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枪

烈日之下四周的景象都有些扭曲,后山中隐约传来的几声蝉鸣证明了此处的生灵只是蛰伏而非死寂。附近的十来亩地被仔细收拾了一遍,田里的谷物长势正好,旁边休耕的田地也被翻了一遍土。

此时已是七月,虽偶有几缕凉风拂过,但除非农忙也难以在正午时劳作。田边种着一株果树,树下正有一汉子头盖草帽靠着树打盹儿。只见汉子耳朵忽然动了一下,远处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孩儿正跌跌撞撞的跑来,口里呼唤着:“毅哥儿,毅哥儿,车二师父回来了。”汉子起身摘下草帽,扶了一把小孩儿,拿出随身携带的水袋,慢慢说道:“柱子,莫急莫急,先喝口水缓缓,看你这满头大汗的,别搞中暑了。”

小孩儿拿起水袋就往嘴里灌,汉子拍了一下他的背叫他慢点儿,待小孩儿缓过气来才问道:“可是有什么急事?”柱子声音稍稍压低了一下:“车二师父这次回来似乎心情不好,我看他一直都是冷着脸,之前一直都很和气的。”汉子听完二话不说拉着柱子连忙往村里赶。

汉子名叫沈毅,十年前被村中一对中年丧子的夫妇所收养,说来也是凑巧,那年正是清明,两夫妇祭拜完儿子正往回赶就在山中碰见了彼时只有六七岁的沈毅,两人觉得这是缘分故而就收养了沈毅。当然这只是沈毅这一世的身份,实际上沈毅是一个穿越者,原本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普通青年,因为一场意外身死,本以为人一死永灭,没想到穿越到这个时代,还变成一个六七岁的小屁孩儿。刚穿越来时在山里饿了三天,眼看就要以一种不太体面的方式死去,所幸被两老所救,这才捡回一条命。

沈毅恢复意识后,一看到老者的辫子头就大致知道自己穿越到了清朝,于是只能说自己得了失魂之症,之前的事已经记不清了,为此还喝了几碗符水和几副不知名的中药,也是命大才熬过这一关,两老见这失魂之症终不见好转,索性也不管他,后来也渐渐觉得这也是件好事,免得日后多生事端,老头子姓沈,因为看沈毅在林子里饿了好几天都撑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住,认为这孩子颇有毅力,故而取名为沈毅。于是乎,沈毅从此开始了他在带清的农民生涯。

话说此时沈毅终于到了村口,他打发柱子回家,连忙往村中心奔去。到了门口,沈毅变的拘束起来,迟疑了一下,心想车老前辈乃是本地德高望重的长辈,这样直接去拜访怕是有些唐突了,于是沈毅简单收拾了下自己,又回到家拿了一串腊肉,这才往车府走去。

沈毅轻扣了一下门环,过了片晌,房门打开,只见是个身材略显魁梧的中年武师,神情柔和,但眼神之中却锋芒不减。沈毅说道:“李师傅,车老前辈回来了吧,我来送点东西。”那位武师说道:“是毅哥儿啊,不用如此破费,你现在虽然自己有地了,但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再说你还没成家,得留点钱找媳妇儿呢?”沈毅又问道:“车老前辈可是遇上了什么不快之事?”那武师说道:“哎,此事一言难尽,这样吧,你也算是师父的半个徒弟,也不算外人,师父为人性格内敛,但总能与你多说几句,这次就指望你了。”

说完就领着沈毅往内堂走去。到了内堂,只见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高居上位,看其形貌,五官柔和,但眼神之中不时闪过一丝精光,到生出几分不怒自威之感,只是此时只见他神情恹恹,心中似有一股郁结之气。沈毅此时拱了拱手说道:“车老前辈,您好,虽然您一直不愿意收我为徒,但您毕竟交了我一些强身健体的法门,这些束脩还请您收下。”那老者这才打起精神说道:“沈毅,跟你说过多少次不用叫我师父,我虽然曾经有心收你为徒,但奈何你只醉心于形意拳的练法,且不喜打法,后我又观察多日才明白你一没有争胜的心思,二则没有扶危济困之心,只图个安慰度日,却病延年。虽然本心纯良,但终究心性与本门不和,勉强入门反为不美。”沈毅说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城里的教书先生说的,您虽然不愿收我入门,但我一直当您是师父,即使听您的嘴上不叫您师父,但我心里一直当您是恩师。”

那老者不再言语,但神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情似乎活泼了一些。沈毅顺势问道:“前辈,最近可是遇上什么不顺心的事,可是直隶之行有什么变故,那里兵荒马乱想来又是一片生灵涂炭之景!”老者沉吟片刻:“沈毅你是个有见地的,不妨帮我参详一二。我车永宏一生习武,为人任侠仗义,遇见不平之事总是要管上一管,如今列强环伺,大清贫弱,国内多有纷乱,正是我等挺身而出之时。原先我想国家贫弱,就如练武一般,功夫不到家苦练就是,只要人有志气,总有一日能清扫列强。但我这次从直隶回来,看了义和团无数武林同道的下场,不由想到这国家连最起码的抗争之心都没有了,这大清还有救吗?武术虽然敌不过洋枪洋炮,但它终归是老百姓的一道武装,使人生死两难之时不至于引颈就屠,可是再好的功夫也要有十足的胆气才能发挥出来,匹夫一怒尚能血溅五步,可这国家失了胆气,终究只是列强刀下的鱼肉。你告诉我,如今这世道我辈习武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沈毅挠了挠头,收起了杂念,回忆了前一世的所见所闻,正色道:“前辈,戊戌年间的事还记得吗?如果说谭嗣同等人是为了激起国人的血性,那义和团之事则证明了国人是有血性的。如果说戊戌年间是说的其君其臣的国家大事,那么义和团之事则恰恰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仗我们虽然输了,但也告诉了列强,我们国人不是好欺负的。大清虽然不堪,但只要像义和团的这样的民族英雄不断涌现出来,我们的国家就不会亡,而我辈习武虽然敌不过洋枪洋炮,但只要侠义的精神不灭,就终归有出头之日。”

车永宏顿了顿,神情有些玩味,说道:“这话说的倒有些让人心潮澎湃,不过这话由你说出来倒有些不伦不类,你不是一向不争不抢吗?怎么此时变的如此血性。”

沈毅说道:“师父,我之前也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我改主意了,我想学打法,我想练枪。”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