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张蕴古案

贞观五年八月,唐太宗颁布死刑三请奏制度,以确保不让罪不至死之人枉死,亦确保犯罪之人得到相应的惩罚。

事情的起因是在贞观四年秋冬交替时节,相州有一名百姓名叫李好德,此人喜饮酒,且爱胡言乱语,一日,李好德又逞嘴舌之快,跟自己的朋友吹嘘说自己将要当皇帝了,并且当皇帝之后要把自己的亲戚朋友封大官,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的这番话在当时相州很多人都信了,竟然还有人去他家送礼,当然,这事也惊动了官府。

官府派人抓住了李好德,并由大理丞张蕴古负责审理此案。

但是在审理过程中,张蕴古发现这个李好德时而兴奋无比,时而萎靡不振,有时胡言乱语根本不知道他说什么,有时又谈古论今,满腹经纶。

找了郎中查看,也找了官差恐吓,经过多方论证,得出李好德患有精神疾病。为了慎重起见,张蕴古又亲自去到李好德的家乡,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出结论,李好德此人患有癫狂症,属于精神疾病,不发病跟正常人没区别,一旦发病就胡言乱语,异想天开。

于是,张蕴古就跟唐太宗奏明此事,太宗也是有仁爱之心,于是就批复了奏折,让张蕴古从宽处理李好德。

本来这件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也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但是,偏偏就有人拿着这件事做文章。

治书侍御史权万纪知道这件事之后,立马派人调查李好德和张蕴古的背景,一查还真查出了点东西。

原来,张蕴古老家就在相州,李好德的哥哥叫李厚德,曾任相州刺史,加上打听到张蕴古在得到皇上批复从宽处理之后,奏折还没传下去,就提前告诉了李好德,并在大牢里跟李好德一起喝酒,下棋,唱歌,于是就向皇上奏明,并指出张蕴古在利用职权纵容包庇罪犯,唐太宗一气之下就判了张蕴古死刑,并命左仆身房玄龄当街斩首示众,以示法纪。

正常来说这件事到这也就结束了,毕竟张蕴古在大牢和李好的唱歌喝酒下棋,根本没法解释。

但是,唐太宗在处死张蕴古之后,越想越不对,于是就在早朝上问房玄龄“房爱卿,张蕴古一案,朕到底有无过错,张蕴古是否该死”。

房玄龄这时也反应过来了,觉得这件事没这么简单,但是自己只是受命监斩的,于是说道“张蕴古知法犯法确实有罪”然后犹豫了一会,见唐太宗不说话,于是咬了咬牙继续说道“但按照大唐律例,罪不至死”。

这时唐太宗双眼一眯说道“那爱卿为何如此便把他斩首”。

房玄龄一听懵了,心想这不是你让我去的吗,但是也不能明说啊,于是一边磕头一边说道“启禀皇上,微臣接到皇上圣谕万不敢耽搁,于是便把他当街斩首”说完这些话之后房玄龄撑不住了,瘫倒在地上,眼中充满了恐惧与无奈。

唐太宗也知道自己确实处理的有些着急了,但贵为天子,怎么能这么认错,于是就借着房玄龄说的,对各位大臣问道“众爱卿觉得此事如何处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