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征兵开始

“尝尝看我的手艺怎么样。”

房间内,林渊笑呵呵的看着杨玉环。

杨玉环拿起筷子尝了一口后,只觉得一股前所未有的香味在口齿间绽放,美眸中顿时异彩连连,小鸡啄米般的直点头。

“嗯嗯嗯!好吃!”

“主人,奴婢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面!”

她满脸的惊喜和不可思议,就好像吃到了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一般。

那些话可不是恭维林渊,而是真心实意的。

身为齐国公府的千金小姐,她也算见多识广,品尝过众多美食,更别提她本身厨艺就很棒。

足以见得这碗林渊亲手做的西红柿鸡蛋面带给她的震撼有多大。

“好吃就多吃点,不许剩哦。”

林渊笑着说完后,自己也动筷子吃了起来。

亲手做的东西吃起来有种别样的满足感,这也算是他自穿越以来吃过的唯一口味正常的食物。

“嗯嗯嗯!这么好吃的东西奴婢才不舍得剩呢!”

这种香气四溢,还带点西红柿酸味的口感不停的刺激着杨玉环的味蕾,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十几分钟后。

林渊满足的靠在椅子上,杨玉环看着眼前的两只空碗,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唇,好像还在回味这难得的美味。

两人连汤都喝光了,一点也没剩下。

“主人,你好厉害。”

杨玉环眼中闪着光,有些崇拜的看向林渊。

在她眼中林渊好像无所不能一样,不仅能处理家国大事,连做饭这种小事都完美无缺,真是恍若神人一般。

“你说的厉害是指哪一方面?”

林渊眉头一挑,坏笑着说道。

“自然是……”

话说到一半,杨玉环脸颊蓦然红了起来,满脸羞意的娇嗔道:“主人你又欺负我。”

“哈哈哈。”

看到杨玉环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林渊顿时忍俊不禁。

“你家主人会的可不止这一点点,以后有时间了都教给你怎么样?”

杨玉环眼前一亮,连忙欣喜的点头道:“好啊。”

“这样以后奴婢也能给主人做出来这么好吃的东西了。”

林渊故意作出一副古怪的表情,调笑道:“你说的是做饭?”

“啊?”

杨玉环眼中一滞,呆呆道:“主人你说的难道不是做饭吗?”

“有做饭,但是并不全面,你学要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林渊摸着下巴,嘴角勾起道:“比如说……骑马?”

“骑马?”

杨玉环更懵了,小小的脑袋里满是大大的困惑。

她一个女孩子家家,学骑马做什么?

“对啊,还不会吧?来,上床,今天我亲自就教教你。”

林渊眼睛眨了眨,伸手揽住她弱柳扶风般的细腰。

杨玉环这才明白林渊的意思,白嫩的脸颊上顿时开满了桃花,娇美羞涩,柔媚动人。

……

一日之后。

洛阳街头贴满了朝廷刚刚颁发的告示,一时间围满了百姓。

“快来看啊,军队要征兵了。”

“害,征兵有什么稀奇的,若不是实在走投无路,谁会去当兵啊。”

“这次不一样了!你看这告示上写的,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嘶~不仅每个月的响钱变多了,退伍后还有一大笔补偿可以拿!而且只要家中有参军的,朝廷还会给家中颁发[光荣之家]牌匾!!”

“真的吗?我看看!”

“那是自然,这告示上白纸黑字都写着呢!还说军人保家卫国,以后可以享受诸多便利,比如见官免跪、看病买药有朝廷转发的补贴、若战死沙场还会给予[烈士]的封号和补偿……”

“天呐!这是我眼花了吗!”

“若是真的,我第一个报名参军!”

“我也是!这当兵可比在家种田好多了!”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言语中都是震惊和不敢置信的神色。

在人们眼中,若是能得到朝廷的封赏,那可是光宗耀祖一辈子的大幸事!

如立忠义牌坊、贞洁牌坊等,哪个县出了一位都得敲锣打鼓热闹好几天,家谱上世代传颂,出了门感觉自己脸上都有光。

可现如今参军就能得到一块[光荣之家]的牌匾,虽然说不如立牌坊那么庄重,可好歹也算是朝廷的封赏不是?这谁听到能不激动!!

更何况还有其他丰厚的待遇,即便真的是战死了,那也值了!!

“这么多好处,不会是骗人的吧?我总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俺也是,只是参个军而已,朝廷舍得动这么大排场吗?”

“说不准都是虚的,就是为了骗人参军而已,之前我周国虽然打了胜仗,但宋国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会全力报复,眼下我周国军队无人,朝廷这才想出了这些。”

“是啊,怕就怕去参了军,还是和以前一样,我听说之前好几个月连月响都发不出来。”

一有人质疑,瞬间便激起了围观百姓纷纷的质疑声,让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些没底。

根深蒂固的观念都扎根在心中,仅仅凭这一纸告示,短时间内还是无法抹去百姓们的想法。

“也不一定,我有个亲戚前段时间就是受伤断了一条胳膊,刚从军队里退下来,听说朝廷补偿了一大笔银子,本来他家穷的家徒四壁,现在人家包了几十亩地,还娶了媳妇纳了妾,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滋润了。”

“是啊,我也有个兄弟在军队里是个弓箭手,听他来信说现在参军好得很呢!以后就没机会了。”

“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即便没有这些,我周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身为周国人,我们岂能苟且偷生!”

“对,我要去参军!”

百姓中有人解释了一番后,刚刚那些忧虑顿时散去不少。

也有不少气血方刚的有志青年群情激奋,不管如何都只想报效国家。

在这种氛围下,有一人带头后,便有不少人跟着当场就签字画押参军,然后就被在胸口处带上了大红花,看的其他人羡慕不已。

半日之后,已经有不少人家被各地县衙亲自上门送上了[光荣之家]的牌匾。

之前不少持观望态度的百姓这才纷纷踊跃报名参军,一时间,洛阳城内热闹非凡。

一队又一队戴上大红花参军青年各个昂首挺胸,脸上无比自豪,整整齐齐的队列前往军营,在满街围观群众相送的欢呼声中,仿佛比中了状元还要荣耀。

整个周国各大城池内也是相同的景象,报名参军的人数直线上升。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