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覆灭

这话从六皇子口中说出来,果然是叫元庆帝多看了他一眼。

也是这句话的效用,元庆帝的确是想起了从前的娴妃,心中多了一丝牵念。

孙家的确有万千不好,可当年的娴妃的确是很合元庆帝心意的女子,否则元庆帝也不会对六皇子好了这么多年。

想到旧人,自然就念了旧情,想起当年娴妃离世前对他的托付。

一是让自己的亲妹妹抚育六皇子,二是请求元庆帝无论如何,留六皇子一条性命。

旧事重现于脑海之中,元庆帝还是有些许动容的。

沉默片刻后,便抬头看了面前跪着的六皇子一眼。

“行了,你起来吧。”

“多谢父皇!”六皇子拱手。

站起身来也是依旧略略弓着身子,并垂头,一副谦卑模样。

元庆帝拿起手边的折子摊开,直接道。

“你来的巧,朕正在看朝臣们对于如何处置孙家之事上的折子,有诛族的,也有只抄家再贬出京都的,既然你来了,朕想听听你的说法。”

问题跑出来,元庆帝就一丝不错的紧盯着六皇子的面色,企图在他身上看出点什么来。

不过六皇子来之前就已经猜到或许会有此一问,所以早就做好了准备。

故而这会子只是略略装作犯难的样子,稍微思索挣扎了一会儿,便咬牙给出了回答。

“父皇,儿臣知道孙家犯的是死罪,儿臣并不敢求情,只是觉得因为他们父女二人之罪而诛灭孙家全族,未免伤及太多无辜。”

孙仕豪把持朝政,行贿受贿,指使钦天监愚弄皇上,自然是死罪,孙霖玉藐视皇嗣,一样也是犯了欺君之罪,人也已经死了。

细算一番,似乎过错也都是集中在他们父女身上,别的倒是没什么。

所以六皇子这一番话也挑不出错处,没有偏私。

事实上,元庆帝也并不打算一次杀太多人。

杀了孙仕豪一个吏部尚书就已经会使朝中人心惶惶,要是一下株连九族,再灭党羽,那朝中可是将近半数的大臣都是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动的人多了,朝堂势必不稳,那就不合算了。

所以这一问算是六皇子答对。

元庆帝也就不再留他,“行了,你退下吧,好好预备一下,大理使臣抵京后,你也要和魏氏一起招待。”

这就是暂时不会动他的意思了。

这就是暂时不会动他的意思了。

六皇子应声,从太极殿出来后面上却依旧沉郁。

他在思考出使大理的事情。

北迟和大理的人在京都应该也就会待上半个月,至多一个月,而后大晋就要派人和他们一起返程,去出使大理。

不出意外的话,或许还要顺道去一趟北迟,那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

想想京都如今的状况,六皇子深知自己元气大伤,坚持留在京都和周蕴挣斗,暂时是肯定会不断吃亏的。

与其待在周蕴的眼皮子底下,处处掣肘,倒不如暂时避出去,和大理一道细细谋划。

其实事到如今,六皇子也是更加坚定了心中元庆帝更属意周蕴为继承人的想法,在他看来,孙家的覆灭,也是元庆帝在为周蕴铺路。

可他又想不明白,明明元庆帝之前只那么不待见周蕴的,怎么如今又变了想法呢。

但不管如何想不通,眼下周蕴占尽优势就是适时,他不得不避其锋芒,也是事实。

只不过,他也有最后的谋划,到底最后会不会避出京都,就看这件事能不能成了。

而在这些事情之前,六皇子还要灭掉最后一个隐患。

明日圣旨一下,孙家孙仕豪这一脉是必死无疑了,而有一个人,六皇子必须确保他先死,那就是孙易安。

毕竟七公主之死,是他指使孙易安做的,万一孙家覆灭之时,孙易安忽然想拉着他垫背,把这件事捅出来,那就不妙了。

孙家如今被圈禁,府中的奴仆几乎都被遣散了,要动手就简单的很,只需绕过守在外头的禁军即可。

次日一早,久久不见孙易安起床,小厮推门进去,就发现人自刎了,尸首已经僵硬。

用的是他自己的佩剑,下手干脆,血都流干了。

孙仕豪和妻子冯氏闻讯赶来,两人皆是痛哭流涕。

一儿一女,都是没落得好下场,接连含恨而终,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己如今也是泥菩萨过河,几乎是悲痛欲绝。

冯氏想到丈夫或许也难逃一死,而她自己不是一样赐死就是入贱籍为官奴,也是心如死灰。

整理好儿子的遗体后,便回房上吊自尽了。

前后不过一个时辰,孙仕豪就成了孤家寡人。

若说先前还抱希望于六皇子,现下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