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技不如人

两天后,陈家拆屋子,并在不远处盖了两间临时住房,虽说是临时住房,陈宁也将场地规划得很好,休息区和生活区都是分开的,这就是地方大的好处,也没有什么违建不违建的,手里有银钱,房子随便盖。

房子开始热火朝天地建设,地里的稻苗也站稳了脚跟,正式进入育苗期。

一大早,陈宁就下田去了。

趁现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她的新房子上,陈宁把肥给施了,她用的是最好的肥料,可想而知到时候这五亩田的产量会有多惊人,她也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没有人种过秋稻,谁也不知道秋稻真正的产量是多少。

她种秋稻大丰收,梅山村人肯定也会跟着种,肯定也会找她拿稻种,到时候大家都种了好的稻种,也跟她一样护理禾苗,到时候就算产量比不上她家的,那了应该相差不大。

梅山村人秋稻种植试验成功,知县肯定会全县推广,要是成功了,他肯定要上报朝廷,到时候肯定会有农桑官下来,秦明义就可以提前跟这些专业的农桑官学习,这些农桑官对大宁各地的土壤气候肯定比她这个穿越来的要清楚得多,秦明义想要成为全天下最会种粮的人,务必要掌握这些的。

施完肥就是除草,除草剂需要在水里稀释过后才能喷到禾苗上,现代的喷雾器自带水箱,一水箱就能喷半亩田,算是方便快捷,但不能拿出来,那毕竟不是这个时代的东西。

现做也来不及了,陈宁只能用自制的花洒来喷,倒也比直接用勺子来浇来得均匀。

五亩田不算多,施肥除草,陈宁也足足花了十天才完成。

挑着桶从田里回来,远远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陈宁挺欣慰的。

虽然现代的房子还没住几年,存款也还有十来万,夜深人静时想起来她总懊恼得想爆这贼老天,但能与这五个孩子结缘,跟他们做一做母子,也还挺幸运的。

离得近了才发现不对劲。

怎么多出来那么多孩子?坐在孩子们对面的穿着灰白长袍子的,是秦云昭?

十来个村民在不远处跟着孩子们念书,看到陈宁回来,都有些不好意思:“陈宁你回来了啊。田里禾苗怎么样?”

陈宁点点头:“长得挺好的。这怎么回事?”

“陈宁啊,你们家知书真是好人!他见他们读书的时候村里的孩子都不到处玩,就在旁边听着,他就让大家都过来了。起初是他教大家认字,后来云昭来了,知书就请他来教了。”

“是啊陈宁,你真会教孩子!有胸襟!真的很大度!”

陈宁数了数,算是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现在跟着秦云昭读书的足足有三十个,三十个,都能开一个班了。

再看旁边这些明着看热闹实则默默跟着念的大人,陈宁若有所思。

孩子们午餐前就离开了,马婶子和方氏做的是大锅饭,饭是糙米,吃起来口感不算太好,但胜在量足,菜是两样,土豆焖肉和青菜,梅山村人鲜少能吃饱,到了这个时候,一般都是吃的野菜的多,更别说是吃肉了。

汤倒是普通的豆腐野菜汤,味道淡淡的,但很鲜。

陈宁这有肉有菜有汤,饭还管够,第一餐就把工人们的心给牢牢收住了,连着三四天都是这个伙食标准,顿时全村人都知道,给陈宁干活是肥差了。

只可惜陈宁只盖一座房子,要是陈宁天天盖房子,那他们就能天天吃饱饭了。

傍晚,秦云昭宣布放学,孩子们恋恋不舍,都不愿意走,良哥儿悄悄问秦知书:“知书,我明天还能来和你们一起念书吗?”

问的时候,他还悄悄瞄了陈宁一眼,挺害怕的。

知书的娘亲能砍死野猪,她这么凶,要是她不许,那他以后就不能念书了,不能念书,就没有学问,没有学问,就没有出息,他想要做个有出息的人,像知书的爹一样,就算没有考上秀才,那也是整个梅山村最有学问的人秦知书点头:“可以。”

“那,你要不要问问你娘许不许……”

旁边的秦识礼用力摆手:“哎呀不用问啦,我娘肯定同意的!就是不知道我爹明天来不来。我爹虽然没有考上秀才,但他是全梅山村最有学问的人。”

秦小倪出声:“不对不对,全梅山村最有学问的人是娘亲!爹爹教的姬姬听不懂,但是娘亲教的姬姬全都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

小姑娘的声音清清亮亮的,同时传到了陈宁和秦云昭的耳中,秦云昭走向陈宁:“陈娘子,我身体已大好,你多少派我点事情做做呗?”

“云昭公子工钱太贵,用不起。”

“若是陈家娘子的事,我秦云昭自带干粮。”

陈宁啧了一声:“云昭公子高风亮节,但我可不敢让我们的云昭公子受委屈呀。”

秦云昭高兴地说:“那就这么说定了,白日我教孩子们读书,天黑下田拔草,夜里给陈娘子守夜!”

陈宁:???

她刚才说啥了?!

清早。

陈宁打开门,看到外头那片孩子时惊呆了下。

都是村里的孩子,自带小板凳小桌子,这么多人呆在外头,竟然没有一句吵杂,看到陈宁出来,大家在良哥儿的带领下,恭敬地站起来:“陈夫子早!”

是挺早的,才早上七点不到,跟她道早安挺合适的,不过这声陈夫子又从何而来?

良哥儿说:“因为知书和识礼他们都说,陈夫子的学问比秦夫子好!”

正走过来的秦云昭默默出声:“确实如此,我技不如人,实在惭愧,惭愧!”

“不知云昭公子有没有听过一句话,谦虚过头就是骄傲,所以云昭公子,骄傲可以,要适度。”

“陈夫子教训得是,在下一定谨记。”

屋里秦小倪和秦小琦说悄悄话:“姐姐,别人家的爹娘吵架都是‘杀千刀的你怎么不去死’,我们爹娘跟他们不一样,吵架也奇奇怪怪的,听着就很厉害的样子。”

秦小琦表示赞同:“娘亲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爹娘都是有学问的人,所以才会结为夫妻,这就是天生一对,天赐良缘!”

两个孩子自认为这是她们两个才听得到的悄悄话,实则外头的人全听见了。

来上工的苏水生、刘二狗高声附和:“对,就是天生一对,天赐的良缘!”

那群孩子也机灵得很,齐声附和:“天生一对!天赐良缘!”

这……有点传销组织洗脑时喊口号那味道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