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章 做局东南亚

镇南府,外务部大堂,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讨价还价的声音。有史以来第一次明清第一次官方正式接触和交锋,由此拉开序幕。

只不过,大明外务部外交官,都是系统所出的专业人才,比鞑清这些临时抓的壮丁不知道强了多少。即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大一代能臣干吏张玉宁,也不是对手。

毕竟,关于外交谈判的技能,对不起,这不是张玉宁所擅长。但张玉宁毕竟是历史上曾经的一代狠人,很快进入角色。尽心尽力,为自己的朝廷争夺哪怕是一丝丝利益。

但是,弱国无外交,这个经典箴言,符合任何时代。尽管鞑清如今正在巅峰,军威强横,但在新生大明面前,在跨时空降维科技差距面前,一切都是那么的苍白。

这种场合朱又深并没有参加,术有专攻,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经历几天的争吵、博弈,最终敲定了和谈条约的条条款款。

第一条:为了弥补前番明清海战,大明受到的损失,大清补偿大明军费,白银八百万两。

第二条:为了弥补自甲申国难以来几十年,大清对大明故土百姓的杀戮,赔偿白银七千万两。

第三条:大清每年向大明提供健康的劳工,妇孺也可,一百万人,不封顶。超出者,按人头二两白银,无论青壮、妇孺。老弱则五钱一人计……

此条还规定,超出百万劳工者,多出人员可用赔款扣除。若赔款扣完,大明官方出资。

第四条:永久割让涌名岛,并租借大姑口、松江、下门、凌波、香岛、北海等地,作为自由港,为大明向大清通商提供便利。

当然,这些大明租借地,需向大清缴纳二十取一的关税。并且,除涌名岛外可驻军,其余租借地不得驻扎大明军队。

不过,各大明租借地领事馆内,可驻扎不超过百人的卫队。但不得配备重火器,(各种口径火炮)。

……

林林总总十几条,最终形成书面文件。

总之,对于这次何谈,大家是皆大欢喜。

新生的大明,得到了想要的一切。而鞑清,除了一些贱民,其实也没有失去什么。鞑清什么都缺,就是人多。

既然残明想要人,给就是。把那些老弱妇孺,没有地的贱民丢给残明,既能少了许多不稳定因素,还能得到不菲的钱,何乐而不为?

至于被迫租借的地?别扯了,人家不是在出钱,而且还有大把的关税。至于那什么涌名岛或者沿海的一些岛屿?

给就给吧?人家在给钱买……

办公室,朱又深看了看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中的文件,然后拍了怕笑道:“你们外务部立功了!所有参与者皆嘉奖一次!”

吕凤祥笑道:“这都是陛下英明神武,我大明强盛所得到的结果!我等不敢居功!”

朱又深哈哈大笑,摆摆手说道:“这话不全对,我帝国强盛是一回事。但你们外务部负责的领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帝“”国能得到怎样的利益,取决于你们外务部官员的智慧!”

吕凤祥连声不敢,但心下却是极为受用。

吕凤祥去后,朱又深走到窗前,遥望北方出神。

之所以朱又深同意何谈,又有这种结果,是因为朱又深最近几年的目光可不在中原,而是在这东南亚群岛,在更南方的那片大陆:后世的澳洲。

整个东南亚群岛资源丰富,尤其是木材、石油、铜铁矿、金矿。特别是南边那片七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大陆,资源更是丰富的让人疯狂。

天选之地,不为过。

不但金矿众多,而且量大、品质高。

占据全世界三成的铜矿、铁矿。

那片大陆最逆天的是,各种矿藏不但量大,品级高的令人发指。尤其是大陆中部荒蛮之地的露天铁矿,其品级之优,再无分店……

只不过,如今那片大陆,只有少数婴吉利人,以及少数何兰人,差不多是无主之地。地处蛮荒,西方人不怎么重视。毕竟,后世那令人发狂的矿藏,现在远远没有人发现。

再朱又深看来,大明故土的百姓经历了几十年的深重苦难和战火,现在堪堪安稳下来。如果强行攻打,意味着他们再次遭遇战火。

这不是朱又深想看到的。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大明的发展足够让鞑清统治者绝望,让他们不敢有抵抗的心,和平手段未尝不可能。

公元1684年初,1月3日。

此时的北半球高纬度严寒依旧,但镇南府依旧是春暖花开。几个月来,自鞑清治下,源源不断涌来数以百万计的人。

不得不说,看在钱的面子上,鞑清的办事效率实在是高。每个月差不多五十五移民,在大明恐怖的海运力量下,源源不断涌入东蕃、镇南府。

但紧接着现实摆在大明面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来,镇南府已经拥有差不多六百万人口。镇南府地狱狭小的短板,已经隐约显现。

为此,大明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最高级别的政务参议会。政务院、军方大佬齐聚一堂,聆听皇帝陛下,对未来的规划,以及筹集物资。

这次会议,朱又深听到了来自基层的许多声音、建议,最后形成正式的政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但中心核心思想是:人越来越多,地盘不够了。

一句话四个个字:扩充地盘

不得不说,以东蕃和镇南岛四万平方公里的地域,生存千万人口,人口压力其实并不大。而且,作为新生大明最核心地区,有无数工厂足以养活无数人。更何况,镇南府总得有人种地务农吧?

东蕃也是如此,加上移民,和土著总共也就两百万左右。算得上地广人稀。但是,这种局面很快会被每个月几十万源源不断来自鞑清的移民打破。

鞑清和大明签订的和平协议,窗口期是十年。一年五百万,十年就是五千万。如此恐怖的人口,可不是这个时代,区区四万平方公里的地域能养活的。

所以,扩张势在必行。更何况,尤其让东南亚继续沦为殖民地,还不如直接纳入大明领土。

大明三军联合参谋部,巨大的会议厅济济一堂。不但各军部长、各地区军政长官在,政务院各部头头也在。

这是首次文武一起的会议。

主座上,朱又深对一位年轻的参谋点头道:“开始吧!”

这年轻的参谋,向众人点点头,拿着细长的木棍,点在巨大的海洋地图上:“诸位,众所共知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进来,我大明地域狭小的短板开始显现。

诸位,庞大的人口福利,广袤的国土纵深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最基本的条件,缺一不可!但我大明复国日短,这两样恰恰是我新生大明不具备的。

所有~”

参谋将木棍从镇南府由内到外,画了一个巨大的圈。这个巨大的圆圈涵盖了整个东南亚,囊括后世澳洲、西西兰。

“所以,帝国扩张势在必行!预定时间,大约十年。这也是为什么,帝国和鞑清之间达成十年和平的原因!

因为,帝国需要十年时间,来将版图扩张、消化整个东南亚,以天竺半岛最南角为界,东边所有海域,属于我大明帝国所有。以西,则则属于西方世界!”

……

当参谋讲完,会议大厅里热血澎湃,掌声雷动。这是自以儒家仁义无为学说治国以来,华夏文明首次文明扩张的先河。

朱赐廊将手压了压,然后笑道:“我帝国未来十年扩张规划虽然宏大,但同时也意味着咱们得做好与全体欧罗巴海洋强国宣战的准备!

以及区区四万平方公里、千万人口的弹丸小国,直面全世界,你们怕不怕?”

“哈哈哈!”

大厅一阵哄笑,谁不知道,自己的帝国在武器装备上,科研、工业实力上横推一切。怕个球,干就完了!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