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势同水火

长夫人欣悦的一笑,陈锦柏却是迟疑一下,又道:“嫂嫂,邑康县支持我的王主薄,已然调走了,所以锦柏在邑康县的官势,已经不能够太过的随心所欲了。”

长夫人一怔,陈母却是惊道:“小三,王主薄调走了?”

陈锦柏转首点头,说道:“娘,王主薄调去平安县任职县丞了。”

陈母神情见了惊惶,迟疑的看着陈锦柏,陈锦柏笑了,宽慰道:“娘你放心,王主薄是走了,不过小三在邑康县不会受欺的,小三如今已任职了千牛卫和祁王府营将,小三在京城已有了自己的人脉。”

陈母一怔,眼睛看了陈锦柏的将甲,陈锦柏也低头看了一眼,轻声道:“娘,小三是不愿做了京官的,本来只想得了一个人脉支持,之后还回了邑康县,可惜缘遇弄人,儿子如今的官途,却是由不得自己逍遥了。”

陈母讶哦了一声,道:“小三,你是京官了。”

陈锦柏点头道:“是京官了,只是京城里的形势很复杂,儿子的行事很是被动,身不由己的倍感飘摇,儿子真的喜欢回了邑康县,还去做了个县尉。”

陈母一怔,说道:“王主薄调离了,你的护军县尉应该是做不成了。”

陈锦柏笑了,说道:“护军县尉的职事,我已经求得了吏部的直接任职公文,刺史已经无权罢免了我,不过我已经是京官了,邑康县的护军县尉职事,只能是有名无实的虚任了。”

陈母点点头,想了一下才道:“你能够任了京官是好事,不然王主薄一走,我们陈家就难了。”

陈锦柏点头,惆怅道:“是那么回事,只是京城的水太深,儿子想离开都不成了。”

陈母点头,说道:“娘不知道京城怎样,但是在邑康县,没有官势的人家,都是很难的。”

陈锦柏微笑了,说道:“娘,儿子会尽力混好了的,若是日后的官途真的不顺时,儿子只能带了陈家迁离邑康县。”

陈母点头,回应道:“你放心,娘会支持你的,如今我们陈家已算是中富,有能力迁居了他乡立根。”

陈锦柏默然点头,退路的事情已然成定,如今也得到了母亲的首肯,日后他可以大胆的在靖国的官势中,翻云覆雨,审时度势的浑水摸鱼。

“三弟,你是京官了,日后却是可以与你的杨四兄,互相的照应了。”长大人忽轻声说了话。

陈锦柏一怔看去,说道:“嫂嫂,杨家四兄,是中郎将的。”

长夫人笑了,轻语:“杨家四郎,是一位重义的好男儿,他与杨家先翁是最象的,也会反感了锦月被放妻的事情,不过正妻太夫人的决定,四郎是无法干涉多言的。”

陈锦柏一怔,问道:“嫂嫂,杨家二郎能够任职了长史,难道不是借了中郎将的官势吗?”

长夫人摇头,轻声道:“二郎的官途,是借了四郎的荣光,但主要是靖皇陛下的恩典,是靖皇陛下主动恩典二郎的,而且二郎是文人,据说靖皇陛下喜用文人掌权。”

陈锦柏点点头明白了,杨家二郎的长史官途,事实上是靖皇统治的一种恩拢手段,就象他一样,如果靖皇日后对他有了大用之心,那么兄长陈天华就会成为了京城文官。

“三弟,我会让大郎写封暗信知会了四郎的,让四郎与你友好的结成了暗盟,不过只能结成了暗盟,听大郎说,靖皇陛下非常的忌讳了武官结党。”长夫人又轻语道。

陈锦柏听了,心头为之一动,能够与京城的中郎将结成友好,那对以后的行事肯定会有利的,只是杨家四郎的人品,是不是能够可信。

“锦柏谢谢嫂嫂。”陈锦柏微笑道谢,表示了愿意的友好信息。

长夫人的娇容欣悦的笑了,看了陈锦柏一眼,忽扭头轻语道:“婶婶,三弟既然回来了,那玉玉就留下来服侍您吧。”

