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将星闪耀华北(十)

7月10日,总攻发起的第二天

凌晨四点过,还在睡觉的秦川被敲门声惊醒,他睁开眼,习惯性地摸了摸压在枕头下的手枪,这是他到冀南后养成的习惯,人怕出名猪怕壮,现在的秦川也开始小心起来。

他又听了一下敲门声,是平稳又有节奏的响声,同时屋外还有一阵嘈杂的人声和欢笑的声音,他这才放下心来,开口问道;“谁,什么事?”

门外响起了自己副官冯钰的声音,“报告副总指挥,石友三叛军来了代表了,他们要向我们投降,总指挥要你拿主意,是否接受?”

冯钰是冯庸的堂弟,是冯庸推荐给秦川的,说是可以把他当做自己人般信任。他原来在荣臻的手下当一个部员,因为冯家的原因,荣臻为了向张学良表忠心,就有意打压他,仕途很不得志,找堂哥想办法。结果秦川一担任冀南战役的副总指挥,就把他要过来当自己的副官了。

他由于长年不得志,便养成了谨小慎微的脾气,擅长察言观色,做事却有些阴狠。秦川也不是十分喜欢他,只是碍于冯庸的关系,才把他留在身边。要以秦川的观察,这个人是个做情报的合适角色,如果有机会,秦川还是想把他荐到合适的岗位上。

秦川躺在床上,心里却有些失落,说好的要把这戏本唱全的,现在石友三这么一弄,就像是自己最后要用尽全力,给对方一个绝杀,却不想对方直接跪下认输了,白白耽误了自己的好心情!那些本该出现的金戈铁马,车辚辚,甲森森的壮烈景象,这下全没了。

他只好起床,走到外间简单洗漱了一下,穿戴完毕,打开门。冯钰还站在门外没走,他笑嘻嘻地说道:“整整27000人枪,全部向我们乞降啦!副总指挥,您太了不起了,大家都说,这一仗,不光石友三的叛军惊吓的很,就是我们自己,也从没见过这么打仗的,简直是摧枯拉朽,铁锤砸西瓜,一击成功!”冯钰跟在秦川的身后,一起走向指挥部,一路上都在喋喋不休地拍着马屁,秦川没有理会,仍旧对石友三的投降耿耿不快。

“大家伙都说,将军就是当代的周郎、陆逊,之前他们可是为少帅捏着一把冷汗,害怕你把这仗打砸了,坏了东北军的威风。现在他们全都改口说你是天生的将才,天赋异禀。”

秦川停下脚步,回头盯着冯钰看了一下,淡淡地说;“难道之前他们把我当成战场小白吗?”

“小白?什么是小白?”

“呃,小白,小白就是门外汉的意思,这就对了嘛。”秦川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就进到指挥部里了。

此时的指挥部内灯火通明,一片的欢声笑语,所有人都在相互击掌相庆,畅叙胜利。就连一向不准时来办公的张作相,都在其中,正在接受大伙的祝贺。他见秦川进来,扬手向他招呼着,口中哈哈大笑。

“副总指挥,你可来了。现在河对岸石友三的2万7千人的残军,已向我们请降了。这仗是你一手指挥的,善始善终,这是否同意石军投降,还是要看你的意见啊!哈哈哈。”张作相开心地说着,显然他乐意把这份光荣奉上,很是大度。

“石友三呐?”秦川上前和张作相握了一下手,开口就问道。

“那个瘪犊玩意昨晚就化妆逃跑了,他跑了以后,残军就推选他手下的军长沈克到我们这里请降。因为害怕我们天一亮就要发动进攻,所以沈克连夜就穿过火线,到我们这里来了”旁边参谋组长陈寿新赶忙插话汇报说。

“怪不得昨晚石军营地里炸营了呢,一定是群龙无首之下,乱了一晚上吧。”秦川和张作相说这话,见他手里拿着一份文稿。张作相抬手向他扬扬,笑着说;

“这是石友三下野的通电,是他临逃跑时拟就的,想要今天一早就对外发布,这小子读过书,文笔还是可以一观的,怎么样,你看看?”

“不看”秦川干脆地拒绝道:“猜都猜得到,像石友三这种人渣,发什么下野通电,还不是说受了冯玉祥的蛊惑,猪油蒙心,犯下大错。还会要求我们善待他的部下什么的,把自己装扮成心怀高义的君子。我劝辅帅不要给他这个脸,他的这个通电就当是没有,我想把他说成是抛弃部下,畏罪潜逃的小人。”

张作相看了看秦川,见他一脸严肃,遂又大笑道:“行,这事就依你,石友三就是个混蛋玩意儿,还想往自己脸上贴金,他倒是想得美!”

