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横斜水清浅

刚进入客栈内,青黛便急忙把准备好的君山银针和牡丹红枣卷给朱云怡端了上来。

然而朱云怡却无心饮食,她一直好奇徐如故和常芙蕖为何会来客栈找青黛,故而便问道:“青黛,你说半个时辰前徐相公和常姐姐来客栈找过你。他们为何要来客栈找你?又和你说了些什么?快一一说给我听。”

青黛一边给朱云怡倒了杯茶,一边答道:“我也不知他们为何会来客栈,当时客栈里只有我一个人,见到我后,常芙蕖便说公主您快回来了,让我做好准备。让后他俩又给了我一封信,说让我转交给郁相公。此外还有两壶酒和两罐茶,又说青梅酒和疏影酒是给郁相公的;茶则是暗香茶和梅卤茶,则是给公主您的。”

听了青黛的话后,郁且狂奇道:“给我的信?”

青黛点了点头。

郁且狂依旧不解,故而对青黛说道:“不知那位徐相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请姑娘让在下看看那封信。”

于是青黛把徐如故给她的那封信从怀里取了出来,然后将其递给了郁且狂。

郁且狂从青黛手里接过了那封信,然后拆开了信封。

里面共有两张信笺,第一张信笺上只写着十六个字:坐怀不乱,守礼君子;人生在世,当如郁君。

对于信笺上的字迹,郁且狂已十分熟悉:那正是徐如故的字迹。

看了第一张信笺上的这十六个字后,郁且狂隐约觉得“坐怀不乱,守礼君子;人生在世,当如郁君”这句话是在赞扬自己昨晚的坐怀不乱之举,但他又想不明白徐如故为何会这样盛赞自己。

直到看了第二张信笺后,郁且狂才明白了一切。

第二张信笺上的字迹与第一张一模一样,看来仍旧是徐如故所写。但相比于第一张信笺上的短短十六个字,第二张信笺上则洋洋洒洒写满了字。

直到读完信中内容后,郁且狂才明白了一切。

徐如故在第二张信笺上交代了一切,原来这一切都是他和常芙蕖有意为之。他的确是如假包换的梅花峪传人,是徐潜的亲生儿子,常芙蕖也是净友庄的唯一传人。而徐潜确实也已被汉王的鹰爪害死,临死之前也未将他所知道的《洪武政略》的秘密告诉徐如故。关于这些,徐如故和常芙蕖都对郁且狂和朱云怡说了实话。那晚郁、朱两人本已打算尽快返回北京城,然而徐如故见朱云怡对郁且狂一往情深,内心深处不由得颇为担心。朱云怡毕竟是他的亲表妹,虽然之前素未谋面,但二人天生就是血缘之亲。加之后来见朱云怡气质出众、博学多识、才情过人,徐如故对这个表妹更是喜爱和欣赏。他知朱云怡是重情重义、至真至纯之人,也看出了她对郁且狂的情义。虽说郁且狂文武双全、卓然不群,确实是个不错的人。然而徐如故总觉得郁且狂太过精明了,而朱云怡又太重情义,加之涉世未深,所以只恐其为久经江湖的郁且狂所伤。在徐如故看来,朱云怡就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对一个久经江湖的男子一往情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儿!倘若郁且狂能投桃报李,也真心真意地对待朱云怡,那自然是极好的事儿。但怕就怕他辜负了朱云怡的一腔深情,甚至利用朱云怡对他的深情,这才是徐如故最担心的事儿。往往深情之人最易受伤,而薄情之人却总能毫发无损、全身而退。朱云怡太过重情重义了,又久在宫闱,对感情之事太过理想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知人心险恶,倘若一腔深情不能被郁且狂温柔以待,最后必定遍体鳞伤。

作为朱云怡的表哥,徐如故不能眼睁睁看着朱云怡可能受到伤害却丝毫无动于衷。于是他想了个计策,决定为朱云怡试一试郁且狂的人品。

所以那晚当郁且狂和朱云怡提出要尽早返回北京城时,徐如故才会挽留他们二人,然后又说第二天要带朱云怡去后山给徐潜扫墓,其实这一切都是他在拖延时间。第二天他让常芙蕖陪朱云怡和郁且狂在院里下棋,而他自己则负责为众人准备午饭。也就是在准备午饭时,他在众人的饮食里下了迷药。后来朱云怡、郁且狂、竹沥姑姑、钟钧和朱砂随他们夫妇到后山扫墓,他又邀请郁且狂和朱云怡到坐怀溪畔听松抚琴、品茶论道,其实就是为了阻止朱、郁二人下山。后来迷药起了药效,朱云怡、朱砂、竹沥姑姑、钟钧和郁且狂先后晕倒,此时留在梅花峪里的蓝雪、紫苏和众锦衣卫也同步晕倒,而徐如故和常芙蕖则因为事先服用了解药,所以并未被迷晕。

等众人都被迷晕后,徐如故和常芙蕖便把朱砂、竹沥姑姑和钟钧背回了梅花峪,然后又重新回到坐怀溪畔,把郁且狂和朱云怡背进了下惠洞里。

他们夫妇就在梅花峪,对后山的一切已十分熟悉,那下惠洞的机关就是他们在前几年所布置的。那时他们的想法是汉王的鹰爪总会不时骚扰梅花峪,他们也怕寡不敌众,故而便在后山布置了这个机关,准备倘若真的不敌时,便把敌人引入后山,然后将其引入洞中。待得敌人进洞,他们便启动机关放下精钢栅栏,这样便可把敌人困死在洞里。谁曾想这个机关尚未困死汉王的鹰爪,却首先用在了郁且狂和朱云怡身上。

