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瘟疫

洛阳。

“……滚开滚开,都给乃公滚开!”

“快快快,快让开!”

“小心——!”

“哼,不知死活的蠢豕(音同施,古语猪),没撞死你算你命大!”

“你!”

“好了好了好了,别说了。”

“哼,我们走!”

“呸,狗仗人势的东西,迟早被人扒了皮!!”

“行了行了,你就少说两句吧,俗语有云,若力不能拒辱,就不要自取其辱,你也是诗书传家的士门子弟,难道连这点道理都不明白吗?”

“说起这些某就来气,某就不明白了,朝堂衮衮诸公均是德披四海之辈,怎会让这些西凉蛮狄得了势?简直荒唐至极!”

“行了行了,走吧,不过这话又说了回来,刚刚那是第几车了?得有五车了吧?”

“何止呢,不算刚刚那一车的话大概已经过去八车了呢。”

“说来也怪,这虏疮(天花病的古语)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你说会不会真是这些西凉蛮狄恶事做多了,老天看不下去来收拾他们了?”

“谁知道呢,不过我觉的啊,即便不是天谴,这一关那些西凉蛮子恐怕也难过。

你瞅瞅,这才几天,这都拉出去几车了?他西凉人再凶,又够死几车的?”

“哈哈,说的也是,照这样下去,恐怕要不了多久那些西凉蛮子就要死绝咯。”

“话虽如此,但你们俩也别高兴的太早,这毕竟是虏疮,真要发作起来可不管你是汉人还是蛮夷,我听说昨天城南已经发现了几个疑似……”

没错,洛阳起瘟疫了。

起始点是一个名叫王大锤的西凉近侍,不知道从哪儿染上的,反正等朝臣们反应过来后,疫情已经开始在整个皇宫内庭蔓延开来,连表面负责内庭安危,实际上负责囚困弘农王的郎中令李儒,以及其麾下众西凉士卒都染上了,每日都有无数尸体被堆放在城外当众焚烧。

整个洛阳一时因此谣言四起,因为有人在私下里称这是董卓私杀太后废立国家而引起的天怒,是老天降下的天罚,专门来收他们的,更有甚者直接指着重病昏迷的李儒骂他活该(因为他鸠杀了太后)。

短短数日,本因董卓的到来而有些压抑的洛阳城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推动下开始变的躁动起来。

有人想要离开,却被守门兵卒告知只能横着出去,有人想要查明原因,却在查探的过程中染上了虏疮,至今昏迷不醒,整个洛阳一时人心惶惶。

“……兄长,你说荀守宫进献的秘术管用吗?万一有失,你我兄弟二人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此时,洛阳皇城内,南宫西苑内庭一间别院中,一名十四五的半大少年满脸焦急的打着转,一边走,一边不时抬头看一眼他前方死寂无声的堂门,神情不安。

他身侧不远处,一位面容与他相似,年岁却大了很多的青年低着头默默的看着脚下地面,对于他的焦躁置若罔闻。

吉穆,吉邈,东汉末年汉庭太医令吉本的儿子,演义里,这是俩路人。

历史上,他们曾跟着他们的老爹吉本背刺过曹老板,想要救出被曹老板当做吉祥物供着的刘协,可惜最后本事不济,落了个身死族灭的凄惨下场。

当然,这些都是上辈子的事,现在的他们正在大嘴的摆弄下干了一件提心吊胆的事。

放瘟疫。

没错,整个洛阳城内的虏疮瘟疫就是他俩伙同他们的爹吉本弄起来的。

为什么?

因为吉本说要带着他们干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

什么大事?

