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不愧是皇帝,画的饼又大又圆

很快,

朱标带着弟妹们,从慈宁宫返回东宫。

“臣女徐妙云,拜见陛下。”

“敏敏帖木儿,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朱元璋屏退左右,命太子亲自赐座,以家人之礼相待。

就连说话时,都是笑眯眯的,一改往日的正颜厉色。

突如其来的待遇,让姐妹俩受宠若惊,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坐吧,一家人之间没那么多破规矩。”朱元璋招招手。

这句话似乎有着特殊的魔力,登时安抚了姐妹俩的不安。

二人福身行礼,乖巧坐好,眉宇间尽显娇羞。

“咱刚才去看老二了。”朱元璋直接开门见山,没有拐弯抹角。

“殿下他没事吧?”徐妙云秀眉一蹙,表现的十分紧张。

纵是有了双层保险,但只要人一天没回来,悬在嗓子眼的那颗心,就始终落不下。

朱元璋循序渐进,道:

“没事,他挺好的,明天你们就能见到他了。”

说罢。

徐妙云和敏敏帖木儿,难掩内心的激动,离开座位,施礼道:

“谢陛下天恩!”

“不用谢咱,要是没有你们俩的帮忙,老二没那么轻松脱困。”

朱元璋摆摆手,继而有针对性的,复述着他和儿子的谈话内容。

某些出糗的桥段,自然省略跳过。

围绕着朱樉的有情有义,大做文章。

形容的绘声绘色,同时加以美化。

虽然朱元璋是个粗坯,但身为皇帝,调动情绪的能力,可谓是吃饭的手艺。

寥寥几句话说完,丫头们感动的泪眼婆娑。

“咱家老二,就是心肠好。”朱元璋说到最后,又替儿子画了大饼:

“等你们俩嫁进门,就擎等着享福吧!”

姐妹俩升起红晕,贝齿紧咬着嘴唇,心底甜滋滋的。

朱元璋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不急不缓的步入正题:

“咱希望你们俩,平时可以多多督促他,让他别惦记着偷懒耍滑。”

“就算是不为了咱,也得替未来的老婆和孩子考虑!”

“他当废物不要紧,不能让家人跟着一块被戳脊梁骨!”

“况且,他又不是没有真才实学,何必藏拙呢?”

“你们说对不对?”

朱元璋的思路很清晰,既然自己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安排别人来解决。

不管最后成功与否,反正自己没有损失。

精力和时间,一点都没浪费。

“陛下所言极是,助夫行德,乃妻者本分,臣女定当竭尽全力!”

徐妙云当仁不让,大包大揽下来,并没有意识到渐渐收紧的大网。

毕竟是未经世事的小丫头,就算再聪明伶俐,也斗不过朱元璋这样的老狐狸。

“以我们目前的身份,恐怕收效甚微,还请皇帝陛下,不要报太大的期望。”

敏敏帖木儿若有所思。

他们目前是主仆关系,而非夫妻关系。

婢女督促王爷,显然不合规矩。

“经过这次的小插曲,你们可以顺利成为老二的心腹之人了。”朱元璋对此早有准备,欣然解释道:

“咱的这些儿子里面,就属老二行事风格最稳健,凡事都喜欢留个后手。”

“说白了,若不是你们拼死相救,哪怕将来成了婚,也突破不了那层桎梏。”

“所以,机会是你们自己争取出来的,不用谢任何人!”

这话是真的,没有吓唬她们。

朱樉连他老子都防着,何况是别人?

姐妹俩听闻后,不由屏息凝神,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为当时冲动的行径,感到十分庆幸。

庆幸的同时,又隐约的后怕,好在没有留下不好的印象。

“老二就交给你们了!咱看好你们!”

朱元璋哈哈一笑,拿出早就拟写好的圣旨,给太子递了个眼色。

待朱标将圣旨转交予给两姐妹,他又说:

“看看吧,可还满意?”

徐妙云和敏敏帖木儿,杏眼圆睁,仿佛猜到了些什么。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让徐妙云、敏敏帖木儿,准备好嫁妆,嫁给秦王朱樉,钦此。】

二人读完,愣住了。

扑通!

齐齐跪下!

二人没有领旨谢恩,看向朱元璋的眼神中,焦急早已溢满。

胜负未分,赐婚的圣旨便已降下。

谁做大,谁做小?

“起来起来,别着急啊,咱的话还没说完呢!”

朱元璋不紧不慢的解释道:

“之前的赌约照旧,你俩什么时候分清大小,圣旨什么时候下发!”

“咱就是惦记着,让未来的儿媳妇,别有什么后顾之忧,先拿出来瞧一眼。”

说完,

姐妹俩的担忧,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满心雀跃:

“谢陛下天恩!”

朱元璋脸色一沉,故作不悦:“还叫陛下?”

“谢谢父....父皇。”姐妹俩声若蚊蝇,有些不好意思。

朱元璋一拍手,称赞道:

“对咯!”

二人脸上的红晕,俨然蔓延至耳根深处,害羞的抬不起头。

一旁,

太子朱标暗暗咋舌,不得不承认,老爹的驭人之术,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仅仅三两句话,没有付出任何实质性的东西,便能让少女们死心塌地。

只可惜,

朱樉并不在场,不然他肯定要吐槽:不愧是能当皇帝的人,画的饼都是又大又圆。

“你们回去收拾一下,安心等老二回来。”朱元璋见目的达成,不打算继续聊下去。

正说着,

他扭头看向徐妙云,突然想到:

“对了,不用担心你爹那边,他要是敢不同意,咱就亲自找他聊聊!”

闻言,徐妙云喜不自胜,小鸡啄米似的不住点头。

交代好一切,

姐妹俩行礼告退。

待脚步声渐行渐远,朱标躬身敬上一杯茶,话里有话:

“父皇圣明,儿臣受教了。”

朱元璋接过手,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嫌弃道:

“学谁不好,非得学你那个不争气的弟弟,都开始挤兑你老子了?”

“儿臣不敢!”朱标哑然失笑。

“不说老二了,因为他那点破事,咱都快累死了!”朱元璋摆摆手,长吁一口浊气,转而问道:

“你觉得,这次联姻招降的计划,咱能有多大的把握?”

原本殿内轻快的气氛,瞬间变的沉重。

朱标立刻收起笑容,不敢怠慢。

他沉吟了片刻,微微摇头,认真道:

“回父皇,儿臣误以为,即便成功联姻,但招降的难度依然很大....”

“所以,需两手准备,不可孤注一掷!”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