗哗哗。”一阵铁甲夹片摩擦的声音,方阵井然有序的变换。

李元昊环视高台下的众人,一股霸气油然而生,党项从一弱小的部落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他们拓跋家两百多年奋斗的结果,也只有拓跋家才能带领党项走向兴旺和强盛。

先祖拓跋思恭审时度势勤王剿匪,终有一块世居之地,有经历百年击败其他部族夺得党项领导权,祖父李继迁奔走荒漠二次创业,连一块栖身之地都求来的,身边只有十数人跟随,如今大夏幅员千里精兵二十万,已经与宋、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契丹成鼎足之势,他李元昊完全可以告慰拓跋家祖宗了。

“党项的苦难尔等都经历过,我也曾遭受汉人、契丹人哪怕是吐蕃人的白眼,我从小就发誓要让党项百姓不收外族欺辱,要让党项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要让那些欺负我们的人复出血的代价,如今,我兑现了若言。”

李元昊大袖一挥,指着前方。

“党项的勇士们,愿意跟随你们的皇帝去开拓疆土么?愿意用你们的刀和剑让外族血债血偿么?”

“愿意,愿意,愿意!”方阵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方阵中寒光一片,所有的将士都将刀剑抽出指向天空,后方长矛阵,使劲地将长矛底部掼在地上,就连大地都为之颤抖。

李元昊满意的压了压手,下面的方阵立刻肃静。

他转过身,走到野利仁荣身旁的宦官面前,自己拿起放在礼盘上的冕旒,然后戴在头上,这件事本应该有党项最年长最有名望的野利仁荣来完成的。

李元昊就是如此霸道,自己的东西凭什么经过他人之手,我的皇冠只能有我自己来拿。

野利仁荣没有一丝的表情,既然加冕的程序完成了,他要做的就是第二项,他站起来从礼盘中拿出圣旨宣读。

“门下,祖宗以神武定四方,淳德御群下。朝廷革创,未逢润色之文;政事变通,渐有纲维之目。朕获赞旧服,载扩丕图,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引诸谶记,尊古法制,建国大夏。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炳焕皇猷,权舆治道。可自丁丑年五月十一日,建元为天授礼法延祚元年。惟即位天授之始,必立经陈纪为先。故内立凤阁,以总宏纲;外设州郡,以平庶政。施仁发政,期与物以更新。敷宣恳恻之辞,表著忧劳之意。凡在臣庶,体予至怀!”

杨守素,张元,吴昊、野利旺荣等一干文武百官高呼万岁,诏书很明确虽以党项立国,但尊汉制,后面便应该是追谥祖辈了。

果然野利仁荣宣读第二份诏书,追谥祖父李继迁为神武皇帝庙号太祖,追谥祖母野利氏顺成懿孝皇后,追谥父亲李德明为光圣皇帝庙号太宗,追谥母亲卫慕氏为惠慈敦爱皇后,封野利都兰为皇后,立子宁明为皇太子。并大封群臣,野利仁荣为没宁令,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守素为中书令,尚书右仆射,枢密使;张元和吴昊皆为参知政事,野利旺荣三衙管军等等。

群臣拜谢完后,李元昊拍了拍手。

下面一群人从方阵走出,在大道上快速竖起两根木桩。

李元昊大声喊道,“党项立国是党项人百年夙愿,但是竟然有人背叛党项,前去宋朝告密。此人便是山遇惟亮。”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说完,一群武士压着两个赤裸的男子,并将男子绑在木桩上。

山遇惟亮应该叫李惟亮,他可不是一般人,他的父亲李继瑗和李继迁是亲兄弟,也是叛宋出逃的主干人物,李继迁西迁西平府,镇守夏州老家的便是李继瑗,后来李元昊要求改姓,李惟亮一族改姓山遇。李惟亮跟随堂兄李德明出身入死,是李德明附辽和宋最主要支持者,李元昊的军事才能全都是跟随山遇惟亮学的,徐硁第一次见到李元昊,便是李惟亮攻破的凉州。

李惟亮对于李元昊称帝是不赞成的,李元昊称帝必然会引起宋辽的讨伐,党项国小力微,如何能抗衡两个大国的征伐,到时候党项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就完了。他还是希望李元昊能学习他父亲那样闷声发大财,然后兼并青唐吐蕃和高昌回纥之后再立国不迟,为此二人爆发了激烈的言语冲突。

李元昊无法容忍心腹李惟亮与自己异心,遂暗命李惟亮之弟惟序自首其兄谋反。李惟序不忍兄长横死,便将与李元昊的密谋告知兄长,李惟亮带家眷共二十三人连夜逃往宋朝延州。

延州知州郭努对李惟亮居家来投甚是烦恼,他有心收留这等党项大臣,但野利氏诈降就要眼前,他便佯装接受李惟亮一家,等他们入城后缴了兵械将李惟亮遣送回党项。

李惟亮心中如悔恨不已,恨宋朝如此软弱,也恨李元昊如此绝情,更恨自己愚蠢至极连累了自己兄弟李惟序。

“山遇惟永。”

“臣在!”一个四十岁出头的中年汉子出列,他的额头已经渗出了汗水,他知道下面要干什么事情。

“依党项族规,叛族者当万箭穿心而死,你来射第一箭。”

“臣遵旨。”

山遇惟永见到两个不成人形的堂兄,他恨李惟亮和李惟序不停自己的劝告,侍从将弓箭放置于托盘呈到他面前,他哆哆嗦嗦的拿起弓箭,不知道这一箭射谁好,他射谁,必然是一箭毙命,这个人也就解脱了,不会被一箭一箭的折磨。

他看向前面二人抬弓,从李惟亮转到李惟序,接着又转了过来,他狠下心一箭射中李惟序的心脏,看也不看他们二人,转身向李元昊跪拜。

“惟永好箭法,希望惟永回去整顿军务,切莫让朕失望!”

李惟永伏在地上,“臣愿为陛下粉身碎骨。”

李元昊对李惟永挥了挥手,“野利将军,你来第二箭吧!”李元昊要称帝,除了封赏还要立威,李惟亮李惟序兄弟是最好的靶子。

“臣遵旨!”

野利旺荣看都不看,抬手一箭射中李惟亮的大腿根部,李惟亮惨叫连连,后续的将军不断向李惟亮射箭,却不伤他性命,制止他最后流血而亡。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