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番外

明朝万历年间,江湖上以刀为尊,以剑为轻。而在众多刀客当中,又有十位刀客,刀法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李玉发从小只练剑,不用刀,发誓要打败“天下第一刀”。

现在他二十二岁,正是剑法最狂妄的时候。就算他能克制住,他的长剑也一定克制不住。

烟火小巷里,一家面馆之前,李玉发坐在长凳上,细细品着面。

面碗中泡有鳝丝,和一块上好的猪头肉。

可李玉发不吃,他一定要把最好的留到最后。

碗上热气腾腾,白气在长夜的帷幕下仍能看清。

面馆老板忽然笑道:“客观,您姓李?”

李玉发喝了口汤,放下筷子,抬头道:“我不姓李,难道姓王?”

老板笑道:“您就是玉剑客李玉发?”

李玉发笑道:“正是在下。”

他们只寒暄两句,面馆老板的脸色却大变。

李玉发见状,愣了愣,问道:“怎么了?”

老板惨笑道:“这里有一封信。”

李玉发道:“是给我的?”

老板点点头。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交给李玉发。

拆开之后,只见那信上空白,竟什么也没有。

李玉发笑了,将信纸泡在面汤当中,登时显出字来。

“中秋节,老虎堂。”署名是陈子桥,刀客中位列第二名。

李玉发站在老虎堂内,最后一次吹秋风。

他面前的人始终在等待,等待剑客拔剑。

李玉发笑道:“你还不拔刀?”

陈子桥冷笑道:“我不拔刀。”

李玉发道:“你不拔刀,我可就走了。是你要我来的,是你想打败我。”

陈子桥淡淡道:“只要你打败我,我的身后就是天下第一刀。”

李玉发道:“哦?你见过他?”

陈子桥道:“我没有,但他的刀法,能让当今皇上都打心底里佩服。”

李玉发笑道:“这有何难?”

陈子桥冷冷道:“三百年来,没有人做到。”

李玉发道:“你就相信我能?”

陈子桥忽道:“你还想说几句废话?”

话音落,右掌倏地按下,一柄漆黑的刀出鞘。

刀光一闪,长剑竟已指在了陈子桥的肩上。

陈子桥双眼一瞪,目光也察觉到那柄剑。他实在无法相信李玉发的剑能快过他的刀。

李玉发微笑,随即收剑。

人们能看见刀光,却始终看不见作为赢家的剑光。

陈子桥怔在原地,长叹口气,走出了老虎堂。

坐在破旧的小屋的人,赫然正是天下第一刀——一位老人。

老人呵呵笑道:“你来啦?”

李玉发道:“我来了!”

老人叹道:“没必要那样紧张。对了,你知道我是谁吗?”

李玉发道:“天下第一刀!”

老人笑道:“我姓杜,杜公。”

李玉发拱手道:“在下李玉发。”

杜公忽然问道:“你想见识见识天下第一刀吗?”

李玉发点头。

杜公转身。一块盖满尘埃的黄绸缎底下,就是他的刀,天下第一刀。

可这柄刀恰恰也只是一把菜刀。

杜公笑道:“你想尝尝天下第一刀吗?这可是皇上赐我的名号。”

李玉发忽地笑了,他看着杜公满脸皱纹,竟也不知所措。

他闻着老虎堂里的香火味道,不知觉间已坐在了杜公对面。一桌子菜。

可这些食材也仅仅是白菜、萝卜和藕。

杜公笑了。

此后,李玉发归隐在山中,也未再找过陈子桥挑战。只闲暇之时烹调一些食物,如“天下第一刀”一样。

一年后,江湖上的刀少了许多,剑多了不少。因为有这样一件事流传在茶馆酒肆间:一个叫李玉发的剑客斗败了天下第一名刀,据说他通晓一种“无上剑法”。

有个诚心学剑的人听闻韦平的事迹,终寻觅到了李玉发的隐居之地。他拜了李玉发为师,每当他与师父提起曾经的“天下第一刀”,李玉发总会笑着摇摇头。

他问道:“可真有无上剑法?”

李玉发依旧笑着,指着书房里三千本菜谱:“无上剑法便在其中,你自己去体悟。”

数年后,白驹过隙、韶华白首。四季的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李玉发又出山了一次,是因为“天下第一刀”杜公仙逝了。李玉发站在坟前,微风掠动他斑白的长发,满是岁月的痕迹。

李玉发在坟前鞠了一躬,自言自语道:“任‘天下第一刀’还是‘无上剑法’,都早已在岁月中变得无所谓了。倒还不如烟火中那热腾腾的一盘菜肴。”

中秋节。又是烟火,又是小巷,似乎一切如常,但李玉发绝不会再拔剑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