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拯救督师袁崇焕二

王承恩急忙应下,立即安排人去传口谕了,只剩下阁臣们再次面面相觑,皇上该不会是想立即杀了袁崇焕吧?那样可就糟了。

不一会儿,董琨就来到了东暖阁,崇祯帝将他召进来后吩咐道“董爱卿,你随大皇子去见袁崇焕,这一路上都听大皇子的吩咐,不得有违!”

“臣遵旨,臣这就去办!”董琨也是一头雾水,不过却是立即答应下来。

于是,张翠儿再次被召了进来,继续负责抱好朱慈烺,出了东暖阁,在董琨的陪同下前往锦衣卫大牢而去。

等朱慈烺走后,崇祯帝也是稍稍松了一口气,刚才周廷儒等阁臣都劝说崇祯马上下一道手谕给袁崇焕,让他写信开导祖大寿,让祖大寿赶紧回来救驾,不要在外面瞎流浪了,国家需要他。

可崇祯帝心想:我不要面子的啊?这不是明显在打我的脸吗?说明我抓捕袁崇焕是错误的,想都别想。于是,崇祯没搭理这些人。

可是这些人呜呜渣渣了半天,除了这个馊主意,就没有其他可行的办法了,没奈何崇祯帝只好暗示王承恩去找大皇子,还好儿子终究没让他失望,一下子就想出了办法,而且也没让他下手令。

这些大臣该杀,关键时刻掉链子,他一个大明天子不要面子吗?堂堂一个皇帝要去求一个阶下囚去劝另一个不顾自己死活而出走的将领,这脸丢大发了。身为臣子,他们还真是敢想!

想到这里,崇祯帝又是头疼不已,可是皇儿真能劝说袁崇焕吗?还有祖大寿真能听袁崇焕的?要是……一下子,崇祯帝又患得患失起来。

话说,朱慈烺在董琨的陪同下,出了皇宫,直奔锦衣卫大牢而去,也许袁崇焕可以抢救一下,难说可以劝说父皇赦免袁崇焕,这样自己也就可以成为拯救袁督师的大功臣了。kΑnshu伍.ξà

一路上朱慈烺也在想着如何救袁崇焕,这毕竟是大明朝的大忠臣,也是大能臣,他不得不救。

这一路上,朱慈烺还在奇怪,自己记忆里的崇祯朝的锦衣卫指挥使不是骆养性吗?怎么刚才父皇却说是董琨,难道是自己的记忆出现偏差了?看書溂

有疑问就应该立即解决,要不然会给以后的时光埋下祸根,深知知错就改还是好宝宝的朱慈烺立即开启了纠错模式。

于是在颠簸的马车上,朱慈烺又双眼瞳孔紧缩,目光聚焦,视线逐渐凝于一点,眼前又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书籍,朱慈烺心有所想,立时从眼前众多的书籍中抓到了一本。

通过认真阅读,朱慈烺才发觉自己真是记错了,天启四年(1624年)~天启七年(1627年)的锦衣卫指挥使是田尔耕,不过随着魏忠贤的倒台,田尔耕已经在几个月前就被崇祯帝治罪免职了。

而在崇祯初期,朱由检虽已拨乱反正,但社会矛盾一时并未消除。在此期间由董琨治理锦衣卫之事,可惜此人急功近利,不久便被罢免。

看来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就是眼前这个叫董琨的家伙,既然此人急功近利,想必可以利用一下,为了自己的将来谋划,也应该先在锦衣卫埋下伏笔了。

而大家所熟悉的骆养性是由锦衣卫百户起家的,崇祯二年(1629年)九月升锦衣卫南镇抚司佥书,也就是说现在的骆养性才是锦衣卫南镇抚司佥书,而不是指挥使。

直到崇祯十年九月,杨嗣昌在奏疏中谈到:“兹者南司佥书骆养性缺出,例当推补。可知骆养性已由南司佥书升迁,所升职务当为都督佥事。

崇祯十三年八月,骆养性捐俸一年助饷。崇祯十五年十月,骆养性由都督佥事进都督同知。崇祯十六年六月,进左都督。

由此可知事实上在董琨被撤职以后,锦衣卫在事实上就是由骆养性操控,就是在他被免去指挥使职务以后,仍然是太子太傅、后军都督府左都督,依然掌管着锦衣卫事实上的大权。

崇祯十六年(1643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也只是名义上的头领,锦衣卫事实上还是被骆养性掌控。

而吴孟明也不是什么好人,史书上说此人虽公正,但为不阿,大肆收受贿赂,行事时总观望东厂之态。总之就是个墙头草,还喜欢贪污,也不是个好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崇祯帝在煤山歪脖子树上吊死的时候,身边却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大明即将被灭亡时,崇祯帝自杀殉国,锦衣卫呢?看書喇

身为天子亲军的锦衣卫,应该时刻贴身护卫皇帝,但是最后一刻,锦衣卫一个都没有在皇帝身边,却是跟着头头骆养性投降了,这也太让人意外了。

其实,崇祯二年底这个时候的锦衣卫可以说是非常的混乱,首先田尔耕被免职后,崇祯帝对锦衣卫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锦衣卫内部人人自危。

其实崇祯帝十分痛恨锦衣卫、东厂等特务组织,认为这些人是大明身上的毒瘤,仅仅是在天启七年十一月十四,崇祯帝朱由检命郑士毅掌锦衣卫印兼提督东司房官旗办事。

而锦衣卫内部这个时候是没有锦衣卫都指挥使这个职务的,只有一众指挥使在负责锦衣卫的正常运转。

好吧,有些乱,总之一句话,就是现在锦衣卫都是一些打酱油的,没多大用,只要知道锦衣卫以后会逐渐被骆养性掌控就行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终于弄明白了锦衣卫的情况,正在想看看其他的书籍的时候,只听到董琨在车外说道:“大皇子殿下,锦衣卫衙门到了,请您移步下车。”

黑暗里朱慈烺也看不分明,在董琨的带领下,由张翠儿抱着走进了外间传闻中阴森恐怖、生不如死的锦衣卫大牢。

行进在路上朱慈烺突然想起了一个人,高文采,历史上跟随崇祯帝一块殉国的锦衣卫中仅有的两人之一。

史载,锦衣卫街道坊掌刑千户高文采(从五品)守宣武门,城陷,一家十七人皆自杀,尸狼籍于路。

这样的人可信,对大明忠心,这可是经过历史验证的,必须要启用起来,纳入自己的人才夹袋里,必须为我所用。

于是朱慈烺毫不犹豫地说道:“董指挥使,等下还有一件大事要办,需要一个胆大心细之人去办理,你将高文采找来,让他带人去。”

PS:新人新书上传,慢热型历史架空文,告诉你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堂堂大明太子朱慈烺拯救自己以及大明朝的故事,有爽点、有热血、有兄弟、有爱人,恳求各位读者大大,多多关注鼓励,评价,跪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