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薛举退走

转眼间李智云回到长安已经好几天了。

这些天李智云除了偶尔去长安衙署看看之外,大多数时间都是泡在军营里面。

现在李世民在外征战,军中能够挑大梁的就只有李建成和李智云了。

而李建成是世子,在训练兵马这块肯定是不如李智云方便的。

况且有着骄人战绩的李智云在练兵这块也是当仁不让,李渊也放心让李智云来练兵。

李智云正好也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熟悉一下军中的新人。

正好将自己的随营军校也带到了这里。

在之前的崤函之战中李智云可是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些将领的素质之差。

要是愿意学,李智云也乐意教。

要是不愿意学,李智云也正好图省事。

反正这些不愿意学的人发展潜力也就这样的了,李智云没有拉拢他们的必要。

既然是按照自愿的原则,这些人里面自然是有很多人看不上这个所谓的学习的。

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平康坊里面乐呵乐呵呢。

在李智云的心中,这些人已经在自己的名单上pass掉了。

“这帮家伙还真是不知好歹,虽说这是自愿学习的,但在这里真的能够学会不少东西,这群人放弃了自己的机会。”

陈季常就是当初在随营军校里面被李智云发现并进一步提拔的,跟他一起的还有刘武、董贺等人。

要不是在随营军校中被李智云看中并提拔上来,到现在怕也只是一个百夫长。

所以在看到这些人竟然不识好歹,心中也是难免有所怒气。

董贺见此劝道:“你跟他们生什么气,他们的机会少了不就意味着我们的机会多了吗?”

“董贺这话说得没错,咱们可要好好表现,争取下一次也跟着楚国公去建功立业。”

刘武也凑过来说道。

三人是好朋友,都是在军中被李智云给提拔上来的,对于李智云他们是既崇拜又感激。

“时间快到了,走吧别迟到了。”

“走走...”

...

扶风。

和前几日两军对峙不同,在看到李智云击破瓦岗之后,李世民终于还是忍不住行动了。

与之前的保守战法不同,这一次李世民是果断的率先出手。

骑兵快速的避开了薛举的眼线,来到了薛举后面的陇山小道。

这里虽然是官道,但是跟平原地区的官道完全不一样。

四周是高山,中间的路不仅狭窄,还非常的难走。

就是这样一条路撑起了薛举大军的生命线。

长期跟李世民的大军对峙让薛举对自己的后勤线的关注下降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失误,终究令他失败。

李世民率领骑兵来到陇山官道,埋伏在道路两边的丛林之中。

薛举后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大批粮草运过来,薛举也是靠着这些粮草才能够勉强的跟李世民耗下去。

李世民来这里就是打这批粮草的主义的。

在薛举押送粮草的大军经过这里的时候,李世民果断的率军出击,直接打了个措手不及。

这些押运粮草的士卒哪里是身经百战的精锐骑兵的对手,几乎是一碰面就开始一边倒了。

李世民直接烧毁了这些粮草以及一部分补充的军械。

完成这些之后,李世民果断的撤走,以免被薛举报复。

在薛举收到消息自己的粮草被断率军增援的时候,李世民早就跑没影了。

就是这样一个截断粮草的行动直接让李世民逆风翻盘。

薛举的粮草本来就是供应不稳,这一次被毁了这么多,在短时间内是补充不了了。

原本薛举还想再打一波的,但在郝瑗的劝说下,最终还是放弃了,选择了后撤。

薛举清楚,李世民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他也不想跟李世民打,上一次被伏击还令他心有余悸呢。

薛举的果断撤退倒是令李世民感到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个难缠的敌人竟然就这么走了。

不过上次与薛举交战,原本将其击退了结果窦抗中了埋伏,所以李世民这一次也不敢命令大军追击。

只是看着薛举退走。

“这一仗就这么结束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刘弘基嘀咕了一声。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这句话倒是令李世民感到有些不自在。

这时候长孙无忌提醒道:“世民,我们还是先将捷报送到长安交给唐王吧,也好让唐王安心。”

“对,立刻向长安报捷,我军已经击败了薛举,扶风已经回到了我军手中了。”

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立刻命人准备捷报发往长安。

在长安的唐王李渊没多久就收到了李世民的捷报,西部的薛举之危已经结束,李渊的总算是安心了。

不过跟李智云的歼灭五十万瓦岗军一对比,这场捷报似乎不是那么的有分量。

但这终究是一场胜仗,李渊又大摆了一次宴席庆贺。

(求一波数据,晚上继续更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