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葬洞

随着太阳渐渐的落下,沿路的风景都也渐渐的变得陌生。

太阳的光也越来越暗,整个天下,都仿佛成了一张旧照片。

小二想起赵向民的嘱咐之一:

千万不要在野外的破庙里栖身,破庙是阳尽滋阴的地方,容易出现妖魔鬼怪。

总而言之,破庙就是野外宿营的一大忌讳。

不多时,小二就看见一个村庄,天也黑了,小二不想张扬,就牵着马,随便找了一间看起来比较偏僻、破旧的房子,敲响了门。

“咚咚咚!”

“有人在吗?在下赶路,已经入夜,所有想在贵舍留宿一宿。”

“哈,哪里有什么贵舍,后生啊,进来吧。”

开门的是一个至少六十五的老奶***发都还没有全白,只是驼背有些严重。

小二牵着马走进小院,第一个印象就是破旧。

没错,是破旧。

房子和院墙都是干泥,最见不得水,房顶是绳子绑的茅草,勉勉强强可以遮风挡寒,却可以想象到下雨时会有多狼狈。

为了下雨时院墙不化,老两口在院墙顶上也堆砌了薄薄的一层茅草,聊胜于无,一看就知道并无大用。

院子也是黄土地夯实夯平的,院墙角落里的石磨已经破旧到千疮百孔。

倒是有一个畜养牲口的圈,可是却没有牲口可以养殖,荒废已久,权且当做柴房以用。

一个老头战战巍巍的走了出来,年龄与老太太相差无几,可很明显身体要比老太太好很多,最起码身体正常,没有背锅。

“宝马啊!宝马啊!”

老头一看见鳞马就大呼小叫,浑浊的老眼中直放异彩。

“马是好马没错了,且交给老伯你保管了。不过没想到老伯也是高雅之士啊!”

杏花源的文化,以艺茶、鉴马、使乐(yue)、书文为四雅。

艺茶者,种茶树、赏茶花、采茶叶、晒茶炒茶、开茶会、品茶水;

鉴马者,识宝马、驯烈马、饲幼马、侧驰马、装骏马;

使乐者,明乐理、识乐器、用乐具、创乐谱、吹拉弹唱;

书文者,诵经文、补对联、唱诗词、作文章、写书法、篆印章。

老头立刻连连摆手,笑的合不拢嘴,一件百衲衣的袖子都来回晃动起来。

一边的老太太因为老头漏了丑相心中不满,当即嘲讽道:

“是啊,祖宗传下来的殷实的家底子,全都赔在他的鉴马术上,现如今的日子也只有吃土喝风,能不高雅!?”

“哼!”

老头一听,哼了一声,便一脸落寂的牵马走开了。

“后生,跟我过来吧!”

小二跟着老太太进了屋子,那种拘束的熟悉感觉扑面而来。

和被周尽保拉进守城门房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

那种只能弯腰缩体的感觉。

这是会客厅啊!

小二和老太太一起坐上土炕,老太太还能坐直身子,小二只能趴在炕桌上。

油灯的火光晃啊晃,晃的人心很无力。

“后生啊,你是去哪里啊?”

“老奶奶,我是去京城谋生计的。”

小二抚摸着怀里的猫,心想:朝廷命官也是谋生计,这话没错吧!

“哦,那明天可要赶路啊!我去给你做些吃的去。”

“那劳烦您了!”

老头进来以后,也不说话,只是坐在角落的土墩墩上盘着不知道传了几代人的烟锅子。

他不说话,小二自然也不说话,长年累月端茶送水的经验,早就让小二的心理素质远超常人,达到了宠辱不惊的地步。

拿小二自己的话说就是:

“你哥我这些年什么人没见过?和什么人没打过交道?”

他随意瞟了一眼老头,总觉得老头并不像是在自己家里,反而像是在拘束,在紧张?

怕生那是不可能的。

他又不是小孩子!

想不明白,小二便不去想了。

不一会儿,老太太端上来一碗黑馍馍,还有一碗菜。

碗很大,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用土胚子自己烧出来的,所以谈不上好看、光亮。

小二的眼神一时间有些暗淡。

他也没有急着吃,和老太太聊起来:

“老奶奶,我看你的房舍是干泥砌成的?”

“是啊,像我们这种穷人家,哪里买得起砖石啊?更不用说水泥了!”

“那你们为何不放火把泥墙瓷烧一下,这样下雨天就不会化了啊!”

“呵!”

一边的老头冷哼一声:

“哪有那么多柴火?山里才长树,可是山里却有妖魔鬼怪,这哪里是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能对付的?

