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绣品

又隔两日,东聿衡在早朝上听闻黄陵不出七日即可返朝,心中已是喜悦,又听闻金帮首领被官府擒杀,一众头领弟子被擒,更是喜上眉梢。

只是此时监察御史董寅初出列呈上奏折,弹劾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周智毅主持惠妃出殡伤及良民,且畏惧伏法,伙同翰林院监生严瑶陷害游知渊入狱。说罢,还呈了严瑶供词一份。

皇帝闻言发怒,当即下旨彻查此事。

朝中人心浮动。众人皆知周智毅是沈家长子正妻的内弟,有了这层关系,沈家恐怕也难逃干系。然而沈泰的嫡女,又正是如今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宝睿贵妃,不知圣上又如何处置此事?

莫非,这后宫又要变了?

表面大怒的东聿衡却是在心头无奈,那妇人,又胡作非为了。

皇后得知此事时表情淡淡,绿翘与她耳语两句,她才真正惊讶起来,“此话当真?”

绿翘道:“娘娘,贵妃娘娘召了游夫人进宫这事儿是真真儿的。”她顿一顿,又道,“这游知渊曾当过云州知州,正是贵妃娘娘身处云州之时,想来是有些渊源。”

“只是这再有渊源……”也不能为了他向娘家人动刀子。孟雅再次困惑了,这宝睿贵妃,究竟是个什么想法?

东聿衡来到春禧宫,向沈宁张开了手,“拿来给朕瞧瞧。”

“瞧什么?”沈宁一脸无辜。www.vmatch.net 时空小说网

“瞧你学刺绣学得如何了,这几日了也该有成果了罢?”东聿衡挑眉。

沈宁不想他说起这茬,嘿嘿傻笑两声,自个儿蹭蹭跑到起居殿,拿了一张绣帕摆到东聿衡面前,是一幅花开并蒂图,虽不精致倒也规整。东聿衡挑眉只看一眼,随手将帕子扔了,“欺君。”

沈宁没了法子,只得将藏在袖里的绣帕拿出来,东聿衡一把拿过,研究了半晌,才缓缓道:“……这是你绣的?”他只见上头用黑线扎了一个圈,再没其他。这难道也叫刺绣?身上穿着堪称杰作的龙袍的皇帝拧眉,十分不能理解。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一旁的宫女们都忍不住偷笑。

“是呀,你看这个圆,是不是挺圆的?”沈宁还厚着脸皮凑上来道。

皇帝偏头直直地盯着她瞅,沈宁顶了一会,实在顶不住了,她让闲杂人等退下,哭丧着脸道:“我的陛下,你明知道是怎么回事,就饶了我罢。”

东聿衡冷哼一声,“现在才对朕说实话,朕看你是愈发能耐了。”

“这不是怕你不信,所以才让他们先找证据。”

“结果找着了,就让董寅初上奏了?”

“嘿嘿。”沈宁再次傻笑。

“这会儿还装傻充愣。”

“这不是以行动表示支持么?”沈宁扬唇揽了他的胳膊。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她可不想她这宠妃的头衔让沈家及其关系人有作威作福的理由。

“你就非得这么横冲直撞?”然而她能这么做他是打心眼里满意的。

“有你……我不是更张狂了么?”沈宁媚眼一挑,带了些挑逗意味。

“哦?”东聿衡勾唇,声音也低了一分,“朕还得跟在你屁股后头替你收拾?宝睿贵妃果真是天大的颜面。”

“那是自然,”沈宁掂脚,在他耳垂上轻咬一口,温热的呼吸在他耳边萦绕,“臣妾也会以身相许的……”

“怎么个以身相许法?”皇帝期待着她的新鲜花样。

沈宁轻轻一笑,对他耳语两句,狼眼瞬间绿了,皇帝沉沉笑了两声将她打横抱起步入弥漫香气的大床,虎躯压下的同时深深吻住了她,“爱妃,朕的可人儿……”

翌日,沈二夫人求见,沈宁已料到她会来,不惊不讶地请了娘亲入宫。

沈张氏只觉事关重大,也不赘言,忧心忡忡地向沈宁说了官府查办周智毅之事,而后说道:“周五是你大伯娘的幼弟,一出世就没了母亲,是你大伯娘教养大的,因此她对这个幼弟十分关心。好容易看他有了出息,不料又生出这种事来!嫂子一听他出了事,当场就晕了过去。”

沈夫人看一眼沈宁,略带小心地问道:“娘娘,你看是否看在大伯娘的面儿上,向陛下求个情,通融通融?”

