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案子(上)

胡千一脸疑惑地进去,一脸笑意地出去。

一边走,嘴里一边说着,“这招绝!”

……

夜里。

白天相安无事,但是夜晚并不如此。

此刻的月亮隐没在云层当中,偶尔有几缕微光从云层的间隙当中透出,照在城里的房子上,树上,投下一片片的影子。

在这层层叠叠的影子当中,又有几个黑影伴着飘过的微风,在其中穿梭不断。

黄四郎满意石坚的能力和态度,这态度自然是指,石坚在自己儿子受到针对时,还能优先向他汇报,而不是自己动手。

就这点,哪怕石坚能力并不出众,那也值得黄四郎看重他了。

不过,石坚毕竟还是外人。

他做得再好,也还是外人。

所以黄四郎真正的心腹一直都是胡千。

尽管在石坚面前,胡千的地位要更低一些,但这都是黄四郎故意的做派。

有很多东西只有胡千知道——就比如他的替身。

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安石坚的心罢了。

“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走!”

……

苏仙正在睡觉。

但是他屋顶有响声。

悄悄地叫醒了隔壁的张牧之,让他守好董先生的安全,苏仙就提枪出去了。

此刻,远处。

一个麻匪装扮的人向着另一个麻匪装扮的人说道:“白衣。”

“白衣?”

“白衣!”

“走!”

……

苏仙的感知出众,但是此刻也只能隐约察觉到远处有人看着自己,却不能细察。

毕竟,藏在黑夜里的人,本身就有黑夜的阴影作为掩护。

现在苏仙开始想念灵识了。

要是有灵识,一念过去,那边情形便一览无余,方才在自己房顶的人恐怕也是清清楚楚。

可惜这个世界里,虽然能修出法力,能延年益寿,但是最终还是寿不过二百。

此外,这个世界虽然有符箓,有法器,可是符箓和法器比起山海界的符箓法器的威力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而山海界中筑基境界轻易就诞生的灵识,在这个世界,苏仙都已经凝练出太清消魔仙光了,可是仍然未曾自行诞生灵识。

他现在理解为什么那些仙人后裔不愿意来到这天魔残念里了——

限制如此之大,生死亦不能保障,在这里面,说不定下界凡人比起仙人后裔的优势更大——

仙人后裔依赖于法宝功决,还有种种便利的符箓,可是这些东西一进天魔残念便消失无踪,毫无作用。

反而是下界凡人,本来就没有什么法宝功决,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不说人人都精通算计,城府深沉,但至少不至于失去灵识就两眼一抹黑,非常不习惯——

他们都不见得有灵识。

毕竟凡人中不止有修士,还有没踏进修行路途的人。

此刻,没有灵识辅助,虽然苏仙心中隐隐有不安,但是最终还是决定出门追击。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他自信整个鹅城,都不会有能杀掉他的人。

而且他心中的那种不安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不安并不是那种贴近死亡的不安,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仅是淡淡的,像是出门会踩到犬类排泄物的那种不安。

想来这里面并不会有什么特别针对他的事情。

需要担心的反而是董先生和马邦德的安全。

不过有张牧之的照顾,想来应该问题不大。

苏仙可是亲眼看到张牧之带着六个兄弟,一共七个人就杀穿了几十个假麻匪的。

而且还个个毫发无伤。

故而,苏仙出门了。

……

虽然苏仙前方的那人轻功出众,但是苏仙还是能轻易追上。

毕竟他离苏仙太近了,被苏仙捕捉到了那一缕属于他的气机。

沿着这气机追捕,就像是沿着荧光粉铺出来的道路前进。

三两脚,苏仙就追上了那人。

此人穿着麻匪的衣服,身上背着一口刀。

此刻正反身看着苏仙。

“你是……何人?”苏仙斜举着长枪,枪尖的寒芒在月光和周围灯火人家的光下,分外显眼。

“麻匪。”那人回答。

同时,手持朴刀就砍了上来。

这刀光有如银河天泄,化作无边雨幕,连绵不绝。

“黄四郎身边有你这等高手?”苏仙一边举枪格挡,一边快步后退。

这人的功夫可是远高于那所谓的武举人。

可是这样的人怎么在鹅城没担任什么重要的职位?

至于此人所说的麻匪身份?