徐如故之所以要把郁且狂和朱云怡都关在洞里,还让他们孤男寡女共度一夜,为的便是观察郁且狂的表现。其实那晚徐如故和常芙蕖一直藏在离下惠洞不远的树丛里,并一直暗暗注视着洞里的一举一动。倘若郁且狂真有不行之举,那么他们便会立即冲出来保护朱云怡,绝不会让朱云怡受到半分伤害。

那个山洞本来没有名字,那天徐如故灵机一动,临时将其命名为“下惠洞”,又把一旁的小溪命名为“坐怀溪”,其实是借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提醒郁且狂,希望郁且狂也能做个发乎于情而守之以礼的君子。

好在郁且狂没有辜负徐如故的期望,虽然也曾有过亲一亲朱云怡的想法,但郁且狂却始终守之以礼,未曾亵渎过朱云怡,后来甚至不顾雪夜严寒,把自己的御寒衣物都给了朱云怡,而他自己则在刺骨的寒风中冻了一夜。

迷药的作用只能到黄昏时分,故而那日黄昏时分,郁且狂和朱云怡便都转醒过来。为了防止梅花峪里的竹沥姑姑、朱砂、蓝雪、紫苏、钟钧、荀?渚和众锦衣卫破坏自己的计划,在他们醒来之前,徐如故和常芙蕖又分别给众人喂了一杯加了迷药的茶水,这样他们便不会像朱云怡和郁且狂一样在黄昏时分便转醒,而一直到第二日日出时分才会醒过来。

说完这一切后,在信的末尾,徐如故郑重地向郁且狂道了歉。他说自己也是担心朱云怡下半生的幸福,才不得已“戏弄”了众人。好在看到郁且狂是个外表不羁内在却十分守礼的君子,他也放心将朱云怡托付给郁且狂了。然后又说离恨匆匆,虽然日后还会再见,但知音分别毕竟是人生一大憾事。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却有喝不完的酒、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完的茶,故而只有请郁且狂多喝几杯青梅酒和疏影酒,朱云怡多沏几壶梅卤茶和暗香茶,方可稍缓别理之恨。

对于昨晚和朱云怡共处一洞之事,郁且狂尚未和朱砂、竹沥姑姑、钟钧等人提起。因为他想此事事关女儿家的清白,虽然昨晚自己和朱云怡一直守之以礼,但外人难免会有其它想法。况且世人多习惯以己度人,倘若此事为外人所知,难免三人成虎,最后有损朱云怡的清誉。而朱云怡对男女之事本就羞涩,因此也未曾向众人说起昨晚的经历。

看了这封信后,郁且狂便问青黛:“适才姑娘说郁相公给在下和公主分别留了两壶酒和两罐茶。”

青黛点了点头,然后便转身进了内室,没过多久又从里面走了出来,出来时手里还多了两个酒壶和两个储茶罐。

那两个酒壶和储茶罐都由粗陶制成,看上去古朴天然。朱云怡和郁且狂曾在梅花峪见到过这样的酒壶和储茶罐,故而很快便联想到了它们的主人徐如故和常芙蕖。

青黛先是把其中一个酒壶递给了郁且狂,然后说道:“那白衣相公让我转告郁相公,说这壶酒是梅花酒,是他在去年冬至摘梅花泡成的,之后便一直窖藏在梅花峪梅花树下。他附庸风雅,给这梅花酒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疏影酒’,说是根据一句叫‘疏影什么什么,暗香什么什么’的诗取的名儿。”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郁且狂笑着说道。

“正是这句诗,文绉绉的,我可记不住。”青黛继续说道:“白衣相公说好酒须得配好酒具,这梅花酒色泽粉红,宛如梅花,用琉璃酒具饮之再合适不过。又说宋朝时有个人写了本书,书中就有京城商贩于盛夏暑天卖雪泡梅花酒的记载。倘若明年暑天能够见面,他一定要用晶莹剔透的琉璃酒具和相公饮上一壶梅香扑鼻、清凉解暑的雪泡梅花酒。”

听了青黛的话后,朱云怡便猜到了她所说的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一书。在《梦梁录》一书中,吴自牧记载了南宋都城临安有小贩在暑热之季售卖雪泡梅花酒的现象。所谓雪泡梅花酒,其实就是往梅花酒里加入冰块,一则用于消暑,二则也可以提高梅花酒的口感。她想郁且狂未必读过此书,故而便把书中所记告诉了郁且狂、朱砂、青黛等人。

听完朱云怡对雪泡梅花酒的介绍后,郁且狂不由得开始叹服古人的智慧,同时也巴不得盛夏尽快到来,届时他一定要找一套晶莹剔透的琉璃酒具,然后在酷热难当时用琉璃酒杯饮上一杯梅香萦绕、沁人心脾的雪泡梅花酒。

郁且狂本是嗜酒之人,见到好酒便欲饮之而后快。然而此刻他安耐住了内心的躁动,他决定要把这壶“疏影酒”留到盛夏,届时也要好好品品朱云怡所说的雪泡梅花酒。

“这是一壶青梅酒!”青黛又把另外一个酒壶递给了郁且狂,“白衣相公说在梅花峪时已同相公饮过此酒,常言道酒逢知己千杯少,只恨当时时间仓促,来不及与相公细细品尝这青梅酒。故而以一壶青梅酒相赠,望相公能见酒而思人,饮酒而思情。”

郁且狂从青黛手里接过了那壶青梅酒,然后便拔开了酒塞。酒塞刚被拔开,一阵夹杂着青梅清香的酒香便四散开来,不久便攻陷了房间的每个角落,使得每个角落都填满了醉人的酒香。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