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又有了新的目标

当时的松下、日立、先锋,手中掌握着等离子电视的核心技术,但是在战略上做出了致命的选择。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牢牢垄断了等离子技术以及上游面板资源想封闭技术一家独大,战略上的失误让许多厂商索性转投液晶阵营与等离子对抗,同时拥有众多优势的等离子技术在当时也存在着高功耗、烧屏等问题。

三星、夏普、索尼等液晶厂商却开放了技术,不断加速产业发展,让液晶技术在画质等方面获得了大力发展,同时庞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了产量的增加,液晶电视的价格更加亲民,最终等离子阵营分崩离析,最终被液晶(LCD技术)所取代。

液晶电视的发展,将为显像管电视画上完美的句号。

自从液晶电视产品上市以来,其凭借体积轻薄、尺寸可以做到更大等优势将显像管电视击溃,但不可否认的是,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可逆转的缺陷,OLED显示技术登场,大有取代液晶之势。

OLED和LCD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自发光的属性,有机发光半导体元件可以自行发光,不需要背光源的支持。

由于OLED能够实现自发光,所以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它都是亮的,从而带来更宽广的可视角度。同时OLED无需背光支持,也使得OLED电视结构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OLED电视都可以做到极致超薄。

OLED拥有柔性可弯曲的特性,借助OLED技术,未来的电视可以做成一张纸那么薄,可以随意弯曲折叠,这是在LCD时代所无法想象的。

李可清楚的记得这一段电视屏技术的发展史。

....

“龙叔,京都的电子厂有点小,先生产电子表就好。”李可声音变得有些凝重。

张龙想了想,然后道:“可以,电子厂那还有一块空地,还可以建一幢厂房起来,而且原来的那幢厂房还可以加高个两三层。”

李可沉声道:“龙叔,主要是日国工资太高了,而且还会在继续涨,在日国建厂房不合适,那块空地倒是可以建个研究大楼,用来研究液晶屏技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得不断投入不惜重金建设自己强大的研发队伍研究彩色液晶显示屏。”

液晶之父夏普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设备,但由于是单色显示,很难普及到电视上来,此时液晶技术仍未成熟,难以普及,但再过几年,八十年代末彩色液晶显示屏技术就会突飞猛进,他得加入到分亨这块大蛋糕的行列中。

“研究彩色液晶显示屏吗?”张龙问道。

他去过电子厂,知道手表上的屏幕就是液晶显示屏,但只是黑色的,还不是彩色的。

“是的。”李可点点头

“对了龙叔你和王琳阿姨米国护照,办得怎么样了。”李可想起来,然后问道。

张龙微微一楞:“在米国投资50万美元以上,可以申请绿卡,和木村光一洽谈时,他告诉我电视机的重要部件是显像管,我以为需要研究显像管技术,我告诉青木一郎会在米国成立公司研究电子技术。”

李可斩钉截铁的说道:“研究电子技术这没错,肯定在米国成立研发公司研究芯片。”

“芯片是…?”

李可又有了新的目标。

李可解释道:“芯片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将电路小型化的方式。”

张龙犹豫了一下:“这要投入不少钱吧!”

“至少要百亿美元以上的持续投入!”

扎心了。

“百亿美元?”张龙心中一惊,那颗激动而兴奋的心立即一沉至少百亿美元以上,这对他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龙叔,你不用担心,我们可以从股市上把这钱给赚了。”

一九八六年以后,

经济将会迎来空前繁荣,从一九八六年到一九八九年,股票闭着眼睛买都不会亏。

张龙就坐在李可身旁,他看了一眼李可,没有说话。

李可又继续说道:“那十五亿多该花的花,剩下的开个证券帐户,该炒股了,五年内我们要在股市和汇市上赚到6000亿才行,证券帐户用龙叔你的,会有5%的股份给你的。”

张龙兴奋不已,他让自己镇定下来,“五年,6000亿,5%股份,那他就有300亿分红了。”

“可以,收购那家电子,投资已经在500万日元以上,已经能拿日国签证了。”张龙此时才想起来,赶紧说道。

“500万日元?可以拿日国签证这是怎么回事?”李可带着疑惑问道。

张龙赶紧把日国投资签证前因后果和他详细的说起来。

说完后,张龙低声一叹,“可以,我觉得,我们五年要赚6000亿,怕是有一点点难度哎!”

李可点头,“是有一点点难度!”

张龙道:“不过,我对你有信心!”

李可有些好奇,“为什么?”

“因为你有先知的光环!据我经验来看,有光环的,一般都会在最关键时刻来个大爆发,一下子逆转乾坤......我觉得,你也可以的!”张龙笑道,因为他相信这会是真的,因为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跟着眼前这个小孩,他现在已经在东京站稳了脚跟。

6000亿日元相当于二十多亿美元,那要是放到世界上,根本都算不上什么。

真正的大财团,真正的大鳄手中的资产,让人们哪怕是想破脑袋,也永远都不清楚他们究竟掌握了多少钱,究竟掌握了多少财富。

李可犹豫了下,然后问道,“龙叔,林文声他们是怎么销售那些旧家电的。”

张龙笑了笑:“他们分散在菜市场摆地摊销售,菜市场人多。”

李可想到了华夏的国美和苏宁那几大电器超市,沉声的说道:“还得开店,才能做大,开店就必须要增加销售的品种。”

张龙眉头微皱“现在运回国的电视机和电冰箱是不够卖,太抢手了。”

“龙叔,还是应该要增加人员数量,至少日国每个县都要有我们的人在收旧电器,这个成本低,投入小,建厂会有不小压力,而且国内90年代电视机厂饱和后就会是价格战了,会亏损……。”李可说到这,突然顿住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