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怀瑾握瑜

深山林区内不再砍伐树木了,几千名伐木俘虏被分流,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山谷里,开始玩石头,把石头玩出许多花样来,有的大石头要破开,凿成方方正正的形状,有的要砸碎,成为各种规格不同的大小石子。还有人到另外的山谷里,开凿下来带着各种颜色的花石头。

他们当中的叛逆者,总要受到特别关照,吃的是自己人做的玉米面饼子,制作方法问题,硬得能砸破狗头,战俘们不会逃跑,因为几个原因,一个是管理方面,一人逃走,一组十人被株连处死。还有就是大家被反复告知,你们都有家室家产牛羊,表现好的可以回家看看,你们的妻儿不会被分配给别人当奴隶。

原文来自于塔&读~&

说是当奴隶,其实也没那么悲惨,战俘家属经过调查核对,同样登记在册,给予户籍。劳动改造好的,三年后可以单独立户,成为东建居民。他们的孩子,和移民的孩子一样,可以到学校读书,享受同样的教育机会。

大部分失去男劳力的战俘家庭,只能成为移民家的附庸,等几年时间,环境变化冲淡仇恨后,给孩子们教育输灌新知识后,可以选择重新安排住房和土地。家产牛羊问题,统统收归官府所有,要想赎回来,只能卖力劳动赚钱。

一部分移民家庭,可以领养购买牛羊马匹,但这个不是免费的,要用劳动或者粮食来交易。

马上要进入冬天了,稻谷大豆土豆大部分都采收回来,就连那块被称为狼冢的几千亩牧草,也收割了第三茬,晒干打捆,拉了回来。

天气转冷,机械作业群开始翻犁土地,地里到处是移民们在收集柴火,储备过冬,有人就到山林里采伐树木。

韦珠娘生了个儿子,徐自强以东建大总管身份,发布许多号令,这些政令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啊!

人们总是把东建管理机构当做是官府,只是这个官府管得也太宽了吧!发布的消息几乎天天都有,开始是玉米的食用方法,然后又说冬天来了,大家都是小家小户的,不再搞集体食堂了,可以一家人在家开小火。

然后村组长通知,仙长知道大家家里只有玉米,老人孩子和女子可能吃不惯这种粗粮,可以拿玉米到指定地方换大米面粉,也可以直接卖掉玉米购买米面和其它生活用品。

人们去了村部,一看这里的物资多啊!布匹、食盐、食用油、大米面粉,甚至鞋子成衣铁锅炊具瓷器都有,还卖冻得梆硬的牛羊肉,这个地方叫供销社。

供销社还卖一种白白的松软的叫棉花的东西,说是絮棉衣被套的保暖物资,人家还指点怎样使用。

讨论群563743675

唯一的问题是,所有东西都需要拿粮食来换,家里带来的铜钱,人家不要,就是金银,也是很低的兑换价。这个收购和兑换也是供销社的职责,由村组长找人协助,那里就很快就出现堆积如山的玉米。

这么换来换去太麻烦,官府就发放一种纸质售卖凭证,拿着这些纸片,按照面值购买相关物资,各个供销社不准拒收。

这个方便啊!上面有丁道仙亲自画上的大红朱砂符篆,带上它,可以在辖区内任意地点直接购买物资。

人们忙着计划家里要留多少存粮,要留够来年的口粮,官府还没说种地成本价格,明年的各种支出,都要留宽裕些。家人的衣服粮食需要兑换多少?牲畜和附庸佣工的工钱也得用粮食支付。

这个时候,官府的徐总管又发布号令了,说冬天没事干,大家要多生孩子,壮大我们的东建,不论是移民还是佣工,只要是登记在户籍册里的人,明年每增加一个孩子,奖励家庭新币两百元,奖励产妇两百元外加一只母牛,还有十斤红糖和孩子衣物。完整内容

还有这等好事儿?一千斤玉米才卖一百块钱啊!那不是要奖励两亩地的产量?

人们去找村组长落实确认。村组长证实说:“徐大管家确实是这么说的,官府告示上也写得清清楚楚。那上面还说,冬天大家都要参加扫盲学习,开春后考试达标的,奖励一桶十斤油。你通过了,官府的告示就能自己看明白了。”

这个鼓励政策带来的后果是,许多家庭的男人提前结婚,大部分都把那些战俘的家属女子佣工搬到了正房里,没有男人的俘虏当中,也有许多人生了孩子。

户籍司的人张哥年前年后忙得不可开交,许多女人怀孕后,就要合户,还要修改身份属性,成为某个家庭的第二配偶。

东建官府又发布政令,鼓励百姓到矿上做工,做工的工钱用新币结算,为明年的生产建设做准备。

塔读读!

