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利益关系

王主簿看陈锦柏答应下,立刻笑意满面,和声道:“锦柏,张主事是我的亲舅父,你即然愿意结亲,那以后我与你就是一家人了,没外人时你喊我仁叔,以后有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互相照应。”

一见陈锦柏应了亲,王主簿立刻变成了亲切的长辈,言辞诚恳的满是亲情味道。

陈锦柏为其所感,也觉得与这王主簿亲近一些,他迟疑了一下,和声道:“仁叔,锦柏冒昧的问一句,张小姐的人品好吗?”

王主簿一怔,微笑道:“你这么问,是不是怕我给你提的是个丑女。”

陈锦柏直言道:“仁叔,锦柏即然应了亲,自然希望张小姐是位知礼美貌的女人,因为张家一向重视婚姻和睦,陈小姐日后过门是正妾,如果她知礼宽容,就算她无所出,锦柏也绝不会贬低她。

但若是不通情理的胡闹,就算有仁叔的面子,锦柏也不会忍她,因此锦柏要事先了解张小姐,以免将来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王主簿应一声微微点头,陈锦柏的言词是直硬了些,却也显出与他以后合作的诚意,不是随意的应付敷衍。

王主簿沉思片刻后又继续说着。锦柏,你救下张府之后,我就有心与你结亲,我膝下有两个女儿,一个已出嫁,一个才六岁,因此我才问舅父,舅父的嫡亲女儿和孙女均己名份有归,没办法才从庶子的女儿中抉选。

说实话我没见过择选出的这个表侄女,是舅父向我推荐的,舅父说推荐的孙女美貌知礼,绝对能够配的上你。”

陈锦柏听的皱起眉,迟疑一下,正然道:“仁叔,您能不能安排一下,锦柏想先看看张小姐,最好是在张小姐不知道的情形下相看,如果我不中意,这亲锦柏是不能应的。”

王主簿脸一变,冷声:“你不想应亲了。”

锦柏既然都己喊您仁叔,这亲己是应定,不过张府结亲的小姐我必须中意才行。”

“这么说你对那个刘韵儿,也是中意后才应亲的。”王主簿冷声说着。

“是的,我与刘小姐在景江堡见过一次,当时并未在意,之后刘姨娘登门说有结亲之意,我娘看过刘小姐很是中意,问我时,我便同意娶为妾室。

后来这刘姨娘再次登门送给我娘一千两私房银,我娘很是感动,进而应下娶刘小姐为平妻,我归家才知道,自然不能驳悔我娘的决定。”陈锦柏淡笑着说罢看向王主簿。

王主簿一对三角眼盯着陈锦柏,冷道:“你若是不中意还算什么应亲?”

“仁叔啊!张府不会只有一位闺阁小姐吧,锦柏的意思是在张府未嫁小姐中,选一位最中意的。”

“原来你是这个意思。”王主簿一怔,便神情缓和的对陈锦柏说道。

“请仁叔见谅,锦柏虽然年轻好色,却也注重情感,不想娶看不上眼的女人,一旦迎娶终生不弃。”

王主簿沉吟了一会儿,又对他说。“你这个要求也不算过份,只是张府是官宦人家,若是由着你逐个相看拔选,对张府可是一种污辱。”

“仁叔,锦柏当然不能做出污辱张府的行为,此事只能暗中相看,事后也不声张外传。”

“噢,暗中相看,那似乎有些困难。”

是的,仁叔只须请仁婶出面邀请张府十四岁以上,未嫁未订的小姐入县城游玩,由锦柏护送即可暗中相看了。”陈锦柏淡笑说着。

王主簿一怔,笑道:“你倒真是足智多谋,不过十四岁的是不是小了一些。”

陈锦柏神情微窘,厚颜的说着。“十四岁是小了些,但这事关乎锦柏的姻缘,锦柏希望能多些张府小姐参与,同时也免得张府中人起疑生恼。

如果中意小一些的,锦柏可以请媒文定延后几年迎娶,或者文定后用花轿接到家中侍奉母亲。”

“那你稍待片刻。”王主簿说完便去门口,吩咐人去唤二夫人,二夫人当然就是王主簿的平妻。

王主簿回转后落座喝了一口茶,然后和声对陈锦柏说,我知道你现在想让陈氏一族富贵起来。”

陈锦柏一怔,心道这个王主簿真是对陈家之事了如指掌,他应和着。“仁叔一语言中,锦柏是肩负着陈氏一族的发展重责。”

王主簿点点头,应道:“你想要陈氏成为大族富户,这我是理解的,不过邑康县这个县域,地方官绅之间的利益非常复杂,每一区域每一行业都有着不凡背景,你是不宜急切行事的。”

陈锦柏诚恳的对王主簿说。我也知道不可触动邑康县的原生势力,因此只想开几间铺子做为起步。”

你这么想就对了,其实你开药铺的事情就处理的很好,不以官压人,主动上交费钱,这两样作为,证明你是个很聪明的人,你若是以官压人不交费,熊县尉是万不会容你的。

陈锦柏听罢便问王主簿,“您的势力都有那些人,能够告诉锦柏吗?我不想以后生出误会来。”

王主簿对他淡笑说,“你既应允结亲,我们就是一家人,我的事情自然不能瞒你,不过你在明面上,不能与我走的太近,要保持一种中间态度,你我走的太近,会引起很多的人敌视了你。”

“锦柏明白了。”

“你是不是觉得,我是依附了葛县丞才有这么大权力的。”

陈锦柏一怔略微点头,王主簿淡笑的摇摇头,和声道:“锦柏,邑康县现有三大明面势力,一是杜县令,二是葛县丞,这第三么就是我。我曾是朝中礼部尚书家的一个书僮,所以我的权力靠山是朝中的礼部尚书家。”

陈锦柏一听惊讶道:“您的靠山是礼部尚书。”

王主簿苦笑的摇摇头说着。“不是礼部尚书,是礼部尚书家,我只是个礼部尚书家的家奴,说句让你轻看的话,我是靠着妹妹才得以外放为官的。

我的妹妹是礼部尚书三公子平妻的陪嫁婢女,而我也是陪嫁过去的,因机敏通文成了三公子书房侍候的奴仆,后来才得以外放到邑康县做个主簿,说白了我就是三公子外放到地方上的敛财奴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