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华北平靖之策

少帅办公室的会议一直进行到了下午的五点钟,夕阳西下,蝉鸣啾啾,这个初夏夜的晚上注定不平静。

从张学良和瞿秦两人之间的小型会议,开成了行营的扩大会议。下午刚被骂出去的戢翼翘参谋长和行营的秘书长王树翰两人也被叫来办公司,和三人继续讨论平靖华北的方略。

之所以叫两个人来,这是张学良的安排,一来可以平抑大家之前的不满。有些人底下议论说,少帅最近的大事决策上,只凭那几个海外归侨的意见就拍板定策了,心里滋生着有被排挤出决策圈的怨恨。

二来,今天瞿秦两人建言献策,让张学良大感满意,准备在下一步的华北平靖作战中,再赋予两人重任,这事最好是当着大家的面说,以示公平。他少帅的作风,不是一贯的“谁出主意谁执行”的规矩嘛,只要大家赞成了两人的说法,那么给这两个人加加担子,就顺理成章了。在这个他自感是存亡续绝的关头,放眼一看,除了这几个新来的归侨,身边净是些暮气沉沉的庸人,他也想改变这种状态。

戢翼翘和王树翰两人的参加,使得会议的议题只得重复一遍。在张少帅的带领下,几人又对华北的各路势力和处境做了一番条分缕析讲解,并提出了一些设想,来征求两位新参会人员的意见。

两人基本同意了三人的分析,对用“转移支付”的方式,给山西配套资金建设山西铁路的事大为称赞,这是个大阳谋,又是一个二桃杀三士的阴谋,必定会造成山西内部的分裂。说实话,现在隐匿在太行山西侧高原上的几十万晋绥军才是东北集团的心腹大患。如果能像像这样,用别人的钱干成自己的事,谁都会开心不已。 在这件事上张学良又收到了两人如潮的马屁,这都是瞿振渝主动把这条计策的倡议谦逊地推给了张学良的缘故。

现在,华北的情况经过秦川那样的内外敌友四个维度的分析,在华北要支持谁,要削弱甚至消灭谁,就很清楚了。

蜗居晋南的二十九军,之前离间华北和中央的关系,居心实属险恶。但考虑到现在他们主动提出全面靠拢北平行营,并且宋哲元本人已经提出辞职申请,希望行营重新任命军长人选。一同申请去职的还有肖振瀛,并且他还给少帅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自罪信,希望回东北老家任少帅帐下一税吏,以赎愆尤云云。所以少帅认为其情可谅,况且二十九军在各路降军当中,是最为穷敝的那一支,如果行营给予充分的接济和整补,让他变成自己的同盟,是最划算的。因此会议决定,由王树常和瞿振渝两人负责对二十九军的整编和救济补充,作为友军进行扶持。

在省主席商震率军进驻热河以后,山西多余的两个军的编制,勒令其允许士兵自由选择退伍除役,剩余的人员,就地转为基建工程兵序列,只保留最低限度的自卫武装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生产技能培训考核,参加山西铁路的建设。今后还将参加华北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基建工程招投标,彻底转为企业化运作,并自负盈亏。当然职工持股和管理层持股都作为特权给了他们,今后他们不再用枪杆子去抢钱抢地盘,但可以合法地用官兵的劳动挣大钱。

这是秦川在会上提出的建议,对于缩编和裁撤的军阀军队,不光占着大义的名分,对只图钱财的小军阀,这招还是比较有用的。他们以前打仗抢地盘不就是为钱嘛,现在不用冒丧命的危险,也能挣到钱,也可算是不错的选择。不光是山西的铁路,光是马上就要开始施工的远东经济自贸区的基础建设,就能让这些人干上十年八年的。

深谙国情世故的王树翰对秦川提出的这个“基建工程兵”的方法大为称奇,他想,如果前两年的国家“军队编遣会议”如果有这一办法,说不定就真能避免那场浩劫般的中原大战,既能挣钱,又能寓军于民,实质上大家都没有受什么损失,何苦打仗来着!

