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计谋

“若是再无其他重要的事情,我看今日廷议就按照我们制订的方案进行...”

朱祁钰想赶紧结束廷议,自从穿越来到这里,他还没有好好欣赏一下周围的一切,就连今日上朝也是被“扣押”来的。

“报”

“殿下,不好了...”

朱祁钰刚松了一口气,准备要几位尚书下去休息,就听见外面传来声音。

他抬眼望去,却见一个熟悉的太监正跪在离他不远处,头几乎触碰到了地面上,正跪在那里瑟瑟发抖。

朝臣一般都是报喜不报忧,对于常年行走在宫里的太监而言,一个个都懂得给上面的人说好话,即便是遇到坏事情,往往很多事情的原委都要被改变。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朝会有那么多的臃肿机构的原因。

“快些儿报来,什么不好了?”朱祁钰率先站起来,脸色红润的问道。

那太监因为跑的太急,现在还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着,看样子像是有非常重大的事情发生。

待那太监稍微抬起头来,朱祁钰就认出他来了,他原本就是朱祁镇身边的红人,司设监太监,名唤曹吉祥。

“回,回殿下的话,昨夜瓦剌人已经对我宣大府发动了进攻,发兵十万...”

“这么快?”www.zcwok.com 传奇小说网

群臣一个个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却听的那太监继续说道:“只是,他们带兵也不攻城,而是直接将陛下推到最前面去...去...去叫门。”

“宣大府刚刚八百里加急发来奏报,奴婢即刻就来汇报。”

群臣听完奏报,一个个都面面相觑,对于让当今天子来宣府叫门的事儿,他们都能想到,但是想不到却来的这么快。

朱祁钰深深地叹了口气,他早就知道对于他的这个哥哥留着没有啥好事,其他本事没有,保命的本事却挺高,以后干脆就称呼他朱叫门罢了!

喘了口气,曹吉祥连忙从怀里取出一个八百里加急的奏报,双手呈送给朱祁钰。

朱祁钰接过奏报,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瓦剌部族首领也先拥陛下于宣府,索金银财宝无数,却见皇上立城墙之下,要见守将杨洪,令诸将速速打开城门。”

“宣府守将杨洪,推说今日天色已晚,开门要等到朝廷批准方可,故此迟迟未开!”

朱祁钰阅览完奏报,将其递送到其他朝臣手中,脸色似乎不是那么平静。

对于宣府守将杨洪,朱祁钰是了解的,此人在历史上颇有名气,而且被称之为是正统第一智将。

再看看奏报下面的署名,朱祁钰就知道这个智将这次充分发挥了他的才智。

很快,群臣一个个都阅览完了奏报,眼神中都出现飘忽不定的疑惑。

对于这件事,目前宣府守将杨洪的做法谁都不敢去评判,要是人家叫不开宣府的大门,改天再去叫大同府的大门呢?

谁都不能保证守城将领都跟杨洪一样聪明。

当奏报最后一个落在皇太后手中的时候,她几乎是含泪看完奏报的。

对于女人而言,一遇到重大的事情,最拿手的绝活恐怕就是掉眼泪了...

兵部尚书于谦此时跌坐在锦墩上,满脑子思绪翻飞。

对于这样一种结果,他曾经也是想到的,但是他不能保证人人都像杨洪一样有智慧,万一哪天门被陛下叫开了,那大明几十年基业就会毁于一旦。

皇帝亲自叫开九边重镇宣府大门,然后引狼入室,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再说了,这明摆着就是一个诡计,这朱祁镇也还真是个呆头呆脑的人,他怎么就不想想,打开城门,能有他的好下场吗?

当年北宋徽宗、钦宗二帝不都走的是同一条路吗?

前车之鉴,怎么就不吸取?

岂止是于谦,其他朝臣此时都脸色苍白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他们做梦都想不到,他们誓死效忠的大明正统皇帝,现在正在关外叫门,准备引狼入室。

散布谣言的计划还没来得及执行,瓦剌就已经打上门了,说是五天时间,其实现在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宣府昨晚上没有开门,那么下一站,他会去叫哪里?大同?居庸关?京城...

就算这些守城将领都不开门,也先完全可以绕开这些地方,直接带着天子去叫京城的大门。

到那时候,局面可就完全不好控制了!

此时,于谦内心有很大的矛盾,他作为兵部尚书,在一定程度上负有保卫整个京师安全的责任。

可是眼下,就宣府守将而言,他们一旦不开门,也就意味着他们抗命不遵,按照大明朝的律法来说,抗旨不遵是要被抄家的。

宣府守将杨洪敢于抗旨,其他守将呢?

要知道大明锦衣卫抄家,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家子几十口性命,说没就没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要是解决不好的话,数万百姓又要跟着遭殃。

于谦干咳了几声,想让其他尚书先说话,这几天他日夜操劳国事,面容明显苍老了许多。

虽然他现在才五十开外,还能给大明奉献自己的智慧,但终因体力不支,脸色变得十分苍白。

他转眼扫视了一下诸位尚书,最后将眼光定格在面前的郕王身上。

唯有此人现在才能解民于倒悬,拯救大明,拯救苍生!

朱祁钰站在一边,轻蔑的看了一眼哭哭啼啼的孙皇后,开口对群臣说道:“诸位尚书大人,你们都是我大明的忠臣,有国才能有家,如今大明基业已经风雨摇曳,还望诸位大人能够勠力同心,力保我大明基业。”

“今日廷议就到此为止,诸位先按照之前的安排去照办就是。”

“至于宣府及大同关隘,命其守将死守,万万不可开门迎敌!”

“臣等遵旨!”

“臣等告退!”

几个心神不定的尚书一个个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对于这个道理,他们不是不懂,而是真的无能为力!

很快,之前还喧嚣的文华殿随着群臣的离去,马上变得安静下来。

整个大殿之中,只剩下朱祁钰跟兴安两人。

兴安从小在宫内长大,一直在西苑府上伺候朱祁钰,深的朱祁钰的信赖。

朱祁钰转过身,对着身后的兴安小声交代了几句,就将他打发出了文华殿。

虽然已经过了八月十五,天气算不上冷,但走出文华殿的几个尚书大人都不约而同的裹紧了身上的衣服。

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们誓死效忠的大明正统皇帝竟然带着瓦剌敌军来叫门,这行为简直就是引狼入室!

文华殿外。

于谦叫住吏部尚书王直,户部尚书金廉。

这三个人都已经年过半百,算是朝中的元老人物,尤其是吏部尚书王直,他先后送走了四位皇帝。

“王大人,你看为今之计,该怎么办?”于谦问道。

“于尚书,陛下做的确实让人寒心,你我身为做臣子的,也只有以身殉国来保卫这京师了!”

“不,目前我们还有一个办法。”于谦叹了口气对着两个老成持重的尚书说道。

王直跟金廉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于谦。

“为今之计,就是让郕王登基!”

“那置当今皇上为何处?”

“可以尊称他为太上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渡过眼前这一难关!”

王直跟金廉都抬头看看天,再看看周围,不自觉的裹了一下身上的衣物,点点头道:“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

“于尚书,拯救大明这件事可就只能靠你了,你肩膀上的担子可着实不轻呐!”

“是啊,事成之后算我一个,要是论智谋,我一百个王直也不及你一个于谦啊!”

“王尚书过奖了!”

三人面对面,相互拱拱手,就此定下了一个属于历史的计划——废旧立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