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非常满意

苗惠昕听明白了。

易飞是看中了西阳大峡谷这个地方。

想拿到这地方的经营权。

于副府长的意思是只要易飞做一两件事,这个地方就可以租给丽飞公司四十年。

她清楚于副府长来的目的。

所谓易飞做一两件事,不外乎投资之类的。

除了投资,易飞还能做什么?

苗惠昕问道:“于副府长,您认为要投资多少,西阳大峡谷才能交给丽飞公司经营。”

易飞和丽丽这两天都讲过要把余家岭开发成旅游胜地。

想来,他要西阳大峡谷也是如此。

不然,他要一个大峡谷干什么,要是平原,还能发展他的农业。

旅游是否能赚钱,苗惠昕也不知道。

章氏在旅游业上并没有涉入。

但儿子想做。

苗惠昕就想让他心想事成。

何况,她来临东本来就是商谈投资的事情。

至于投资在临东还是西阳,她并不是特别在意。

章氏集团不是苗记。

苗记投资在临东意义非凡,那是重振苗家,章氏没有这个执念。

章家的祖籍也不要东江行省。

苗惠昕倾向于在临东投资,不过是将来有更多的时间和易飞生活一起,以此来弥补她和易飞这些年的缺憾。

章氏集团拥有重工、化工、电子和房地产。

拿出一两项投资在西阳也没啥。

易飞也说过,希望把化工项目投资在西阳。

她没准备把房地产在东江省发展。

赵秋城就是做房地产的,她不想在东江和赵秋城竞争。

“苗总有所不知,西阳大峡谷占地面积很大,牵涉到几个乡镇,自从年前易飞提出想获得西阳大峡谷的经营权后,于副府长一直在努力,但受到的阻力不小,近日,总算有点眉目,我们俩这次来临东,一是听说两位苗总来到临东,有意在国内发展,我们想看看有没有在西阳投资的可能,二是就是和赵总、易飞谈下西阳大峡谷的合作事宜。”

唐进生解释道:“西阳大峡谷并不是于副府长私人物品,无论是承包还是联合开发,丽飞公司都将付出比较大的代价,易飞在西阳投资养殖业、免费提供蔬菜大棚技术,帮助西阳市发展经济,西阳市府上下都非常感谢易飞,感谢丽飞公司,于副府长才有此一说,尽量减少丽飞公司的资金压力,并非什么条件。”

于朝阳的那句话让人听着好像是西阳市提出的条件。

似乎逼着苗家兄妹去西阳投资。

否则就会把西阳大峡谷的经营权交给丽飞公司。

唐进生赶忙解释下。

这不是条件,两人来本就是商谈西阳大峡谷合作项目的。

方圆几十里、上百里的地方当然不能白给丽飞公司。

当然,如果章氏在西阳投资额度大的话,西阳大峡谷的经营权可以当做附加条件。

他这么一讲,就让人容易接受了。

至于说投资额度需要多大,唐进生没说。

这话最好还是于朝阳说出来。

真要有什么误解,他再圆场。

于朝阳说道:“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我知道丽飞公司正需要大量的资金投资,我这么说也是为丽飞公司省些钱,易飞和丽丽又不是外人。苗总说需要多少额度,咱就是走个形式,哪有什么具体额度。”

章氏要投资的是化工和重工。

要么不投,要投就少不了。

几千万总是有的。

真要说个限制额度,那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

老唐这家伙还行,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他要是早和自己合作,西阳很多事早就迎刃而解了。

苗惠昕说道:“于副府长,章氏想独立投资建厂,主要是重工和化工这块,前些天我和易飞商量过,按易飞的意思,重工我想投在临东,化工投在西阳。”

其实。

当初易飞的意思是电子投资在临东。

重工和化工都投资在西阳。

可是现在电子时代还没有来临。

章氏在深市已经有两个小的电子厂,这时候再在临东投资规模也不会大。

某康在深市还只是一个两百人的小厂呢。

到九十年代,代加工的电子厂才迎来高速发展期。

“苗总,西阳欢迎章氏集团任何形式的投资。”