殊不知,这军队一旦转入非战斗状态太久,官兵们就不可能保留那种血战的精神和信念。没见共和国的基建工程兵部队转入经济建设和市场经济当中后,谁都再没有征召他们重入作战编制的念头了。秦川对于王树翰的什么“寓军于民”的愿望嗤之以鼻,这不就是退役士兵的再就业安排吗!有什么稀奇的。军队只要沾上经济钱财这样的事物太久,他们就不成为合格的军队了。

要跟着山西军队做同样集体转业为基建工程兵的还有驻察南的孙殿英部,晋南的万选才、刘茂恩部。这样算下来,华北行营序列里,需要承担补给的军队就剩下:二十九军、山西的一个留守军、绥远驻守的一个军,以及调往热河的商震军共四支军队,人数在12—15万人左右,远比之前的30——40万少了一半还多。

剩下的就只有冀南的石友三部,对他,秦川建议做消灭处理,而戢翼翘则主张适当招抚留用,或者给一大笔钱,也让他们转业成为基建工程兵。两人就此陈述了各自的观点。

戢翼翘的观点是石部军力强大,战意凶悍,现在有响应广州汪先生的号召,要起兵反蒋苗头。如果他们起兵后向南打蒋军,则东北军就可乘虚南下,收复冀南,把他挡在黄河以南,管他和蒋军打生打死的。再不济,就给他一大笔钱,让他也转为基建工程兵,自解武装也好。

他最不想现在就和石友三发生正面的冲突,他的理由是,东北军在关内的14个旅,既要防备从山西出来的晋绥军,北线就要囤积重兵,还要在山东的德州方向留有足够军力,预防和石友三暗中勾结的韩复榘部。再扣除各地绥靖兵力,能抽出来对战石友三的机动兵力不过6各旅左右,没有十足的把握战而胜之。

而秦川的看法几乎是和老戢针锋相对,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石友三这个人是个没脑子的二百五,让人永远都摸不着他的想法,是个完全不可预测的家伙。在这样的人的手里,居然有一支让大家忌惮的武力,放到谁的身边谁都睡不着觉。这个家伙先叛冯,后又叛蒋,现在已经放话要打败东北军,取代张学良,当新一任的“东北王”。而且,更严重的是,他已经得到了日本人暗中的鼓励,关于东北军的部署和战力情报,日本人已经全部提供给他了。

所以秦川的态度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消灭这个华北的不安定因素,哪怕是用计逼反他,也要消灭他。而且,石友三作为整个华北最强的一股军力,单个来说,就是编制和装备完整的晋绥军4个军,对上他也没有十足的胜算,因为这家伙用兵打仗确是一把好手。所以,秦川主张用堂堂正正的阵战,一战击灭这股军事集团,挟此余威,震慑其他不安分的军头。

张学良近来深恨石友三,就因为石友三在军中散布他张学良是纨绔将军,中看不中用的言论。石友三如此说,意在鼓舞部下的信心,这让他感到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刚才听到戢翼翘居然对石友三有怯意,还想用钱摆平石友三这个无信无义的小人,这么傻瓜的想法居然是他这个参谋长提出来,他心里窝了一团火,不知道怎样发作。

接下来戢翼翘提出来如果对石友三的战事一开,东北军就需要从关外调至少三个旅的精锐,才能稍有把握,在保定一线阻击石部。若要真的要打败石友三,就必须请求南京中央从后策应,抄了石军的后方才能取得胜利。

秦川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东北军和中央军就是用如此战术打败石友三的,戢翼翘提出的这种方法在后来的对石军战役中,也确实奏效了,是一个合理的谋划。 但他没想到,老戢要从关外调兵的打算,一下就激怒了早就对他怨气郁结的张学良。只见他“嚯”的一下,站起身来,脱口而出,说出了一大串让大家都吃惊的话来。

“抽抽抽!你还想从关外抽多少兵。关内日本人鼓唆石友三反叛我,难道他日本人就不会在关外发动事变来驱逐我嘛!顾头不顾腚,有你这么当参谋长的吗?传我的命令,黑龙江的7个旅,只留下一个驻扎哈尔滨,其余的全部南下,向辽宁和吉林两省回防,但一兵一卒都不准进关,全部给我守好东北!

他回头看着瞿振渝和秦川两人,用眼光征询两人的意见,见秦川点头,这才继续说道;

“那么,秦川,你认为怎样打和石友三这仗?需要不需要南京的中央军从南边配合我们行动?”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