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难过美人关

那刀来势虽快,却也不是十分凌厉。根据刀势来判,郁且狂断定刺杀朱云怡之人武艺平平,他自信能从刀下救得了朱云怡。

正当他准备徒手去夺那把弯刀时,眼前忽然又划过一道剑影。只听见“哐当”一声,一把弯刀掉在了地上。

“师兄,你疯了吗?”一个如黄鹂鸟般清脆的女声喝道。

对朱云怡和郁且狂来说,这个声音颇为熟悉。

就在这时,众人也看清了眼前的场景:一个身穿苗家服饰的女子怒气冲冲地站在花神庙天井里的那株桃花树下,正是黄子澄之女黄青鸳。她的对面站着一个身着青色道袍的青年男子,右手握着一把长剑,神情颇为儒雅,正是齐泰之子齐丘雁。

来花神庙祭奉花神的市民见花神庙突然起了变故,纷纷吓得四散而逃。

齐丘雁急忙把地上的弯刀捡起来递给了黄青鸳,同时歉然说道:“师妹,实在不好意思!我怕你伤害……伤害到……伤害到雅宁公主,情急之下才出手震落了你手里的弯刀,并非有意让你在外人面前难堪,希望你……”

还没等齐丘雁说完,黄青鸳便重重地打了他一个耳光,然后恨恨地说道:“呸!她也配称公主?若非朱棣老儿谋逆篡位,她朱云怡现在不过是燕王府的郡主而已!‘公主’二字,她生生世世也担不起。”

齐丘雁叹了口气,答道:“有道是稚子何辜,公主虽不是三岁孩童,但谋逆篡位的毕竟是朱棣,与公主并无干系!”

齐丘雁话音刚落,黄青鸳又重重地打了他一巴掌,然后气鼓鼓地骂道:“我可不懂何为稚子何辜,只知道父债女还。朱棣老儿害得你我家破人亡,更残暴无情地诛了方家十族。若能亲自手刃那老匹夫的爱女,我便死而无恨了。”

说完话后,黄青鸳又举起手里的弯刀砍向了朱云怡。

齐丘雁手疾眼快,立马横出长剑撇开了黄青鸳的弯刀。

黄青鸳大怒,再次重重地扇了齐丘雁一个耳光,然后又问齐丘雁:“师兄,你今日是铁心为了这个小贱人而同我过不去了?”

齐丘雁急忙道歉道:“师妹,你别误会!你我亲如兄妹,自幼相依为命,我又怎会同你过不去?我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黄青鸳追问道,声音已带有哭腔。

齐丘雁不敢直视黄青鸳的双眼,低下头小声答道:“我只是觉得靖难之役时雅宁公主尚未出生,况且害得你我家破人亡的是朱棣老儿,咱们不应该伤害无辜之人。”

听了齐丘雁的话后,黄青鸳哇的一声哭了出来,然后又指着朱云怡骂道:“她是朱棣老匹夫的女儿,怎么会是无辜之人?”

见齐丘雁始终不敢与自己对视,黄青鸳便哭得更加大声了,心中也明白了一切。她又嫉又恨,于是又重重地打了齐丘雁一巴掌,恶狠狠地骂道:“师兄,师父常教导我们色令智昏,可惜如今你却沉迷于这个狐狸精的美色,将报仇雪恨之事抛诸脑后。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我也承认这个狐狸精颇有姿色,但你可万万不能沉迷其中。我们自小家破人亡,若非师父收留,此刻早已饿死街头。如今你却这般痴迷这个不要脸的狐狸精,试问如何对得起师父的谆谆教诲?”

齐丘雁接连被黄青鸳打了四个耳光,而黄青鸳每次下手都很重,因此第四个耳光之后,齐丘雁的嘴角也流出了几滴鲜血。

见齐丘雁嘴角出血,黄青鸳的心也立马软了下来,于是她急忙伸袖为齐丘雁擦去嘴角的鲜血,同时心疼又自责地说道:”师兄,我打疼你了么?是我不好,一言不合便动手打你,而从小到大你每次都让着我,从来不和我计较,我以后再也不打你了。“

齐丘雁似乎没听见黄青鸳说什么,只是继续痴痴地说道:“公主不是狐狸精!我也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对她魂牵梦萦。若是她徒有其表,我也不至于如此神魂颠倒。真正让我沉迷的是她的才华与气质,直到那日在赏菊会上一见钟情,我才知世间竟然会有这样出尘脱俗、才貌双绝的女子,才明白……”

还没等他说完,

(本章未完,请翻页)