沈宁叹一口气,说道:“娘,旁的小事儿还成,可他不仅纵下伤民,还为了一己之私诬陷了朝廷命官,很是胆大妄为。”

沈湄也在一旁听着,闻言轻蹙秀眉,“娘娘,只怕沈家也有不长进的也跟着胡闹,况且娘娘如今深受隆恩,恐怕有眼红的故意跟咱们沈家过不去。”

沈夫人道:“婕妤娘娘说得在理。”

“放心,家中有祖父与父亲在,这些事还不足以影响沈家根基。”

“可是娘娘……”见沈宁不愿帮忙,沈张氏有些焦急,“你如今身居高位,求情于上也不过一两句话的事,为何不做了这顺水人情,何苦招来你大伯伯娘误解?”

“正是如此我才更不能说。我如今幸受宠爱,就怕亲戚因我之故放肆胡为,在外头闯下祸来,只靠宝睿贵妃的名号消灾解难。”

“那是万万不敢的。”沈张氏连连摆手。

“我看那周智毅就有点这意思,他一个小小的礼部郎中,怎敢对随意诬陷朝廷大臣?怕靠的就是沈家这棵大树。”沈宁顿了一顿,“您放心,周智毅罪不至死,他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这对他未尝不是件好事。”

“那周五妾也见过,大伯娘对他娇养得很,怕是连牢狱之灾都受不住。”沈湄道。

“只当是磨练他罢,玉不琢,不成器。况且树大了,总得修修树枝。”沈宁看向沈二夫人,“娘,您就把这话儿说给祖父与父亲听罢。”

沈张氏没能说通沈宁,失望地回了沈府,沈泰与沈昭都等着她的消息,她犹豫了一会,还是将沈宁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

沈昭头一个跳了起来,“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她从来是不顾沈家的!”

沈泰喝道:“休得胡言!”

沈昭气愤难平,“爹,这里又没外人,您为何还不让我出出气?那娘娘,怕是从未把自己当过沈家人,胳膊肘都是朝外拐的。”

“你怎能这样说你妹妹!”沈张氏惊讶道。

“娘,您有所不知,我已打探到,这几日贵妃召进宫的命妇,正是那游知渊的夫人,怕是娘娘顾念云州旧情,故而情深意重出手相助。”沈昭不无嘲讽地道。

“真有此事?”沈张氏惊呼一声。

沈泰默不作声,默认了沈昭的说法。

“这娘娘自诈死之日起就从未想过沈家,诈死一事让圣上迁怒于沈家她也不顾,任凭我如何劝也要留在云州,好容易想通了回了宫又马上把六妹妹赶走了,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事儿?我看这贵妃娘娘,往后也是指望不上的。”

“昭儿,你说,是不是咱们未经娘娘应允,就擅自送了画像去,惹娘娘恼了?”

“爹,沈家能出皇子妃,对贵妃与沈家都百利而无一害,皇后娘娘亲自派人来取画像,何乐不为?”

此时沈太傅派人来唤沈泰沈昭,三人打住了话题。

父子俩到了沈太傅院子,却见长子沈悉早已候在父亲身边,一见他们过来便焦急地问:“如何,娘娘是怎个说法?”

沈泰看向兄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你这摇头是什么意思?”沈悉皱了眉头。

“大伯,娘娘有她的苦衷,她说这事儿她也无能为力。”沈昭道。

“什么?这又不是什么大事儿,贵妃娘娘如今是圣上面前红人,这一两句话还说不得?”沈悉急道。

沈泰沈昭皆不语。

“老二,你有所不知,这事儿,不仅是周老五,你那不争气的侄子炎儿也参与其中,若是周老五将这事儿全都抖出来,炎儿无官无爵,更是罪加一等!”

“大哥,你放心,此事可大可小,咱们再想想别的法子罢。”沈泰安慰道。

“你……唉。”沈悉一甩袖袍。

沈太傅擦着自己的宝贝砚台,徐徐说道:“行了,沉不住气。”

“父亲,您可是有甚法子?”沈悉忙转过头来。

“老二,贵妃娘娘说什么了?”沈太傅问道。

“这……”沈泰看一眼沈悉,犹豫不敢言。

“哎呀,都什么时候了,有什么话你就说呀!”沈悉催促道。

沈泰一咬牙,“娘娘说,玉不琢,不成器,只当让周老五磨练磨练,日后好改过自新。”

沈悉愣了,这娘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那可是坐牢流放的大灾难,算个什么磨练!

