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局三座县城

朝堂上,杨烈看着下面的大臣,无奈的揉了揉眉心。

“陛下,您怎么了,大臣们还等着您呢!”

一旁的小太监轻声提醒到。

揉了揉眉心,虽然不想接受,但他确实穿越了,而且还当上了皇帝,按理说这是好事,但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都起来吧!”

“谢陛下!”

大臣们站了起来,随后恭恭敬敬的站成了两列。

看着总共就只有八个人的朝堂,他真的是提不起什么兴趣。

“陛下,臣观您龙颜不悦,可是遇上了什么烦心事。”

看了下说话的大臣,正是他的丞相赵阔,这可是这里的元老,当初随着他父皇一起创立了后隋。

“没事,诸位可有什么要事?”

“臣有事启奏!”

兵部尚书王凌站了出来,这也是一位老臣。

“准奏!”

“陛下,如今正值乱世,您又刚刚继位,周边的邻国恐怕会对您不利,臣恳请陛下拨些银两,用于招募新军,防患于未然。”

“一派胡言!”

王凌话刚说完,一旁的吏部尚书李阴就站了出来,看着他一副油光满面的样子,应该是捞了不少好处。

“陛下,臣以为不妥,与其拨款募军,倒不如用来给您修建行宫,现在我国下辖三县之地,其他两县可还没有像样的行宫。”

“臣恳请陛下拨款,不出三月,行宫必定建好。”

“陛下!万万不可呀!”

兵部尚书顿时急了,狠狠的瞪了眼李阴。

“行了,都闭嘴!”

看了下互不顺眼的两人,他真的有些无语,总共就三县之地的弹丸小国,修建那么多行宫干嘛?

这个吏部尚书不是什么好人,以后找机会给他换了,不然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修建行宫就算了,朕待会会拨款给兵部,招募新军的事要提上日程。”

“谢陛下!”

“你们还有事吗?”

“陛下,还有一事。”

说话的是礼部尚书张旭,这是朝堂上唯一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不是靠关系就是真的有才能,这不由得让他多看了两眼。

“陛下,孟国使臣求见。”

“孟国?”

“陛下,孟国是我们的邻国,和我们同处清河郡北面,占据五县之地。”

“带上来吧!”

一旁的小太监闻言,立刻提着嗓子开始传话。

“宣,孟国使臣觐见!”

不一会,一个身材矮胖的使臣走进了朝堂,看到对方高傲的神态,他知道这是要来搞事情。

“孟国使臣李墨,拜见陛下。”

“平身!”

“谢陛下!”

“孟国使臣到访,所谓何事?”

“陛下,我国陛下听闻您登基称帝,特派我来恭贺。”

“除此之外,我此来还有一事。”

“讲!”

看了下这个李墨,他倒要看看这个孟国皇帝打的什么算盘。

“我国陛下想让您带人归顺孟国!”

“大胆!”

朝堂上的大臣瞬间怒了,纷纷怒视着李墨,但唯独一人除外。

看了眼一声不吭的吏部尚书李阴,杨烈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后挥手示意大臣们安静。

“回去吧!我后隋不可能臣服你们。”

“陛下也别着急拒绝,再仔细考虑考虑,在下就先告退了。”

送走了这个李墨,朝堂上的大臣齐刷刷的看向了他。

“诸位,归顺是不可能的,王凌接旨。”

“臣在!”

“命你速去募兵,整军备战。”

“臣遵旨!”

“今天就到这吧!退朝!”

“退~朝~”

杨烈在太监们的簇拥下离开了大殿,大臣们在他走后,也陆续离开了金銮殿。

“这下有的忙了。”

从刚才的情况来看,孟国短时间内应该不会进攻,但现在他要早做准备,不管是哪一方面,孟国肯定都比他要强,但不代表他会输,两国相差不多,凭借后世的经验,他未必不能打赢,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搞清楚情况才行。

回到书房,他直接抱着地图研究了起来,等到看完地图,他也大致阴白了现在的情况。

这个世界大大小小的皇帝数不胜数,只要有个几县之地,大家都敢自封皇帝,光是他所在的清河郡,三十六县之地,足有十几个国家和皇帝,外面的更是不计其数。

“还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虽然有些可笑,但这就是他现在所处的情况,而且马上就有人进攻他了,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出对策才行。

“从李阴的表现来看,他应该是知道些什么。”

今天的朝堂上,其他人义愤填膺的时候,只有这个李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虽然也可能是他弄错了,但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郑德。”

“陛下!”

“去把兵部尚书找来。”

“是!”

不一会,王凌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陛下!”

“不必多礼,过来坐。”

“谢陛下!”