在你们眼里一文不值的木棍棍,在我们眼里就是命根子!”

小二心神俱震,三观尽毁,说不出话。

“吃吧,吃吧!”

“恩,”

小二点点头,低下头看着土胚子碗里的炒菜和黑馍馍。

黑馍馍虽然黑,却很光亮,形状很好看。

菜里隐隐约约还混着肉沫。

显而易见,老太太为了招待小二是下了血本。

小二拿着两个木棍棍削成的筷子,看着碗发愣,又看了看自己的袖子。

他不动声色的把银针取了下来,看着火光下的饭食,整个人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

这是良心和理智的厮杀。

久久的,小二还是把银针轻轻的探入黑馍馍和菜食中,借着火光看到银针没有变色。

是啊,他们没有害我的心思,又如何害怕我发现呢?

小二把银针别回袖口,揪下一点点馍馍,和一点点菜食塞进猫嘴里。

猫很快迷离着双眼叫了几声,昏了过去。

火光时不时摇曳着,一切都平静如溪水,只有小二的内心沸腾了。

他静静地看着老太太那一双有些心虚,也有些殷切的眼睛。

“你有田?”

小二问道。

“是,房后有几亩地。”

“现在还在种?”

“我播,老头子耕,我俩一起收。”

“有收成?这些年没有闹灾荒?”

“老天爷这些年待我们不错,没有泄过火。”

小二顿时眼神冷厉,拔出腰间的剑指着炕桌对面的老太太,暴喝着质问道:

“那你为何要害我!”

老太太吓得从炕上跌下去,索性土炕本来就不高,才没有摔出毛病。

老头看老太太摔下来,急忙过来搀扶着她一起跪在小二脚下磕头求饶:

“饶命啊!大侠饶命啊!”

“哈哈哈!”

小二狰狞的笑着: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若不是我谨慎一时,此时已经被你们蛇蝎夫妇身首异处,安有命在!

现在我还活着,自当命抵命,你给我一个不杀你们的理由!”

老两口闻言,顿时嚎啕大哭老泪纵横: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大侠有所不知啊!”

老头立刻哭着说道:

“我们夫妇早已是六十多岁,加上老头子我早年抽烟抽的狠,得了肺痨病,又没钱医治,愈发耕种不动了。

家道中落又出了逆子,上山当了山贼,被乡侯派兵围剿了。

这一年的租子交下来,粮食本就所剩无几,还要叫乡侯设的老人钱,实在是为了活命才出此下策啊!

而且大侠,我们两口可没想着害人性命啊!我们只想拿着钱趁您睡过去时,充作路费从这里逃出去啊!”

“你倒是找的好借口!真当我不知道吗?

我禹国之重税只对商家族氏和大户,小农小民之税不过一月两钱或五两粮食,你们交不起吗?!”

“哎呀!若是真的如此收税,我们老两口又如何会被逼迫至此?

我们这里是开国大帝分给平乡侯的领地,收税收粮全都是平乡侯的一言堂啊!

平乡侯的税制是等平制,无论大户小户,每月都需上缴钱百或粮二斤,实在是无力支持啊!

而且平乡侯祖制,只要家中有年过六十的老人,都需另缴老人税每月钱四十或粮半斤,两个老人就翻倍啊!”

小二一瞬间只觉得头皮发麻,他清楚,这样的负担对于穷人家是什么概念。

无异于千钧压顶!!!

官逼民反,这样的道理,经过几千年的印证,早就成为统治者的真理。

那千年前的平乡侯干这样的事情,未免太荒唐了!

“那不能缴纳老人税的呢?”

老头哽咽着答道。

“不能缴纳老人税的人家,只能把老人送到葬洞自生自灭!”

“畜生!”

这样的制度无疑对小二的良知进行了一次可怕的冲刷。

愤从心来,怒发冲冠!

不过小二却强行压制下来:

“是我错怪你们了,起来吧。”

二老这才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

“这葬洞至今为止害了多少老人?”

“建国至今四百余年,数不清了。”

“你们还知道这一世的平乡侯,犯过什么天怒人怨的过错?”

“这……”

二老面面相觑,犹豫不决。

小二从包裹里将金光灿灿的圣旨卷轴拿出来,放在二老面前的炕桌上。

二老何时见过天威?顿时吓得又跪在地上磕头认罪:

“草民不知是天使到此,不慎冒犯,死罪!死罪!”

“求天使绕过草民!”

“我请出圣旨,并不是要治你们的罪,而是告诉你们,我乃是皇上亲封的命官,自然有办法直达天听,你们若是不想再受那畜生的凌辱压迫,便一一通报上来!”

“是,大人!”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