他们表示布吉岛,这得问他们的爹滴。

所以,他们忧心忡忡,满心彷徨。

毕竟是医药世家的传人,所以对瘟疫,尤其是五毒之一虏疮的可怕他们还是很清楚的。

(所谓的五毒,其实是指古代五大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瘟疫,即:

1、伤寒:头疼脑热等杂病,也就是现在的感冒啥的,自古有之,最早的一种传染病。

2、瘴气:一种寄生虫引起的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疟疾,音同虐,最早出现在先秦,且多在南方出现。

3、传尸:也叫肺痨,说穿了就是现在的肺结核,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的《黄帝内经》。

4、疠风:现在叫麻风病,这个我本人没什么太深的印象,似乎是一种神经类病毒,据说最早记载于东汉的《春秋公羊传》。

5、虏疮:天花病的古语,也是本文中用到的天花病,我记的老早以前不知道在哪篇资料中看到过这东西的介绍,说是最早记载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打南阳时,真的假的不清楚,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查。)

讲真,平日里躲都来不及,现在你要上杆子往上凑,你这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么。

更何况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可是京都洛阳啊,在这里放生化武器,你这不是在光宗耀祖,而是在欺师灭祖呐老爹。

可惜,他们的忠义良言没有被采纳,在吉本四个清脆响亮的巴掌下,他们只能苦着脸给那个叫王大锤的倒霉蛋下了套……

然后,事情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讲真,也就是当初吉本跟他们说他有守宫令荀彧带来的秘方可以治疗虏疮,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否则打死他们也不敢这么干。

其实自家老爹想干什么他们心里多少有谱。

他们又不蠢,虽然不是那种聪明绝顶的天才,但也是智商在线的普通人,做为这一场闹剧的参与者与具体执行者,这一场闹剧的本意他们还是能猜的到的,所以……

他们打心底里觉的不值。

真的。

为了弄死一个西凉羌种,搭上整个京都洛阳的近百万军民,值吗?

不值啊。

当年梁冀当权时桓帝爷也没这么干过啊老爹。

权臣当道这种事又不是没经历过,忍一忍不就过去了嘛,干嘛这么激进,要拉着满城的人陪葬。

再说了,能不能弄死那个西凉羌种暂且不说,万一把城里那两位尊上弄死了,别说飞黄腾达了,不被人夷灭九族就烧高香了。

你说你平日里看起来也挺稳重的,为嘛现在跟变了个人似的非要搞这么一套,真是……

“咳咳……”

“咳咳——噗!”

正看着脚下地面诽腹,一阵剧烈的咳嗽声突然从前方响了起来,微微一愣,随即脸色一变,豁然抬头走向房门,却在抬手推门的刹那被屋内响起的兴奋低喝打断。

“是思齐吗?(吉本长子吉邈的字,本人杜撰,历史上查不到)”

“是我,阿翁您现在怎么样?”

“我没事,去,快去请荀宫令前来议事!快!”

“唯!”

与此同时,相国府内院一座别院外,肚大腰圆的董胖子正顶着大肚子来回转悠。

他四周,一众幕臣则脸色凝重的散在四处,看向前方庭院的目光带着浓浓的忌惮与恐惧,似乎在看什么可怕的洪水猛兽,脸崩的紧紧的。

蓦然,紧闭的院门突然被人从里面打开,众人神情一震,齐眸望去,就见一名全身上下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青衫男子从里面走了出来,不由得,众人围了过去。

“扶风耿纪,见过相国!”

“行了,直接说,文优现今如何?”

“回相国的话,文优先生的情况不太乐观,如果文优先生三日内能苏醒,那么下臣有九成的把握将其痊愈,可若三日内无法苏醒,恐怕……”

慢慢的,男子止住了话头,董卓大眼一瞪,下意识就要喝骂,却被其身后的刘艾拦住,嚅了嚅嘴,最终铁青着脸转身离开。

四周静立的幕臣见状,脸色一松,赶忙逃也似的随身而上,不一会儿,此地便只剩下了那位青衫男子低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一直等董卓等人彻底离开其视线范围,才满脸冷笑的抬头看了眼身后房门紧闭的庭院,转身大步离开。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