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何为贱民

宋贺紧紧地抓住手中的纸条,感觉那两行娟秀的小字,给了他无限的温暖。

这字迹,他认得出来,是白衣美人,他的白衣美人。

难道是回来了吗?

宋贺忍不住内心的渴望和冲动,披起外衣,跑向院中的桂花树。

可接近的院子之中,除了微风不断地吹拂着桂花树,传来一阵阵泥土花草的芳香,其他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他僵硬地抬起头,多么盼望那个白色的身影,犹如仙子一般,飘然立于桂花树上。

可他睁大眼睛,还是什么也没有。屋顶上的大红灯笼,孤独寂寞地停在那里,宣示着现在宋贺的心情。

“皇上,你这是作何?”

背后,传来了刘公公焦急的声音。

“老刘,自己家院子里,不打紧。你可认得这张纸条,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宋贺摊开双手,直接问道。

“皇上,在白衣美人离开的时候,宫女收拾床铺,在她的床底下发现的。老奴也不知道是否有用,就随手留了下来。”

刘公公微微点,小声回答道。

“老刘,你再仔细回忆一下,如果朕没记错,上次那白衣女孩到来,并没有进卧室,这张纸条,怎么会出现在枕头底下呢?”

宋贺感觉到无比的奇怪。

但也不期望刘公公能够回答,那白衣女孩,来无影去无踪,就算皇宫这么多守卫,也奈何不得,更何况刘公公。

追究时间问题,实在没有多大意见,最主要的,那白衣女孩,想要借这两句诗表达什么样的想法呢?

是代表自己和他天涯海角永不相见,还是要借天上的明月表达她心中有我?

宋贺越往下想,越觉得理不出头绪。

“皇上,已经接近立秋,晚上露水重,咱还是回屋吧!”

刘公公站在宋贺的身后,满眼都着急关切地说道。

宋贺再深深地凝望一眼房顶上的红灯笼和桂花树上面,怅然若失,悠悠叹气,微微点头,答应回屋。

打发了刘公公之后,毫无睡意,握着那张纸条,静静地看着,想着白衣女孩的音容笑貌,静静地坐着,直到早朝……

金銮殿上。

文武百官,分列成排。

随着刘公公的一声唱喝,所有人跪在地上,三呼万岁。

一切程序,按部就班。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刘公公拂尘一甩,大声唱喝。

“启禀皇上,老臣有事儿要说。”

周平第一个站了出来,深深呼吸一口气,有几分惶恐。

心里清楚,他这话一说出来,必定会惹得皇上不高兴,无可奈何,必须得说。

时至今日,陡然明白,皇上所做的决定,实在太正确了。只是当今局面,实在是行不通,否则,国将不国。

恩科一开,后果严重,北唐立即亡故,没有商量。

不开恩科,也许还能苟延残喘一阵,再慢慢寻得解决办法,虽然迂回,但也比亡国好得多。

周平眼神坚定,显然已经做好了死谏的准备。

“那感情好,朕正好也有事儿要找丞相。”

“山塘那里,天公降雨,灾情解决,百姓欢欣鼓舞,正是种植秋粮的好时机,大批的农业人才,也应该派上用场了。”

“还请丞相立即下令,召集相关人员,前往山塘。”

宋贺先声夺人。

他心里明白,周平的说辞,无外乎还是开恩科的事。

只要让他一开口,必然满殿跟随,人人惊慌。

那些大家族的叛逃,清流名士的作风,一一都得提上日程,而且让他说无可说,堵无可堵,还不如自己先开口来得干脆。

按照丞相的德行,肯定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北唐的惨状,会被无限放大。其他的官员,肯定跟随,进行死谏。

把自己陷入死胡同之中,必须应了他们的要求,取消科举。

如若不然,满朝文武,无人赞同。

这种事情,口子一开,一发不可收拾,他们尝到甜头,稍微不如意,必定效仿,那自己,不就成了一个傀儡皇帝吗?

开恩科一事,对于北唐,意义深远,势在必行,出尔反尔,不是帝皇所为。

“皇上,老臣立即去办,只不过……”

周平领旨之后,又犹豫着开口。

还不等他说完,吕英伦以及站了出来,昂首挺胸,拱手作揖,朗声说道:“皇上,此举不可。丞相是百官之首,杀鸡焉用牛刀?”

“钱大人来自三塘,较为熟悉,让他去办,再合适不过。”

吕英伦的话语,充满了浓浓的试探。

丞相是百官之首,代表皇上,一旦由他出面,那就是要给那些草民做官的机会,这是万万不可的。

只要有一丁点迹象,务必扼杀在摇篮状态。

“皇上,让丞相前去,实在是大材小用,不可取。还是让钱大人去比较妥当。”

姚长风立即站出来,随声附和。

并且也明确地告诉宋贺,你要招小吏,可以,但如果是招官员,那就行不通了。

“北唐上上下下1000万人口,现在的头等大事是什么?”

“那就是填饱肚子!”

“不必再说,这事儿还真得非丞相不可,只有这样,才会显示出朝廷对农业的看重,对农业人才的重视!”

宋贺威严十足,不容别人辩驳,直接下令。

早朝之前,他已经在心里算计妥当,按相应的时间是计算,山塘即将迎来第一批土豆。

山塘农业人才的缺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人才的提拔运用,应该从速。

土豆本来就是新品种,人们从来没接触过,朝廷要是不重视,态度拿不出来,种植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自己这一番心血,不是打水漂了吗?

“还请皇上三思,这专门搞农事的人,都是老农村夫,实在是上不得台面,简直就是官场上的文盲,什么也不懂,要之无用。”

“为政者,必须顾全大局;为官犹如牧羊,需松弛有度,所有臣工,国之根本,哪能儿戏?”

“还请皇上三思!”

文武百官,在吕英伦的带领之下,一个个大胆的站了出来,庄严反对。

宋贺气不打一处来。

这些家伙,不说做大事,就连听话,也听不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