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馆长

看钟安之写字是一件很享受的事。端正而又不显呆板的正楷似是从他那狼毫硬笔下开出的花。而他本人却显然有些急切,好像在被人催促,可能学者都是这个样子。

不知什么时候,不知从哪个书堆钻出来的沈言好奇地问钟安之:“你写这些又没别人看,又有什么意义?”那时的他刚刚开始接触哲学,干什么都要问一句有什么意义。

沈言看见钟安之搁下笔少有得斟酌着言辞:“有时我总会觉得脑海中有许多人,他们都想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果将这些知识都记下来,我会好受些。”

“这些书都是你写的?”

“一部分。”

“其他的呢?”

“历代龙渊阁阁主。”

“图书馆馆长?”

“精辟。”

“他们也是闲的吗?”

钟安之抿嘴:“你问题太多了。”

沈言明智地闭上了嘴,继续安静的当他的美男子。

一直在旁假寐的黑猫被挑起了谈兴,“嘿嘿”得怪笑了几声:“说龙渊阁阁主是图书馆馆长倒也合适,不过龙渊阁这个图书馆的含金量可大了去了,外面不知多少武夫学者不顾性命前仆后继得想在这里观个几年的礼。”

沈言立刻来了兴趣连忙追问:“为什么?”毕竟少年心性,总想寻根究底。

黑猫慵懒的打了个哈欠:“那可就说来话长了,说起来墨应该更懂一些,让他说给你听吧。”这懒猫可还没有睡够十八个小时。

墨认命得叹了口气,用沧桑的口吻缓缓说出了一个久远的故事:

龙渊阁大约在灵帝统一南北称霸天下后的两三年开始修建,那时的灵帝意气风发不可一世认为自己是天下共主,甚至将这天下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灵土。

那时的灵帝认为自己是一切的主人,理应全知全能。也想做一件永久造福后代子孙的事情,于是他想搜集世间所有的知识,技术,力量,隐秘。从浩瀚的星空到地上所有的东西都应该被记录在册井井有条,让他一览无余。这便是龙渊的雏形。

沈言适时插嘴:“他想造一本天底下最全的账本。”

墨点了点巨大的脑袋:“很形象。”

故事继续:

搜集天下的所有真的是一件不可思议甚至不可能的事情,但那时的灵土正是历史上极为繁荣的一个时期,那时万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朝,外患几乎没有,再加上灵帝是个少有的明君,国力空前的繁盛,粮仓里能挖到百年前的粮食,钱仓里的铜钱因时间的久远粘连在了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产业也发展得极为兴旺,几乎每个村庄都有私塾,有人甚至笑言那时田间耕地的老农都能吟几句风花雪月。在编写“大账本”的圣旨流入民间不久,便开始有学者士人自发的将家中祖传的书稿,典籍送去朝廷,人数之多竟要当地官员专门派出人员去招待各个官道或是骑驴或是挑担或是驾车的运书人。从那时起各个旅店客舍便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读书人进店所用银钱如非拒绝一律官府代付。

那时的读书人确实是有信仰的,他们翻山越岭不辞辛劳只为运送一些漆黑的墨迹,那时纸张还没有普及,短短千言可能就要占据一卷沉重的竹简。有个海边的读书世家派家里刚刚弱冠的长子背着一包祖辈的论述去送书,直到三十五年后一个头发斑白的乞丐才带着泪光颤巍巍的敲开了自家的房门。

聚集天下之书确实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有人统计,光是分类,筛选,誊写所占据的直接有关人员便多达一万五千多人,这还不算管理,伙食,住宿,接待的间接人员。光是养活这些人所用的资源便已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何况誊写所专用的白娟,以及不会轻易褪色的北陵山特产的墨。

但这些都阻挡不了野心勃勃的灵帝,建造龙渊阁并分门别类摆放抄写一些文学类书籍整个过程花了那个空前鼎盛的时代整整三十六年,那个堆放了无数书籍的书阁据说连长期呆在其中的工作人员都不敢走出自己熟悉的区域——他们担心自己会迷路。

“这确实是一些书呆子的天堂,但这对武夫又有什么吸引力呢?”沈言不禁好奇地发问。

被打断了的墨丝毫没有不耐烦,继续顺着刚才的话题往后说:

但这还只是文学类的书籍,那时的灵土不像现在这样普通百姓居多,修行之人极少。灵帝时代修行几乎是全民参与,大大小小的门派众多,他们有的和朝廷交往甚密有的则敌视天下正统,一般民间有何冤情不会报官而是直接找当地门派长老,那才是他们的天。而当地行政机关对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甚至只是当地门派的传声筒。而灵帝是个野心勃勃的君王,可能集书只是一个幌子,他真正想做的是想覆灭江湖,让天下只有一个天——朝廷。让朝廷只有一个人的声音——他,天下共主灵帝。江湖的覆灭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从一些很小的门派开始的,那是针对天下武学的集书令已经发出,但对所有门派来说自家武学绝对是龙之逆鳞,碰之即死。一些油滑些的或是与朝廷关系较好的只是象征性的交纳出一些比较普通的典籍,而一些干脆些的直接无视朝廷。而当时的朝廷也对此不做硬性要求,让一些人误以为灵帝也懂得不去触碰当时盘根错节的江湖。但所有人都错了。

一些小门派开始被中等门派吞并,其中的武学秘籍多数散失但无人在意,而中等门派逐渐被一些后起之秀赶超吞并,这也无人在意,当这些后来居上的门派终于成长到足以威胁到一些大门派时,立刻开始联合成为一个庞然大物,这时开始有人在意,恐慌开始在这些曾可以与朝廷叫板的门派中蔓延,但为时已晚,大势已成,此时的朝廷依然集众家之长无惧任何势力。一个个曾顶天立地的大门派轰然倒塌,一本本珍贵无比的武学秘籍被锁入龙渊,从此再无江湖。

这就是龙渊阁第一任馆长灵帝的故事。

然而这还没有完,一个参天老树即便被砍倒其下根系也依旧盘根错节,从前的江湖残余势力暗流涌动,在有心人的利用下起义,镇压,平反,溃败,改朝换代,南北分立,一系列复杂的事情一一上演,龙渊阁经历了很多事情,辗转过多人之手,直到一个横空出世的天下奇才打破了这一切纷争。他的名字叫勉。勉据说是从山里走出了一个少年,在那个缺少传承的混乱江湖里,这个少年一个人,一把长剑刺穿了整个江湖的乱麻,劈出了一个龙渊,自创天剑将无数人趋之若鹜的龙渊收入囊中。后来勉长笑三声一剑破魔一万二随后隐于山水之间再不见世人,龙渊剑流入江湖,易过多人之手。其中复杂不说也罢。

你猜那把剑现在在谁手上?

沈言立刻想起进来时当做钥匙的那把古朴长剑:“师尊手里。”

墨赞了一声:“聪明。至于你那天下第一的师傅是怎么拿到这把剑的倒大有讲头。”

一旁安心写书的钟安之此时终于抬头:“往事如流水,不谈也罢。”

墨听了倒也不坚持,当下哈哈大笑:“你师父是怕我揭了他当年丑事,在此横栏一嘴。说起来那些旧事当真如云烟,散着散着便再也捉不住他啦,就让他随风散去罢了!”

年轻的图书馆馆长听了此话,万年不动的嘴角终于向上弯了一弯,略带惆怅得吟了一句:“如烟往事俱忘却啊......”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