醋意大发的黄青鸳又重重地打了他一巴掌。

打完齐丘雁后,黄青鸳也没再继续伤害朱云怡,而是抹着泪冲出了花神庙。

见黄青鸳掩面而去,齐丘雁也回过神来了。

回过神来后,齐丘雁不觉脸上一红。朝郁且狂和朱云怡行了个告别礼后,他便匆忙去追黄青鸳了。

朱云怡早知齐丘雁对自己一片情深,也打心底觉得齐丘雁是个很不错的青年才俊。但她的心里早有郁且狂,她不愿耽误齐丘雁,因此早在苏州府时便明确拒绝了他。如今几个月过去了,她没想到齐丘雁竟还对自己痴心不移、深情不改。

正当她还在想齐丘雁时,一旁的青黛突然开口说道:“这黄青鸳乃黄子澄之女,与皇上有不共戴天之仇,她恨屋及乌,巴不得杀了公主解恨,倒也是人之常情,之前也曾多次刺杀公主。只是我怎么觉得她今日的神情似乎比之前要愤慨许多?况且金蕊庄位于贵州清平卫,他们为何会出现在昆明?之前方忠孺总是和齐丘雁、黄青鸳两人呆在一起,怎的今日却不见他的身影?”

顿了顿后,朱砂继续说道:“难不成金蕊庄发生了什么事?方忠孺……”

“别胡乱猜想了,”郁且狂打断了青黛的话,“方伯父流落江湖二十余年,早已经历无数波澜,丘雁兄和青鸳妹妹亦非等闲之辈,金蕊庄自然不会有事。想来是青鸳气不过丘雁兄心中另有他人,这才大老远地从清平卫赶来刺杀公主。”

青黛尚有疑惑要问郁且狂,一直沉默不语的钟钧突然抢在她前面对朱云怡说道:“公主,不过几个乱臣贼子而已,不值得多费精力。此处眼多嘴杂,适才又吓走了不少人,只怕会引起官府的警觉。若是惊动了官府甚至是沐府,到时唯恐乱了您的计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们还是快些回客栈吧。”

朱云怡心想钟钧说得不错,便在众人的陪同下回客栈了。

回到客栈后,虽然心中还在想齐丘雁和黄青鸳,但朱云怡还是忙着剪“赏红”要用的五色彩纸了。剪好五色彩纸后,朱云怡又用适才从花市买来的可食用的鲜花做了一桌“百花宴”。

与花为伍的云南人生活也格外浪漫,其中最浪漫的莫过于春季吃花。或许是花儿在云南太过常见,因此被外地人小心呵护的鲜花在云南人眼里则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每到春日百花盛开时,云南家家户户或到山上摘花、或到街上买花,然后把这些花儿做成餐桌上的浪漫花食。云南民间有句俗语——春吃花,夏吃菌。在云南,吃花不过一件见怪不怪、最为平常之事。金雀花、芭蕉花、核桃花、棠梨花、木棉花、韭菜花、玫瑰花、茉莉花……这些都是云南人饭桌上最常食用的花儿。

早在没来云南前,朱云怡就听沐爱荷说起过云南人吃花的风俗。听了沐爱荷的描述后,朱云怡羡慕不已。此前她也曾以菊花、桂花、荷花、梅花等花儿入馔,但也没一次性吃过那么多的鲜花。因此此番到了云南后,她便决定学当地人做一桌“百花宴”,于是适才在花市上,她便一口气买了许多可食用的鲜花。

把这些可食用的鲜花洗净后,朱云怡便根据沐爱荷当初的描述做起了“百花宴”。经过一番忙碌后,她最终用鲜花做了九道菜,分别是凉拌棠梨花、包烧芭蕉花、金雀花煎鸡蛋、茉莉花炒米线、石榴花煨腊肉、海菜花炖猪蹄、玉荷花煮青蚕豆、核桃花蒸老火腿和攀枝花虾仁豆腐,主食则是密蒙花染糯米饭。

准备百花宴之余,朱云怡瞥见院里的桃花开得真好,于是不禁感叹起来。

青黛听到了立马说道:“花市上卖的花酒除了百花酿还有桃花面,公主既然喜欢桃花,奴婢这就去买一壶桃花面回来。”

说完话后,青黛立马冲出了厨房,急匆匆地向花市的方向走了去。

朱云怡哑然一笑,心想青黛平时极为稳重,怎么今日却这般冒失,甚至忘了自己不喝桃花面。但因为青黛此时已经出了客栈,故而朱云怡便没喊住她,转而专心做起了“百花宴”。

青黛去买的“桃花面”是一种花酒,由阳春三月的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花酿就而成,故而得名“桃花面”。