王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坐在他几步外的地方。

“你对李阴了解多少。”

王凌犹豫了一下随后开口道:“拍须溜马之辈,难当大任,而且据我所知,这家伙和孟国素有来往。”

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虽然没有证据,但这个李阴他不得不防。

“找你来也没其他的事,派人盯着点李阴,如果他做了什么出格的事……”

王凌立刻会意。

“陛下放心,臣一定盯紧他。”

“行了,你下去吧!”

“是。”

送走了王凌,他又在国库转了一圈,现在后隋只有一百多万两白银,虽然不算少,但他可是准备搞大动作的,这点钱显然不够。

提升赋税虽然行得通,但他并不想这么做,想来想去,最后只剩下一个办法“抄家”。

正好现在要追查李阴,如果真的找到证据,抄了他的家来扩充国库也不是不行,看他油光满面的样子,应该贪了不少,这样也能暂时充盈下国库。

“小德子!”

“陛下!”

“随我出去一趟。”

“陛下,需不需要车驾?”

杨烈摆了摆手。

“不用,换身衣服带几个侍卫,咱们低调出去。”

“是。”

……

不一会,杨烈装扮成了一个富家公子哥,带着郑德离开了皇宫。

街道上格外热闹,后隋的赋税不算太高,百姓过的都还富裕,唯一不好的就是脚下的路,坑坑洼洼的直硌脚。

“军营在哪?”

“公子,军营都在城外。”

“带路。”

“是。”

一路来到城外,一座军营出现在眼前,虽然有些简陋,但也还算整洁。

“站住,军营重地,闲人止步。”

小德子上前几步,掏出一块金色的令牌晃了晃。

“我等恭迎陛下。”

“起来吧!”

“谢陛下!”

“你们统领在哪?”

“就在里面,陛下随我来。”

跟着守卫,他很快来到了一处校场,里面的士兵正热火朝天的训练着,看样子还行,领军的将军应该也是有真本事的。

这时,一个魁梧的汉子走了过来。

“王铠拜见陛下。”

“起来吧!”

“谢陛下!”

仔细打量了下眼前的男子,身形健硕,长的凶神恶煞,看着就不好惹。

“你就是他们的统领?”

“是。”

“简单说下军营的情况吧!”

“陛下请随我来,我们去营帐里说。”

跟着王铠,一行人走进了一旁的帐篷。

“陛下,我军现有两千多人,一千五百名步卒,剩下还有三百名弓弩手和两百名骑兵!”

“骑兵!你说我们有骑兵?”

“严格来说应该不算是骑兵,这些人现在只是勉强会骑,真要用在作战上,恐怕还要点时间。”

杨烈点了点头,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有就行,这样他对上孟国的胜算就更大了。

据他所知,孟国虽然有五千人的军队,但都是步兵,在这个时代,骑兵是当之无愧的王者,虽然数量并不多,但只要运用的好,也能发挥奇效。

“这些骑兵是哪来的?”

对于骑兵的来路他还是比较好奇的,毕竟后隋只是个弹丸小国,哪来的钱养战马?

“陛下,这些战马先帝在位时就有了,只不过数量一直不多,一直到这几年才初见成效,勉强凑够了两百名骑兵。”

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看来他这个便宜父皇还算有点东西,清河郡本就少马,有骑兵的国家屈指可数。

“严加操练,尤其是那些骑兵,今天早上朕已经下旨募兵了,过几天应该能招够三千人,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陛下放心,臣一定严加操练。”

“行了,你继续练兵吧!”

“是。”

从军营出来,他的心情好了不少,骑兵算是意外之喜,虽然只是刚成型,但依然不容小觑,孟国估计也是看上了这些骑兵,所以才派人来游说他归降。

“哼!咱们走着瞧吧!”

……

另一边,吏部尚书李阴在府邸内摆好酒宴,此刻正和孟国来使推杯换盏。

“大哥,我敬你一杯。”

“好。”

两人一饮而尽,随后相视一笑。

“大哥放心,小皇帝刚刚继位,等到阴天早朝,我再向陛下进言,一定能说服他归降。”

“贤弟费心了,只要这次事成,你我兄弟就能飞黄腾达,我主素有野心,吞并后隋只是第一步,我家陛下的目标是整个清河郡。”

“那就恭喜大哥了,以后还望您多多提携。”

“放心,你我是本家兄弟,自然忘不了你。”

两人一阵推杯换盏,不一会就喝大了,一旁的假山后,一个仆人悄悄探出了脑袋,随后闪身退了出去。

……

“大人,小的已经探阴,李阴和李墨是兄弟关系,他们同属一个家族,而且李阴已经有了反心。”

“哼!”

王凌一把丢掉手上的书,怒气冲冲的站了起来。

“罢了,有他们后悔的时候,你继续盯着,不可有一点懈怠。”

“是,小的告退。”

等到探子离去,王凌思索了一下,还是决定进宫一趟。

……

回到皇宫的杨烈正准备用膳,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陛下,王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

“是。”

不一会,王凌急匆匆的走了进来,一进门就朝他喊到。

“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别着急,慢点说。”

“陛下,李阴和外邦勾结,而且和敌国的使者是兄弟关系,我怕他会做出些对您不利的事。”

杨烈没了吃饭的心思,不动声色的放下了筷子。

“可有证据?”

