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

回忆

几十年,几百年———对于灵体和人类来说,是一段很漫长的时间,但对于那些动辄上千岁寿命的灵兽,和不为我们所熟知、更为庞大的存在物来说,或许只是一瞬。

于我而言———溪流江奔,露出霜降,海翻浪涌,冰凝雪融———水无论是何种形态,永远都在周而复始的循环。无论在何时,我都能及时从环境中汲取灵力,所以年复一年,我对时间就又失去了感觉。

但对时间流逝的无感,并不代表我对曾经发生的事情也无感。据我多年从各方生灵那里汇集信息所做的概括,且不论这天地形成的久远,仅从太古的时间算起,亦足以构成一幅恢宏的篇章:

洪荒之初,原始生命遵循自然,有序的繁衍后代———亿万年前,有思考能力的金乌、青蟾两族之先祖授领天命,主导白天与黑夜的交替。世间强大的种族逐渐形成统一的内部体系,并以灵力强弱区分出种族间的高等和低等———千万年前,龙族以其绝对的数量和强悍的战力成为陆地霸主,有些龙与别种灵兽孕育出新形态的后代,龙族便延伸出多条支脉。世间灵兽的数量在那时平稳过渡———垩龙统治期间,其性暴厉无端,不仅驱逐本族对它们行为有异议的龙脉,还引发了其他种族对龙族的怨恨———十万年前,天灾突降,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次生灾害,导致生物大灭绝!其后,幸存的凤、凰两族首领为了生存,带领其他种族与龙族浴血奋战,最终龙族溃散,垩龙脉几乎消亡———数千年前,凤、凰族与很多追随它们的种族忽然从世间消失,去向成谜…………

许是那场连续性灾难,导致整个世界的灵力资源在冲击之后一直未能恢复到先前的水平,许多地方甚至不再有灵力的传导,也就是说,一大部分生物永久丧失了获得灵力的机会,不再能与所有生灵共通。由此,生物间的高低等之分转化为灵通和普通的区别,曾经强大的灵兽也失去了主导世界的权威。生物间按照各自的习惯生活,互不干扰但又相互关联着,这么千百年的缓慢推进后,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演化成了现在的世界形态。

三千年前,新的智慧体———人类出现在大地上,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奇迹,发现神奇,传导文化,生生不息。在对他们的了解中,我越发觉得这个种族十分复杂。

比如以往我经常听到人们提起“黄帝”、“炎帝”这种字眼,一直以为这两个字就是人名,我还奇怪为什么之后有好几个人都起同一个“名”,这怎么分的清谁是谁啊!过了很久才明白,原来那是对他们部落首领的称呼,称为“号”,不论将来的继任者是谁,只要是一个氏族的,他们就用一样的号。

可问题是,他们的氏族也有很多呀!什么伏羲、女娲、帝鸿、有熊、魁槐、神农、仓颉…………一个部落里面包括几十几百个氏族,听起来就觉得好乱。

虽然我理不清,但好在有些个出名的人物各有事迹,他们留下的遗迹往往能展现生平的辉煌,以供后人瞻仰。曾几何时,我遇到一把散落在草丛中的青铜武器,它激动而又深沉的与我讲述了它与两代主人之间的过往:

“吾本为战时所用,乃神农氏帝克手中利器。随他征战诸侯多年,后被传与其子帝榆罔。榆罔德仁才备,奈何神农氏已衰,九黎来袭弗能止,只得求于黄帝轩辕。轩辕氏帝邦卉少有野心,涿鹿大捷后所图更广,竟直告榆罔弃帝号,交权于他,榆罔亦可获封诸侯地。榆罔怒,欲起兵,臣子劝拦,方罢,便携全族复往南迁。自那以后,干戈止,鸡彘宁,吾无用,弃于此。早年累战,吾身量斑驳,今没沙土,尚感疲矣。幸而遇汝闻吾之过往,有灵所知,吾足也。”

世上灵兽众多,难得能遇上几个成龄的质灵,还都是饱经沧桑的,看来大家存在于世都是相当不容易!

我这常年身居山中,与外界事物本就没那么频繁的交流,再加上有水龟一家的庇护,才经历的比同龄的质灵少了许多。有时候我也想过自己出去历练历练,但总是过于留恋安稳温暖的环境,于是每每产生这种想法时,也就想着想着过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平静的生活,友善的朋友,和谐的环境,一切都那么美好。正像龟父说的:“外面的世界太复杂,呆久了指不定会碰上什么呢?何必非要出去呢?”

于是这段话也非常顺和情理的成为了京潜和我偷懒的借口。对此,大大明确表示:“以后有宝,绝对不能让爹带!”

“呦呵呵呵呵———小妹顿悟了!”最近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状态的瞻一下被逗笑了。

“咦?你终于乐啦!太好了,我还担心你呢。岛上的那群白鹭这几天也是紧张兮兮的样子,你们到底是怎么了?”大大关切的问候瞻。

“你没发现,河水这几天忽涨忽落的吗?”瞻回问道。

“是啊,好奇怪呢!”大大困惑起来。

“还有还有,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幻听,总感觉河里有个声音在低吟着什么……‘造孽啊’、‘勿碰’之类的话,也很奇怪!”我接着说道。

“那地底时不时传来的嗡鸣声,你们可有察觉?”京潜转动眼珠,难得清醒的想着,又说:“我趴在地上的时候,听得可是非常明显啯!”

注:

姜克:神农氏政权第七任炎帝,姜榆罔之父。姜克在位期间,神农氏内忧外患,到其子榆罔时,神农政权的实力大不如前。

姜榆罔:神农氏末帝,从小聪明好学,能文能武。当时的中华大陆上,实力强大的集团都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而相互征伐。炎帝榆罔的实力也不弱,但后来因无法抵抗蚩尤联军,只得向黄帝轩辕氏求助。炎黄联军与蚩尤联军经过多次苦战,最终大败蚩尤于涿鹿(现为县,隶属河北省张家口市)。战后,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且少有平定天下之心的轩辕氏大酋长姬邦卉致书姜榆罔,要求他让权,否则刀兵相见。姜榆罔不愿,但考虑到自身难以抗衡黄帝,又不忍看到百姓疾苦,最后放弃帝号,率族南迁至茶乡(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坚持行医救世,深得百姓爱戴,一直为后世传颂。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