陈母微怔,继而点头含笑道:“也好,留下吧。”

陈锦柏听的莫名,陈母看了他微笑道:“小三,你杨家大嫂为你说了媒,将杨家旁支的族妹许配了你做妾,是十日前说的,今日却是想不到你会回来了。”

陈锦柏恍然,明白了那是杨家长夫人,用联姻续好的一种诚意表示,他的内心是真正的感动了,杨家长夫人并不知道他做了京官的情形下,还愿意与他这个前途一般的护军县尉结亲,最少有一半是念了杨陈两家父辈的情谊。

“锦柏谢大嫂的垂爱。”陈锦柏起身恭敬的拜谢。

长夫人微笑受了礼,等陈锦柏归座后,她才柔声道:“杨玉是杨家旁支最知书达礼的女儿,三弟以后要爱护她才是。”

“大嫂放心,玉玉以后在陈家,永远会是正妾的,我不会委屈她的。”陈锦柏忙保证道。

长夫人柔和笑了,起身向陈母礼道:“婶婶,嘉云该回了。”

陈母微笑点头,扭头道:“锦月,送你大嫂。”

陈锦月也已起身,柔应了一声,长夫人微笑的转身外行,才走几步忽的停下了,回身对身后随来的女婢,柔和道:“乐巧,你留下随了玉玉小姐,日后一起服侍了陈锦柏公子。”

女婢一惊怔立,但很快低头恭敬道:“是,奴婢领命。”

长夫人微笑点头,身一转继续走了出去,女婢也跟了在后,陈锦月送了出去,陈锦柏起身的望送,见不到了人才坐下了。

陈母慈爱的看着儿子,陈锦柏也微笑的面对着母亲,静了一会儿,陈母才垂目轻叹道:“小三,杨家的内乱,是成了定势啦。”

陈锦柏点头,他岂能不明白,这位杨家的长夫人,明显是一位不甘人下的女主,身为了家主的正妻,如今宁愿了分家迁去邑康县,那表明了她与杨家的正妻太夫人,已然是势同水火。

“小三,王主簿走了,我们陈家真的不会受了压迫吗?”陈母担忧问道。

她如今是陈氏一族的太夫人,完全的心系了陈氏的褔祸,相比而言,陈锦柏对陈氏一族的亲近感,要淡漠很多,他最在意的只是直系亲人。

陈锦柏笑了笑,安慰道:“娘你放心吧,邑康县新任的县丞,事实上是儿子在京城时,求了高官为其谋得的,王主簿走了,陈家依旧会有县丞暗护的,不过只能是暗护,一旦挑明了人脉关系,对那位曹县丞和儿子都不利,当今的靖皇,忌讳武官勾结建势。”

陈母听了眼睛一亮,喜悦道:“小三,你说的是真的。”

陈锦柏明白母亲的心思,微笑点点头,却又说道:“是会有县丞暗护了陈家,不过官场的事情多变,一旦曹县丞再被调离时,陈家若是无有后继的官护,那该迁走时,也不能了迟疑受制。”

陈母点头,回应道:“娘明白的,若是无有了官势相护,陈氏一族想要迁离,那就会很难了。”

陈锦柏默然点头,他家迁离了邑康县应该不难,可是迁离了一大批的户数,那却是非常的难成,人口是地方的宝贵资源,地方官都是禁止了人口外流的,所以曹县丞一旦有调离的兆头,他的陈氏一族必须要先迁离了。

母子又说了些别后的经历,片刻后,陈锦月回来了,身后还跟了一群的女孩,陈锦柏一眼就看见了那个在天井中的纯美女孩,他此时才反应过来,原来杨家长夫人许配给他做妾的小姐,竟然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

“玉玉给娘亲磕头。”纯美女孩低头的抢进了几步,伏跪在了陈母面前的一米外。

“起来吧,到娘亲身边来。”陈母慈爱的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