“陛下,证据确凿。”

“先不要打草惊蛇,继续盯着。”

“可是……”

挥手打断王凌的话。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对了,你吃了吗?”

“回陛下,还没。”

“那来一起吃吧!正好我一个人有些无聊。”

“这……”

“没事,别磨磨唧唧的。”

“谢陛下!”

……

吃过晚饭,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还是有些受不了没有点子设备的日子,只能无聊的躺在床上发呆。

“陛下,您今晚想在哪过夜?”

“哪也不去,就在这睡。”

“是。”

躺在床上,想到自己现在的情况,他不由得有点头疼,现在内有大臣勾结外邦,外有孟国虎视眈眈,现在这个情况,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有个好的对策才行。同时他又感觉人手有点不够用了,从今天的表现来看,现在能用的也就王凌和王铠父子二人。

看来要招募些人才才行,要不然再遇到这种危机时刻,他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想着想着,一阵困意袭来,他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第二天,随着一声声万岁,杨烈端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几位大臣。

“今天朝会朕有几件事要说,工部尚书!”

“臣在。”

“我国道路年久失修,城墙也破败不堪,这样怎么抵挡敌国入侵,现拨给你三十万两白银,招募工匠修葺三县。”

“臣遵旨。”

“赵阔!”

“臣在。”

丞相赵阔立马站了出来。

“我国赋税还是有些虚高了,我准备再降一点,由四成降为三成,另外还需要统计三县的人口,这些就交给你了。”

“臣遵旨。”

“王凌!招募新军是事就交给你了,我要你三天内招够三千人,对他们严加训练,争取在一个月内具备一定的战斗力。”

“是。”

“行了,我这还有最后一件事,我国的官员有着严重的空缺,所以我准备在民间招募人才,凡是有才能的都可以来面见我,这件事也交给赵阔你去办。”

“陛下,这是不是有些不妥?”

“没什么不妥,按我说的办。”

“是。”

“你们还有事吗?没事就退朝吧!”

“陛下,臣有一事。”

看了下说话的人,正是吏部尚书李阴。

“陛下,孟国来使可还在等消息,不知陛下考虑的怎么样了,臣以为还是尽早同意为妙……”

杨烈双目微眯,死死的盯着李阴。

“陛……陛下!”

“你这么着急投降,我很好奇孟国给了你什么好处?”

“陛下,臣冤枉啊!臣都是为陛下考虑绝无二心啊!”

李阴此时已经后悔了,他干嘛要在这个时候说归降的事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哼!我看你是投敌了。”

“陛下,臣冤枉啊!”

李阴瞬间跪了下来,浑身止不住的开始颤抖。

“哼,冤枉!”

看了眼跪在地上的李阴,他朝王凌使了个眼色。

“陛下,臣有事启奏。”

“说。”

“陛下,李阴此人和外邦勾结欲图不轨,臣已经证据确凿,望陛下严惩。”

“既然证据确凿,还不拿上来。”

“是。”

不一会,之前的探子被带了上来,当场指认了李阴德罪行,甚至还把他贪污受贿的事也说了出来。

“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陛下,臣知错了,求您给我一次机会。”

李阴此时已经面如死灰,浑身不住的颤抖着。

“王凌!带人去抄家,钱财全部充公,眷属押入死牢,三日后斩首。”

“臣遵旨。”

李阴一听这话,顿时激动了起来。

“陛下,我知道错了,求您饶了我,饶了我!”

“带下去!”

两名禁军走了进来,直接将李阴拉出了大殿。

“退朝!”

“退~朝~”

“恭送陛下!”

回去的路上,杨烈忍不住笑了出来,终于解决了李阴这个毒瘤,而且国库也能得到一定的充盈,可谓是两全其美。

没过多久,王凌兴冲冲的走了进来,看样子收获颇丰。

“陛下,李阴全家已经缉拿归案,敌国使者李墨也已关押,此次一共收缴白银三百万两,其余珠宝田产更是价值一百万两黄金。”

“这么多!”

这下轮到他震惊了,他有想过会很多,但这也太多了,他这个皇帝干脆给李阴当得了。

“果然是个大奸大恶之徒,死有余辜。”

“陛下,此次为国除一大害,实在是可喜可贺。”

“不错,你也辛苦了,回去休息吧!”

“是。”

送走了王凌,一车车的钱财被搬进了国库,看的他眼睛都直了,原本空旷的国库直接被填满了一半。

“严加看守,不许任何人靠近。”。

“是。”

给守门的禁军交代了一番,他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国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