随后,两人商量了受降事宜,秦川让他代表冀南前指向行营报捷,自己来主持新闻发布会事宜。最后两人都开心地和大家照了相,算是冀南大捷的纪念。

1931年7月10日,被围在河北新乐地区的石友三残军27000余人,全部向东北军投降,作为叛军曾经的编号——第十三路军作为完败的一方,正式从国民革命军的序列中除籍撤编。按照之前秦川与张学良的约定,冀南战役被俘的石军36000余人,全部交给二十九军接收,甄选后补充成为二十九军的兵员。

石友三在9日晚化妆潜逃,只带出了不足一个连的卫队。由于在路途当中受到过东北军追击,卫队连损失过半,带出的金银细软也被士兵们趁乱挟走。最后,几乎山穷水尽的石友三只带了30余名随从,潜逃到了山东德州,被韩复榘秘密收留。

潜藏在石友三军中的几名日军顾问,都在9日的总攻当中,被炮艇机打死了,唯一的一名中尉,在受重伤的情况下,被一名石军士兵打死。这名士兵意图抢劫他的金表,在他反抗时,被担心行迹暴露的石军士兵用刺刀刺死了。

石友三在冀南宣布反叛之时,被北平行营的裁军政策逼得起了反心的杨爱源、孙楚两军和王靖国、赵承绶等将领,也阴谋起兵策应石友三。因为商震的32军堵住了井陉道的隘口,几人就把军队秘密移向晋东北地区,准备出张家口,攻向北平。哪想到石友三才起兵不到十天,就全军覆灭了。惊得几位晋军将领冷汗连连,这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最后只得借口说是受赵戴文主席指派,到晋北勘测铁路建设地理云云。

不曾想,这些人阴谋响应汪精卫,迎回巨贪阎锡山,割据山西的图谋被秦川安排的情报人员和记者联手曝光出来,连续在报纸上热炒了半个多月,闹得全国沸沸扬扬,尽言军阀害国,罪不容诛。结果,阎锡山被继续通缉,杨爱源和孙楚等人也被撤职。他们的部队立刻就被解散,收缴武器后,全部转业成为第一支基建工程兵部队。后来成为名闻全国的晋宁铁建公司,业务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

山西的另一个军头徐永昌,见短期内阎锡山起复无望,为表现自己的义气,假装辞职,实际上暗中向南京中央上下行贿,企图让南京政要给他托底,继续保留军长的职位。对这种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小人,张学良和蒋介石联手摆了他一道,一方面北平行营批准了他的辞呈,另一方面,南京的蒋介石说徐干才难得,力邀他到南京军事参议院任职,赞划军务。

弄巧成拙的徐永昌就这样黯然去职,离开了山西。这事气的躲在大连的阎锡山对徐永昌破口大骂,对他的蠢行大为光火。就这样,张学良在华北的唯一对手阎锡山,其在山西的根基基本被拔个干净。山西独留的33军,改由倾向南京的李生达出任军长。出自晋绥军的35军军长傅作义则趁机脱离山西,独自到绥远屯垦练兵去了。

这些都是战后的后话,这场短暂的却影响深远的冀南之战,不但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也使张学良的华北初创的政治体系收益良多。

首先他打垮了华北各种敌手或潜在的竞争者,短期内把他十分忌惮的冯玉祥和阎锡山这在北中国的政治巨头给彻底压制住了,无法对他在华北的行动掣肘,华北成了他下一步收复东北的坚实基础。

第二是,通过此战,他争取到了二十九军、商震的32军、傅作义的35军,作为今后抗日的盟军。

第三则是军事上的收获,通过此战,东北军经历了一次全新的战争体验,找到了下一步建军强军的方向。当然,能不能最终成为一支铁血强军,主要还是看东北军自己有没有决心革自己的命了。

最后,通过这场战役,获得好处的还有一位,就是直接谋划和指挥这场战役的秦川。石友三这个人渣军阀被他拿来试了刀,七万人的大军,被他在4天内一战击灭,其创新的战法和新颖的指挥方式,让他声名鹊起,蜚声中外了。由于他与东北军还属于雇佣式的关系,这下,秦川就成了被各方争相拉拢的对象了。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