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京城之战

等李家从属打扫完战场后,和支援而来三千兵马汇合到了一起。

这一战,击杀叛军两千二百余人,俘虏九百余人,完整退回大营的,只有一千二百多人,还有数百人逃散。

将俘虏和缴获的武器盔甲整理好,李家开始退兵。这一战,阵亡三百余人,重伤近百,还有数百轻伤员。战损比差不多在1:5,但主要的杀伤来自从属,伤亡缺主要来自一千五百普通士卒,这让黄鑫十分失望。

即使换装了普通铁甲,普通士卒依然不堪大用,和对面的军队比起来,最多也就能打出1:1.5的交换比。

黄瓒无精打采的骑在马上,黄鑫无奈的翻了各白眼。

交战开始,黄鑫就不让黄瓒上阵,毕竟是为了练兵,以黄瓒三百多的力量,只怕光靠他和五百重步兵就足以击溃叛军。

但黄鑫希望能尽可能的减少叛军的兵力,顺便检验一下普通士卒的战力,自然不能让他上场,就连上场的三个B级英雄,也被要求压制力量,不要表现的太夸张,因此,黄瓒一直呆在黄鑫身边,也出手的机会都没有。

等严宗麟的信传到叛军大营,朱怀等人顿时脸色大变。

此时的叛军已经汇聚了不少。

蒋师谋麾下十三万大军,孔家三万,朱家有五万大军在这里,其他大军被洹州的平叛大军拖在了徐州。

苏家六万战兵加两万州郡兵马。这是潞州能调动的所有力量。

韦家四万战兵加一万州郡兵;葛家五万大军加四万州郡兵,是除蒋师谋外兵力最多的,但老家锦州正面临威胁。

马家战兵一万,州郡兵两万;袁家有三万城卫军,加上别处调来的一万战兵和两万州郡兵;许家就比较惨,只有一万州郡兵,但也没办法,许家是将门垫底的家族,连固定的地盘都没有,能攒出这么多家底也不容易。

叛军所有兵力加起来,战兵达到三十八万人,州郡兵十五万,汇聚在京城附近的总兵力达到五十三万之多,是城内守军的三倍。光是各家隐藏的私兵就不下三十万。

朱怀暗自咒骂,上次商讨出兵的时候,加上城卫军和羽林军,也不过二十一万人。可结果呢,现在光是京城周边就直接多出了三十多万万,就连孔家,都拉来了三万郡兵。其他几家至少都多出了数万人马。几家将门更尴尬,堂堂将门,除了蒋家,也就严家像点样子,其余各家兵力竟然没有五大世家多。

朱家更惨,被洹州的大军拖住,近十万大军不得动弹,兵力最强的变成了葛家。

隐藏兵力自然是为了在后续的权力争夺中掌握主动权,可原本兵力最强的朱家垫底,怨不得朱怀私底下咒骂起来。

等得到严宗麟书信,这些家主们立刻增派了四万大军前往支援,毕竟京城兵力足够了。一但西路平叛大军突破防线就麻烦了。朱家也直接把五万大军拉回了徐州,在京城已经占不到便宜了,还不如拉回去守家,别到时候好处没捞到,反而把老家丢了。

在诸位家主看来,西路军应该只是少部分精锐有这样的战力,如果数万人都有这样的战力,那西路军完全可以凭借优势战力和兵力逐路击破三处营寨,快速赶到京城汇合不需要等到现在还在与严家纠缠,增派四万人马足够稳住防线了。

此外,朱家尚未赶到的七万大军早就返回徐州了,目前朱家十一万大军正和洹州四万东路军缠斗。

李龙就头疼了,御林军、羽林军加上城卫军,总计也不过十七万人,三万御林军肯定不能动,得守卫皇城,也就是说,李龙要靠十四万兵马,对抗叛军四十四万大军,兵力差距达到一比三,更别说对面还有六万羽林军精锐和十万城卫军,这仗怎么打?

皇帝也很焦虑,天州周边的五个州,基本被五大世家掌控,州郡都被渗透完了,除了两路边军,竟然没有一路兵马前来支援,少数的几个郡县也因为兵力过少,只能固守城池。

大离得到大夏内乱的消息,两路边军调动频繁,导致望岳军和锦帆军不敢离开防区。好消息是幽狼军依然是那副德行,没有动弹的迹象。

北方三州倒是有些好消息,宪州、岳州、洹州已经出兵勤王,西路军六万已经到达锦州边界,正准备与叛军交战。洹州的莽族出动一万余人,与洹州的兵马合共四万人,连下徐州七城,逼得朱家大军回撤,减轻了京城的压力。至于衡州,一向是被田家掌控在手里,没有田家的命令,各州郡是不会轻动的。

女帝虽然略感欣慰,但对两路平叛大军都被叛军派出的大军拦截,能否顺利抵达京城还是问号。

伍世伦听完黄鑫的汇报,轻轻的点了点头。

黄鑫则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伍世伦看着他纠结的样子,轻笑道:“有话就说,有屁快放。”

“世伦兄,凭借我们的战力,完全可以快速吃掉这四万多人,然后前往京城与羽林军汇合,为什么你要建议在这里练兵磨合?所有的将士不是早就在各地轮训磨合过了吗?”黄鑫有些不解的问道。

伍世伦沉默了一会,问道:“黄兄,虽然我们的主力战力强,但是数量太少了。叛军的数量据说达到六十万之多,凭着咱们手里这十万人,能杀多少?更别说里面还有四万多普通士卒。如果咱们拼尽全力,要付出多少性命?”