等青黛把桃花面买回来后,朱云怡也把百花宴做好了。

百花宴的第一道菜是棠梨花。棠梨花是遍布于云南山岭的一种野花,有敛肺、涩肠、消食的功效。云南人常在棠梨花开花时采花而食,常见的食用方法有凉拌、爆炒和煮汤等。朱云怡选择了其中的凉拌之法。

包烧芭蕉花亦是云南常见的一道美食。早在去年在太湖之滨与常芙蕖比试厨艺时,朱云怡已见识过“包烧”这种烹饪方法。包烧以生长于大自然中的芭蕉叶为烹饪工具,把准备好的食材包于芭蕉叶之内,而后放到炭火上烘烤,直到芭蕉叶里的食物烤熟为止。芭蕉花别有一番独特的清香,在芭蕉叶的包裹下又浸染了另外一种香味,经过炭火烘烤,芭蕉花与芭蕉叶的香味交融在一起,食之清香无比。

米线是云南人最喜欢的吃食。在云南,米线可煮可炒、可拌可蒸。云南人一日三餐都可以食用米线,更创造出了无数种吃法,有小锅米线、砂锅米线、焖肉米线、鳝鱼米线、杂酱米线、豆花米线、凉拌米线、过手米线、卤鸡米线、凉米线、炒米线……在云南人眼里,米线便是主食,更是乡愁。沐爱荷嫁到京师后,总会不时在朱云怡耳边念叨想念家乡的米线。在这些数不胜数的米线吃法中,沐爱荷对炒米线情有独钟,常和朱云怡说炒米线的做法,因此朱云怡便决定在炒米线中加入一些茉莉花,别出心裁地做一道茉莉花炒米线。

茉莉花最常见的食用方法便是炒鸡蛋,恰巧炒米线时也需要加入鸡蛋,因此朱云怡的这道茉莉花炒米线既遵循了炒米线的传统做法,又因别出心裁的创意而为炒米线增加了一丝茉莉花的香味儿。

石榴花的花期多在五月,但云南温暖春早,因此花儿开得也普遍较早。花朝节前后石榴虽未大规模开花,但枝头已零星有几多红如火焰的骨朵儿,因此便有不少被主人摘了拿去花市上卖,刚好有些又被朱云怡买了。对于这些石榴花,朱云怡选择了与腊肉同煨。

金雀花也是云南人最常食用的一种花儿,其色泽金黄,可谓云南人春日的饭桌宠儿。洗干净买来的金雀花后,朱云怡又打了几个鸡蛋,然后用洗净的金雀花与打散的鸡蛋液做了一道地道的云南菜:金雀花煎鸡蛋。

海菜花亦被不少人戏称为“水性杨花”,生于湖泊、池塘、沟渠或水田之中,对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极为苛刻。云南人食用海菜花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煮汤,煮时可加入腊排骨、火腿、山羊肉等荤食。此次朱云怡选择的做法是炖猪蹄。新鲜猪蹄经过高温炖煮后香气四溢,汤色也变得奶白,这时加入含苞待放的海菜花,不仅恰到好处地中和了猪蹄的油腻,又给蹄汤增添了一份独属大自然的别样清香。

玉荷花也叫白花、大白花、白花羊蹄甲,立春一过便会攻陷云南的大小山岭。玉荷花的花瓣雪白中透露着淡粉,颜色甚是清雅,细嗅有一股清新别样的淡淡芳香。云南人常用来与腊肉、火腿同炒,或是与蚕豆同煮。朱云怡选的便是与青蚕豆同煮。

核桃花在云南也被称为“长寿花”,其外表颜色翠绿,形状如同一条毛毛虫。既能鲜吃,又能干食。鲜吃核桃花时,需要先把核桃花的花蕾去掉,食用的是它的花梗。云南常拿核桃花与腊肉同炒,但因为已做了一道石榴花煨腊肉,故而朱云怡便切了一块产自丽江三川坝的三川老火腿,然后与去掉花蕾的核桃花同焖,做了一道核桃花蒸老火腿。

朱云怡选用的三川火腿风干已有四年,早已可以生食。经猛火一蒸,藏在火腿里的汁液开始外溢。核桃花吸足了老火腿的汤汁,早已变得鲜香无比。

攀枝花即木棉花,在云南野外也极为常见,当地人多称之为“攀枝花”。每逢春节过后,野外的攀枝花开始竞相开放,远远看去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这时人们便会呼朋引伴到山上去摘攀枝花,然后回家将之做成美食。而朱云怡则用买来的这些攀枝花做了一道攀枝花虾仁豆腐。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