苏仙不信。

张牧之就是麻匪,这点张牧之没必要骗人。

很快,苏仙就退到了墙边,再无可退。

就在此时,那人的刀光也因为不断进攻,气势攀升至极点,开始向下滑落了。

苏仙见机,反身踩在墙上,腾空一枪砸下。

一般而言,武人对决是决计不会自主腾空的。

因为这代表着缺乏变化,很容易被人在空中挑死。

就算敌人没有手持武器,但仅凭拳脚也有很多方法能反击。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近现代的跆拳道,这个东西除了看起来好看,别无作用。

也许凭借出色的体能,他能击退一两个敌人,但是面对同样级别的选手,不论练得是什么,都是一击即败。

不管是拳击,柔道,散打,或者武术,都能打得跆拳道大师叫爹。

跆拳道表演时用的那些木板,全都是做过手脚的,就算是小朋友拿在手里也能解决掉。

不过这似乎已经是常识了,大家都知道,于是居然没有人去踢跆拳道的馆,也算是他们幸运了。

倒是武术,有许多所谓的“大师”,把武术的套路练得有模有样,看起来很威风。

但是武行有话,“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这群人只练花架子,不练力,不通其理,不通变化,就算有些微的技巧又有什么用?不过是平白败坏武术的名声罢了。

要真要学武术,别找武馆,去军队里历练一下,军队的军体拳,参考了八极拳,擒拿,还有一些其他的武术套路。

在军队里,光是每周的负重跑步就已经是练功的上好方式了。

有些部队,还会有两人实战对练,只要不往要害上招呼,任你们打。

只可惜那些在网上跳得凶的,从来不去找真的又练武又练功的打,也没有什么人站出来。

倒是让武术名声平白被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话说多了,回看苏仙的枪。

这枪从上而下打,凭借苏仙丈二长枪的优势,倒是没有被刀挑死的可能,反而因为借助从上而下的威势,锋芒毕露。

这一式枪法也没什么多的变化或者说法,就是单纯的砸下罢了。

其中最为精要的地方在于浑身筋骨肌肉劲力的变化,却是难以细讲了。

平常拳法,枪法,力尽皆来自于脚下,正所谓“起于足,转于腰,承于肩,发于尖。”

这力“发于尖”,就是发于拳尖。

而拳法的道理,在枪法里面也是通的。

兵器是手的延伸。

六合大枪李书文,就把枪法的道理用到拳里,出拳就是出枪,以力为胜。

苏仙的这枪法反过来,将拳法的道理放到枪里,以气为胜。

说这么多,苏仙这式枪法就是拳法里最烂大街的路数,唤作“猛虎下山”。

自古猛虎下山,多重于气力,其中又以气为上乘。

只是转变这拳法到枪法里,最重要的可不仅仅是气力之变,更重要的是劲力的生与变。

因为空中无处借力,想要将劲力从脚下发,从枪尖出就极为困难,这里面就需要特别的技巧和天分了。

苏仙恰好有。

所以这一枪,不但气势从衰败中瞬间转变为强盛,更是有不输于站在地上砸枪所能用出的力量。

就好似当年关公的拖刀背砍计,先拖刀后退,引敌前追,消耗气力的同时,蓄养自己的气力,骤然回马,一刀斩敌于马下。

这种做法通常是面对那种气力足,缠斗良久不分胜负的新人。

虽然气盛,却少经验,轻易便丧了性命。

不过这种法子对于时机的把握要恰当。

不然你恰好在对方气势攀登到顶点的时候回身,恐怕一刀下去,没的会是你自己。

苏仙的时机掌握就还行。

恰好在敌方气力将要转换的节骨眼,气势开始下滑的那一刹那,一枪砸下,来人避无可避。

“砰~”一阵刀枪交接的刺耳鸣声就此发出,在四周传荡。

而来人也因为陡然受力,尽管仓促出手挡住了这一枪,可是一口气憋在胸口里,顿时便受了不轻的伤——

真正练过真正的武的人会知道,有的时候,胸口受一拳,只要在对方出手击中的同时开口将气吐出,这一拳便算毫无劲力了。

或许听起来有点玄,但是换个说法或许就能懂了——

在坦克的装甲设计当中,有一种很特别的设计叫做反应装甲。

反应装甲的工作原理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装甲中参杂惰性炸药,面对穿甲弹时,炸药爆炸,将穿甲弹的穿甲能力削弱。

另一种就是机械式的反应装甲,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时候,非一体式的手机从高处摔下,是不是会把后盖摔下来?

当后盖摔下来的时候,只要手机摔落的高度不高,手机本身是无损的,相当于把摔下来的力分解到了被摔开的那些部件上面去了,手机主体只受到很小的一部分力,自然无损。

受击吐气减小伤害的原理也就是这个,坦克外层装甲受击崩解,将力散开,而人受击,将气吐出,减少伤害。

只是比较难以形容,而且很难用出来罢了。

(ps:特别感谢“小宇晨啊呀”和“羽一木”的捧场,其实不必捧场,投张免费的推荐票,让我知道有人就成??)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