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两艘巨船

这一天,张振东和韩冬用大拖车,拖着一台巨大的蒸汽机过来。这是他们在韩冬的工厂里依据图纸自己加工的大功率过热蒸汽发动机,准备在这边带动发电机用的,之前用的一台锅驼机带动的发电机,功率有点不够用了。用电叉车带着拖车一起来到原来放置发电设备的棚子底下,招呼正在值班的石头过来帮忙,张振东问道:“石头,不是让你们只在天黑以后才开始值班的吗?怎么现在就烧上锅炉了?”石头答道:“头,坤说,菜地,要水。河边,桥,要搅,搅,搅”韩冬接过去道:“搅拌机”石头道:“对,搅拌机,五个人,两个白天,三个晚上,值班。”张振东对韩冬说道:“不是说浇地都用锅驼机的么?咋也用电机抽水了?我们搬过来十几台锅驼机看的?”韩冬说道:“大概是因为正巧要用搅拌机,所以干脆也电机抽水了。不管它,等我们这台大家伙安好用上,就三班倒,昼夜不停,随他们用什么都行。呵呵。”张振东又对着韩冬道:“我们是不是考虑建一个水泥厂和砖瓦轮窑啊?正坤建四个桥墩,光水泥我俩就拉了百十吨,这个太不合算了。三哥也要在海边建个水泥码头用来停泊船只。再说,这个发电站,老是在棚子里可不行,冬天这里可也是比较冷的,至少要盖一座像样的发电厂,不然电线都不安全。”韩冬说道:“嗯呐,却是需要,但是目前这点人手,有点紧张。你看,种地的、挖煤的、采金的、打鱼的、种菜的,连部落里的老人都被派去看管鸡鸭鹅了,哪里还抽得出人手?”张振东说道:“我们先把需要的设备准备好吧,到时候,砖瓦轮窑可以农闲的时候间歇开动,水泥厂的话,再抽调凑凑吧,总要各种建设,木屋也不是长久之计。”韩冬答道:“好吧,听你的。不过,咱俩说得那件事,可得抓紧了。老这样下去可不行,没人。”张振东答道:“好吧,我最近光门的使用已经逐渐熟练,应该没什么问题。最近你在网上查查信息,我反正也要出国一趟,办一个离岸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到时候一起办了吧。”

两个人一边商量,一边在石头两人的帮助下把蒸汽机卸下来,安置稳妥之后,又去搬运大功率发电机,这是买来的,韩冬的工厂制造不出,配套的东西很多,包括稳压设备等。运来之后,俩个人就忙着自己安装,调试,指着石头他们肯定不行,一直忙到中午,还没搞定。干活的人陆续都回来食堂吃午饭,张振东看到嘟噜就问:“嘟噜,采金的那边午饭那排人送过去了没有?”嘟噜现在已经是大变样了,穿着短裤,t恤,还带着一个墨镜,打扮得像个黑社会成员,他回答道:“头,放心吧。小树她们已经安排人送去了。冬,我上午去修桥墩啦,那个搅拌机,力气真大,吐出的泥巴很快也很多!”张振东又说他:“不是叫你每天把人安排好,然后各处检查一下就行了。你怎么又跑去干活了?你是咱们公司的中层领导,你的工作是合理安排人手,不是去干这干那,要瞧稀奇也要等你安排好所有的事情之后。”嘟噜拍着胸脯说道:“头,放心吧。嘟噜能安排好,不会耽误事。”张振东想了想又说道:“那个煤炭积攒到十堆的时候,可以暂停了。人手到时候抽出来准备建水泥厂,先培训,定员定岗。种地的那边我会跟坤商量,也抽出一些人手,准备建砖瓦轮窑。有了砖瓦和水泥,才能给你们盖电影里放的那种砖瓦房。明白不?”嘟噜敬礼道:“噎死四儿!”

午饭之后,于红过来找他们俩说事,看见两人正在忙着安装调试,就一边忙帮递工具,一边说道:“韩冬,晚上放电影的时候,你要再次强调一下,所有部落的人不允许喝生水,必须烧开了喝。你们不知道,这几天给部落里的孩子们打虫,很是吓人,寄生虫数量很多,我马上准备所有成年人也要服用打虫的药物,你们要提前做好动员。得把他们的生活习惯彻底改变过来,不然,人口出生率都不行。”韩冬答道:“好好好,谨遵老婆大人的命令!今晚我就强调,谁不听话,就给他灌。我让嘟噜也去宣传一下。”张振东对于红说道:“最近忙完手边的活,我准备在那边出国一趟,办一个进出口贸易公司,到时候可以用支援建设落后国家的名义采购一些基建设备。出去以后,可能要韩冬过去帮我一下,你回头跟三哥和正坤说一声,免得长时间不见担心。”于红答应一声,就去食堂检查饭菜情况了。