于朝阳没想到章氏的投资规划已经确定了。

易飞本来就把西阳市考虑在内了。

这家伙还是念情的。

关云涛说道:“老于,苗总独资建厂,估计审批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麻烦。”

合资当然也得审批,比独资要容易的多。

外商独资企业还是有一些限制的。

再一个就是审批程序有点复杂,时间就不好说了。

这也是下午他就拍板了苗记和青江纺织厂合资,而没有拍板章氏独资的原因。

合资好批很容易理解。

国内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是最好的向外学习途径。

政策相当的宽松和优厚。

所以,集体所有的青江纺织厂把股份卖给丽飞公司也不会遇到太大的阻碍。

独资的限制就多了。

于朝阳问道:“苗总,您这边是打算重工和化工一起投资,还是先投一个再投另一个呢?”

如果先投一个。

那无论如何得让她先投化工。

他刚才和苗仲远聊过,知道苗记已经确定和青江纺织厂合资,而且投资额度高达一个多亿美金。

现在只是等着上级部门审批。

丽飞公司在合资后的苗记纺织厂占有三成股份,于朝阳不相信审批不过。

苏总督和赵副总督对丽飞公司都相当高看。

就算苗记和青江纺织厂合资,丽飞公司占三成股份有点不合规,两位总督还不睁只眼闭只眼?

合资的苗记纺织厂有丽飞参股。

想发展起来还不容易?

临东已经走在前面了,无论如何不能让西阳落后的太远。

章氏独资也好,合资也罢,只要投资就成。

苗惠昕说道:“章氏集团的化工和重工是两个独立核算的部门,是两个不同的企业,各有各的运转方式,如果能审批过的话,肯定是同时投资的。”

章氏的产品二十年前就在国内有售。

尤其是近十年,在国内的销售额度一直呈上升趋势。

在省城就有章氏的合作单位。

这也是章氏迫切想在国内建厂的原因之一。

章氏最早的目标是临近港城的深市。

最早也是想与国内的企业合资。

几次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谈成。

苗惠昕接手章氏以后,加深加快了与内地企业的合作。

和易飞相认后。

她就把投资目标转向了东江省,转向了临东市。

参观过内地数家国企后,她就不再想合资了。

国企的管理方式、特有的制度能把章氏拖死。

于朝阳说道:“苗总,重工和化工投资都非常大,您同时投资两个这样大的项目,有那么多资金吗?”

苗惠昕笑道:“于副府长尽管放心,无论是章氏重工还是章氏化工,拿出几亿美金还是没问题的。”

她从没有担心过资金的问题。

倒是有点担心审批或者内地政策有变。

易飞一再重申,政策只会越变越好,让她不用担心。

尽管她不明白易飞为何如此肯定。

但还是觉得像吃了定心丸。

唐进生和关云涛两人都咧下嘴。

于朝阳装疯卖傻,还不是变相的打听章氏具体能投资多少。

苗惠昕倒也不客气,张口就是几亿美金。

关云涛和唐进生也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章氏留在临东和西阳。

于朝阳说道:“老关,既然苗总决定分两地投资,那咱们就可以联起手来,争取早日把审批程序拿下来,你我分头去省府,先探探省府的口风,一旦问题不大,我们就和苗总签下协议,正式审批。”

这么大的投资,市里可做不了主。

港城企业也算外资。

至少得省府审批。

先探探口风是正确的,别协议签了,审批不下来,那就非常被动了。

于朝阳也很心满意足,能拿到章氏一半的投资,已经在他预料之外。

易飞在临东。

人家妈妈怎么可能不优先考虑临东。

化工就化工吧。

刚才苗仲远说苗记要在临东打造一个纺织工业城。

他为什么不能和章氏在西阳打造一个化工工业城。

关云涛笑呵呵地说:“没问题,省府那块还得靠老于和老唐多跑跑。”

于朝阳出面好啊。

他一哭、二闹、三上吊,省府拿他也没办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