“娘娘还说,咱们沈家树大了,也要修修树枝。”沈昭一骨脑说了,说完便偷瞅祖父脸色。

沈悉的脸顿时青白一片,“娘娘这是何意?莫非还要让炎儿也搭进去么?”他一时六神无主,转头对沈太傅道,“父亲,我原听说这事儿是娘娘暗中指使的,我原本压根不信,可如今看来,怕是不曾有假!”

此话正中沈昭下怀,他也想听听祖父态度如何。

沈太傅慢慢吞吞地将砚台擦完,才轻轻放下道:“娘娘为何要这么做?”

“这……”

“祖父,娘娘与那游知渊是云州旧识。”沈昭道。

“那末贵妃娘娘是有情有义,仗义相助罢。”

“可是父亲,无论如何,她也不该拿自家……”

“谁让周老五妄自胡为!”沈太傅缓缓地厉声喝道,“你们一个个是昏了头了,我沈清一生清廉,克己奉公,才得先皇赏识,天子厚爱,成就今日基业。你们顺风顺水惯了,如今还有一个荣宠有加的贵妃娘娘在宫中,是否就想着后枕无忧了?”

三人已许久不曾听老太傅发脾气,一时皆喏喏不敢言。

“贵妃娘娘说得还不清楚明白么?娘娘这是在为沈家作打算,她要是救了周老五,才是害了沈家!”沈太傅扫视三人,“穷奢极欲,目无王法,咱们仗着恩宠是能够到天上去,但一朝摔下来也是粉身碎骨!”

三人连连道:“父亲(祖父)教训得是。”

沈太傅站起来,背着手放轻了语气,“如今娘娘与沈家承蒙天子隆恩,背后有多少人盯着瞧着,正因如此,咱们才更应严行律己。”

“儿子明白了。”

“孙儿明白了。”

沈悉被喝斥一顿,终是问得小心翼翼,“那……周家还救不救?”

沈太傅长叹一声,“娘娘这般举动,陛下定是心中舒坦,他自会为娘娘留两分颜面,咱们愈不出面,周老五才愈判得轻。你只且去交待他一声,让他不要将炎儿一并说出来便是了。”

“是……”沈悉暗自松了口气。

“明日把沈炎押至宗堂家法伺候。”

“这……是。”

二子退下,沈昭似是还有话对祖父说,他立在下头动也不动。

“昭儿,你还有甚事?”

“祖父,昭有一事不吐不快。”

“那便说罢。”沈太傅重新坐下。

“是。”沈昭一拱手,“祖父,昭曾在大军返程时与贵妃娘娘时有接触,昭只认为这娘娘很是自私无情,今日此举怕并非如祖父所言那般正大光明。”

“我倒是听说贵妃娘娘重情重义。”

“可这情义却不是重于沈家,娘娘如若有心,提前告知咱们一声,也并非不可……”

“哦?那她为何对沈家没甚情义?”

“这……”沈昭被问住了。

“昭儿,你需知道,贵妃娘娘重情重义,也便是个性情中人,这是她的优点,也是她的弱点。”沈太傅摅了摅长须,言尽于此。

沈昭垂首片刻,躬身告退。

游知渊一案令朝堂瞩目,过程却平淡得令人吃惊。沈府周府全无打点动作,宝睿贵妃一言不发,周智毅认罪画押,呈禀自告鬼迷心窍,辜负天恩,羞惧交并。帝经由刑部上表,拟旨除去周智毅官职,发配密什五年不可返都。

有吏官请旨追查沈府牵连,皇帝留中不发。

这事儿让好事者猜不透其中隐情,对这宝睿贵妃更是捉摸不透。传闻这事儿是宝睿贵妃暗中指使,这游知渊究竟是何许人,怎地有恁般能耐?

只是这游知渊再有能耐,又怎能抵得过三公太傅坐镇的沈家?况且娘娘还是沈家认祖归宗的嫡亲小姐,竟让人拿刀砍了自个娘家左膀右臂,怎么着胳膊也不能这么往外拐啊!沈家也不哭不闹,反而听之任之?她这葫芦里究竟卖得什么药,沈家又有什么盘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