吃午饭的时候,钱正坤过来寻他俩说话:“振东,桥墩再有几天就浇筑完成了,预埋的固定件也都按照设计弄好了,半个月左右,就可以把铁链拉上,再铺上木板和铁板,就可以通车了。看,虽然慢了点,总比韩冬的浮桥长远多了。河对面,我和三哥大体过去勘察了一下,初期的话,开垦大面积的冬小麦农田吧,再开垦个十万亩左右,一年一季,收完就休耕,只翻耕晾晒,保持地力。还有,三哥建议我们弄点适合这里气候的果木苗栽,趁现在季节还热,把伐木的空场或者是淘金那边河谷山坡,栽上果树,反正栽种前几年基本不用怎么管理,随它去长就好了。估摸着中原地区的果树在这边差不多都能适应。”张振东连忙答应下来,并且说了自己近期可能要出国一次,在这之前一定帮他们把果木苗栽采购并运过来。三哥一会儿也过来商议,要求建立砖瓦轮窑,还有石灰窑,不然,木工厂总在棚子里不是个事。张振东告诉他,已经有计划要建砖瓦轮窑和水泥厂了,准备采购设备了,让他和嘟噜沟通一下,看看到时候怎么抽出人手来培训。三哥还发现一条财路,他发现这里有几种木材都是现代社会比较昂贵的品种,一种硬的酸枝木,国内目前有价无市,还有澳洲血檀,金针木,香樟木等,都可以挑选好的运到现代社会销售,家具生产厂家肯定会趋之如骛。韩冬给了三哥一个大拇指道:“三哥,你这是闷声不响放大炮啊!这个主意好啊!酸枝红木目前在国内被炒到天上去啦,妥妥的大财路!”三哥诺诺地说道:“我也是加工木板和木船的时候才发现的!呵呵,还有一个事,韩冬,你得给我们准备大量的铁丝网。”韩冬奇怪,问道:“要那么多铁丝网干嘛?”三哥说道:“种的庄稼都已经长出来了,我还在河边不远的地方种了几百亩水稻呢,目前看长势良好,且收一季看看吧。不过,得把农田用铁丝网围起来,这里袋鼠太多,会来啃食庄稼。这个事要抓紧啊,不然被袋鼠啃光了就惨了。”张振东也猛然警觉道:“嗯,嗯,知道了,我们接下来先采买大量铁丝网。确实挺重要的!放心,几天内解决。”

接下来一些天,张振东和韩冬两人加大了采购运输的力度,首先是十几吨的铁丝网运过来给三哥待用,然后是果木苗栽运过来给正坤去安排,然后是一些砖瓦机械、水泥生产线等以及装水泥的现代编织袋都买了十万个进来。然后张振东跟其余四人打过招呼,一个人穿过去大概几天都没见人影,过了几天后又突然回来,跟韩冬在一个房间嘀嘀咕咕密谋,把韩冬也带了过去。于红他们三个忙得脚不沾地,也没顾得上注意他们。又隔了三四天的一天上午,张振东一个人穿回来了,在锚定光门的板房里推着光门往外走,迎面遇见于红进来拿东西,随口问道:“振东哥,韩冬呢?咦,你推着光门要挪去哪里啊?”张振东道:“韩冬晚点过来,那啥,我俩弄了一条大船,我把光门推到海里,待会把船直接开到海湾里。”于红问道:“多大的船啊?”张振东道:“十几万吨的游轮。”于红吃惊地用手捂住自己的嘴,然后悄声说道:“我的个老天爷,你俩这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大的船?还是游轮!”张振东说道:“回头再跟你们细说,我先把光门推到海里。”于红喊住他道:“你等一下,我去叫三哥和正坤来,划船把你往里边送一下,不然,这么大的船一下子过来,别把刚刚建好的木码头给冲坏了。”张振东答道:“对哦,也是,你赶紧去喊他们吧,我先推到海边。”于红慌里慌张地跑去喊三哥和正坤去了,张振东一个人推着光门到了海边木码头这里,先打量了一下,才发现于红说得确实有道理,大船一下子过来,冲击海岸附近,容易冲坏码头,而且说不定会搁浅,必须往里一点。

不大一会儿,于红带着三哥和钱正坤跑了过来,三哥边跑边问:“振东,听于红说,你俩弄了艘大船,叫来帮忙,船咧?”张振东说道:“还没过来呢,这不是叫你俩过来划小船把我和光门往里送一下,免得冲坏了码头。”三哥和正坤连个人连忙解开一艘木船,把张振东往里送了约莫一千米之外,停下后,张振东嘱咐,自己穿过光门以后,他俩赶紧回去岸边,注意安全。说完穿过光门消失不见。俩人赶紧划回码头,固定好小船后,就站在码头观望。大概过了二十分钟,一道光门蓦然出现在海面上,并且越来越大,随后,一艘巨大的游轮一下子就闪现在海面上,激起了一阵阵航浪翻涌。韩冬站在船头,蒙着脸,看到穿过来的船,高兴地放声大笑:“哈哈哈哈。。。。。。”又一道身影闪过,张振东也跟着穿了过来,也蒙着面。俩个人站在船头嘀咕了几句,然后张振东走进驾驶舱准备发动游轮,韩冬站在船头喊:“三哥,我们往里开一点距离,你和正坤划小船过来接我俩一下,还有一艘。”游轮发动起来,然后往海湾里面开了几公里远,停住。三哥和钱正坤划着小船上去接应,两个人用绳子攀缘而下,然后又回到光门的地方,打开光门,韩冬和张振东又穿了过去,剩下俩人赶紧往回划,于红站在岸边,紧张得话都说不出了。又过了十分钟左右,同样的情形再现,一艘巨大的运油船出现在刚才的海面上,还是韩冬站船头,像个蒙面海盗似的,然后张振东也出现,示意三哥他们划船过来接人。之后把连个人接到岸上,张振东推着光门回板房仓库去就没回来,估计又穿过去了。这个时间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了,各处干活的人都纷纷赶回来食堂吃饭,远远地望见海面上有2艘像山一样高大的船出现,所有人都顾不得吃饭了,都围着码头附近观看,嘟噜更是神棍发作,念念有词,在海滩上跳起了大神,并对部落的人们宣称,这是神使从神国带来的神迹,反正都是里路哇啦,神使们听不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