黄鑫沉默了,如果真要拼命,近六万从属至少得拼掉一半。叹息一声,说道:“所以你的打算是稳扎稳打,逐步削弱叛军?”

“对,今天一战,咱们虽然损失了三百多人,但大多是普通士卒,俘虏吸纳了近百从属,还有数百普通士卒。等吸纳完这批人,从实力上来说,我们不减反增。而叛军直接少了四千。多来几次,我们的实力不断壮大,而叛军的实力会不断减少,这是最好的方法。”伍世伦解释道。

黄鑫顿时明白了,自家主公要救皇帝,这个没办法拦。但不能为了救皇帝把自家的老底搭进去。

所以按照现在的打法慢慢磨是最好的,反正拖住了这么多叛军,谁也不能说什么。

至于皇帝怎么样?反正不关这些从属的事,从属们忠诚的对象是李琦,又不是皇帝。

“这件事你给其他兄弟们都说一下,但不要传到主公耳朵里。明白吗?”伍世伦嘱咐道。

“行,心里有数了。”黄鑫点点头。

六月七日,在西路军在白河郡集结完成不久,叛军就对京城发起了进攻,一个多月,叛军打造了大批的攻城器械,从南北两面对京城发起攻势。

李龙直接在南北两面城墙各放置了一万羽林军和三万五千城卫军,东西两面城墙各放置五千羽林军和五千城卫军。

由于城卫军投靠叛军的太多,李龙必须以防万一。

东西两面没有受到攻击,放一万人警戒就行,但不能只放城卫军,得有羽林军监视。

南北两面城墙也是一样,一万羽林军既是应急部队,也是督战队,在城墙出现危机时,羽林军才会出动。

北都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各种情况。

每面城墙共三千各垛口,每五人守一个垛口,就需要一万五千人,所以城卫军的编制才会是十八万,每面城墙四万五千人,守城时,四个小时一轮,其他两组可以休息八个小时,这样轮换,可以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又能保证城墙上有充足的兵力防守。

墙高二十米,光是云梯的打造就是个难题。七层楼那么高的城墙,攻城的难度可想而知,城下的弓箭手根本无法射击,抛射没有准头,容易误伤自己人,单个瞄准也可以,但做好脖子扭到的准备。长时间仰着头可不是那么好受的。

更不用说这么高,弓箭手是否能瞄得准。

因此,面对这样的城墙,攻城方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攻破城门,从城门攻进去。但北都城城门坚固,还有多层铁栅栏保护,后面还有一个瓮城,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另一个就是登城,但护城河是个难题,宽达十米的护城河,谁遇到谁头疼。而压制城头射击的办法就是建造吕公车,还得超出城墙的高度,这样才能居高临下对城头进行射击,减少对自己人的伤害。

如果敌军攻势凶猛,守军损失惨重。没关系,直接放弃外墙。所有兵力退守内墙。

内墙的长度更短一些,守军的防守范围小了,兵力自然就更紧凑。

两道城墙之间间隔两公里,遍布农田、建筑,不利于兵力展开,这还只是其一。

最主要的就是攻城器械问题。

内墙依然高达十八米,而外城门相对低矮,之前攻击外墙打造的吕公车无法顺利通过,要么重新打造,要么拆下来重新组装,无论哪种,都要耗费不少时间。城内的守军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喘息。当然你也可以一边攻城一边打造新的吕公车,但面对城头的火力压制,你要牺牲多少人?

四面外墙之间互不相通,兵力调集也是麻烦事。因此,就算攻城方打下外墙,城内守军至少也会得到十多天的喘息时间。

等打下内墙,还有皇城。

因此,北都城被誉为天下最难打下来的城市之一,与大炎天都、南燕燕京、大离蜀都城并列。

按照估算,只要城内有三十万守军,没有一百万人,就不要想见到北都的皇城。

但可惜,因为城卫军跑了十万,羽林军也少了一半,北都城只剩下十七万守军。

之所以现在只是南北两面投入了三十万兵力攻城,是因为器械不足。

一但叛军打造出了足够的攻城器械,那东西两面也会受到攻击,到时候外城就会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

不过李龙没那么傻。

现在守外城,只是为了消耗叛军的兵力,顺便浪费叛军的时间打造吕公车,等到了一定时候,李龙会直接撤到内城,让叛军打造吕公车的时间白白浪费。

李龙李彪各自坚守一面城墙,与叛军展开激烈交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