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直接消失(求花求票求赏求评)

这时,李忠祥走到了周泉军身旁。

“咳咳!老周啊,我觉得陈帆在发动机这方面的造诣已经非常深了,还是让他来我这边吧。”

周泉军闻言老脸一红。

他当然知道李忠祥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单凭陈帆做出来的这款发动机,哪里还需要当他周泉军的学生进行学习啊。

只不过李忠祥没有点破而已。

其实,就算李忠祥不点破其他人也知道。

这些年来他们都是跟着周泉军一起搞研发的。

周泉军的研发项目他们也都有参与。

就算没有参与,周泉军也会经常拿数据出来跟他们讨论和问他们意见。

所以,大家都知道周泉军是什么水平。

周泉军自己也明白。

目前这个情况,让陈帆当他的学生有点不合适。

如果他执意要这样的话,那不是耽误陈帆吗。不过两人成不了师生,但可以成为朋友啊。

虽说两人的年纪相差大了点。

但在科研界,达者为师。

周泉军可不是那种迂腐之人。

他看向陈帆郑重道:“陈帆小友,不知道你是否方便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款发动机的设计思路?”

陈帆笑着点了点头道:“当然可以。”

“哈哈哈,好,那我们做完其他测试就开个交流会,到时我一定让所有研人员都来聆听陈帆小友的讲课。

周泉军对陈帆的称呼已经从原先的陈帆同学变成了陈帆小友。这看似只是称呼上的转变,更多的还是周泉内心对陈帆的认可。

测试继续。

测试完发动机后,接下来便是测试战机的气动布局。

气动布局要借助风洞才能测试。

所以接下来的测试要转移地方。

大家看到这么优秀的发动机后,更加期待后面的测试了。

很快,战机便被转移到了测试用的风洞内。

呼呼呼!

风洞开启。

大屏幕上。

关于战机闪电的气动数据先后显示了出来。

看到这些数据。

李忠祥意料之中般的点了点头。

他搞这个气动设计和隐身设计这么多年。

知道这其中的关键。

陈帆的这款战机设计气动数据非常优秀。

不仅让战机具备高效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同时还兼顾了操控性和隐身性。

看着屏幕上的气动数据。

众纷纷朝陈帆投来了赞赏的目光。

这么优秀的气动布局设计。

已经是属于世界领先水平了。

当然,气动布局是表面上的东西。

真正要看的还是在隐身性上。

如果这样的气动布局又能完美的具备隐身性的话。

那这个气动布局将在无任何挑剔。

测试完气动布局后便是隐身性测试了。

隐身性测试比较麻烦。

因为陈帆的这架战机上没有涂隐身涂料。

所以要在战机上涂上一种吸附雷达波专用的隐身材料。

然后再用测试雷达去探测各个角度战机的雷达反射效果。

目前,各国的五代机在雷达上反射面积都是小于0.5平方米的。

若是陈帆的这个布局设计反射面积也能小于0.5平方米的话。

那下一代战机完全可以直接套用这样的气动布局。

在涂装工程师的一阵忙活下。

战机闪电被涂上了吸附雷达波专用的隐身材料。

当然,这只是为了测试临时涂上去的。

如果是真正生产的话,不可能这么简单的涂装。

涂好隐身材料后。

大家都期待的看着大屏幕。

优秀的发动机,优秀的气动布局。

若是再能匹配上优秀的隐身性。

这款战机就真的是完美了。

滴滴滴!

很快。

一个个测试雷达开启。

首先是正面测试。

模拟的是战机正对着雷达飞来的场景。

一般隐身在即在这样的场景下表现都非常优秀。

科研基地研发出来的五代机。

也是李忠祥设计的。

正面发射面积只有0.1平方米。

这也是李忠祥最骄傲的地方。

雷达开启。

托举战机闪电的机械臂开始调整角度。

“雷达已开启,请记录员准备记录数据。”

随着测试人员的提示。

大家都看着大屏幕上反射面积那一栏。

这一栏也是最关键的一栏。

可是,众人看了许久,那一栏上却没有丝毫变化。

李忠祥皱了皱眉问道:“怎么回事?雷达没开吗?”

测试人员再次确认机器是否已经开启。

确认完毕后回答道:“李师,雷达确实已经开了。”

“那为什么没有数据?”

“我们也不知道。”

测试人员有些为难。

“切换成实时反射画面,我看下是什么情况。”

“是!”

在测试人员的一阵操作下。

很快,反射画面便显示在大屏幕上。

下一刻!

所有人都惊呆了。

在雷达的反射画面上。

陈帆的战机闪电直接消失了。

而那只托举着战机的机械臂却清晰可见。

也就是说,测试雷达根本无法监控到战机闪电。

所有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之前大家心里都猜测陈帆的这款战机隐身性应该很不错。

可大家都没想到,它居然直接在雷达上消失了。

这意味着什么不用多说想必大家都清楚。

即使是现在最先进的五代机正面雷达反射面也还有0.1平方米。

陈帆的这款战机却直接消失!

李忠祥不可置信地摇了摇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就算再出色的隐身性也不可能让战机直接在雷达上消失。”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