老高看了两家人家庭状况对比,丁道仙家比较清净,就那十几个人,大部分是小丫鬟,也不好好干活,一个个捧着书本,这里那里坐着写写画画。

徐家就比较热闹,韦珠娘还在月子里,家里还有几个大肚婆,即便这样,那些莺莺燕燕,大小丫鬟也是腰里挂着个书包,有空儿就势在哪里写上几笔字。

这是什么情况?当年的大才女上官婉儿从小也没有这样用功吧!老高也是识文断字的人,伸头看看小丫鬟写上什么,结果就傻眼了,不认识的蝌蚪文。是梵文还是天竺文?要么是天书?他搞不明白了。

老李皇帝不能直接给丁道仙下圣旨,只能以私人身份给丁文东写了封信,很客气的说是怕唐突了神仙,神仙也不介意来人间参与俗事管理,就问这个东建工贸是个什么目的?想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需不需要朝廷增援,是不是要一个俗世的封号?

丁文东愣了半天才明白过来,老李的渗透工作做得不错,这边的大小事务他都了如指掌啊!这是从人狼大战以及两次与土著战争中感受到了威胁,找个借口搞合作来了。

啥也不用说了,带着老高和十几个观察团成员参观东建工贸的建设成就,还走家串户查看移民的生活状况,深入作坊工厂察看家具厂、煤炭厂、铁器厂的生产情况,还去看了供销社的物资储备。

然后,丁文东、徐自强和老高和韦銮副使几个私下交流一番,开诚布公的深入对话,达成一系列协议。

粮食产量是不用多说了,大豆产量平均在五石半只有,都是五百斤左右的单产,水稻产量过千斤,红薯土豆和玉米这些天上带来的作物,那产量也不是关西晋中能比得了的。

丁道仙回礼赠送的那点种子,宝贝得金豆子一样,按照栽培资料种植,也都获得五六百斤的收成。

这些协议里,主要是技术交流事宜,中原方面,由朝廷组织联合贸易队,来采购更多良种,解决中原饥饿之虞。由世家家族组织子弟人员,来东建租地,建设自己的关外粮食种植、良种培育基地。他们组建联合团队,学习信心种植养殖冶炼等等方面的技术。

本书首<发:塔>读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双方只是进行前期协商,签订合作意向书,然后等老高回去汇报后,再派代表团来签协议。

丁文东提出个预案,叫老高带回去讨论,说我们不要金不要银,你回去通知合作者,提前酝酿一下,我们的价格价位很合理,所有交易都是用人口来冲抵,具体价位大致是,租一亩地的年价是一个不大于五十岁的青壮年人,无论男女都可以。其它交易,参照这个价位执行。

老高满口答应,就兴致勃勃的问起那种新币的问题。这属于金融方面的专业问题了,而且双方没有一种兑换汇率机制,丁文东不想解释,就说:“这只是一种信用凭证,等腾出手来,我会专门制作一做金属币,那样大家就心理上就平衡平静了。”

“你还要私自铸币?”

“这是肯定的啊!不过你放心,最多七年,我会离开的,关外这块地,终究要交给大唐,就看皇帝有没有魄力,提供更多的支持帮助了?”

老高去探望自己的家仆高简一家,他们分配的院子在丁宅后面,门前道路宽畅,家人在丁家开辟的菜地里干活,也是分配了一屋子玉米粮食。家里的家具设施齐全,老少孩子都是拿着书本在学习。

更让他惊讶的是,天还没有黑透,家里的孩子就把照夜珠打开了,这是多奢侈的行为啊?

长安的韦家,就没敢私自使用仙长赠送的那台脚踏发电设备,奉献给了皇帝,韦鉴也因此官升两级,而皇宫内就没有那种东西,有了韦家的敬献,皇帝也只是晚上才使用。

他找了将作监的工匠来琢磨一下,看能不能仿制出来。几十个工匠研究七天,表示天上的仙物巧夺天工,岂是我们凡夫俗子能制作的?别说这台机器了,就是这根细线,这个发光的夜明珠,把什么丝线装进去让它发光,咱不知道是怎么装进去的,也不知道怎么制作这种琉璃啊!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app为您提供大神司农舍人的丁文东的飞扬人生

御兽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