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他叫她“李七姑娘”?

直至筵席结束,宾客们都散了,李谚父子三人都没有回来。

李璨与林氏、李老夫人去了萱鹤院。

摒退下人,李老夫人才开了口:“陛下召见他们父子三人,也不知所为何事。”

林氏满面愁云,坐在那处不言语。

李璨宽慰道:“祖母,大伯母,你们别太忧心了,或许根本没有什么事呢。”

其实这话,她自己心里也不信。

今日这事实在是太突兀了,赵旬虽然面色看着寻常,但能隐隐看出他的得意。

她心里的预感也不太好。

“怕不是岐王在暗中搞了什么鬼。”林氏叹了口气,满面愁绪。

被带走的,是她的夫君和两个儿子,她能不忧心吗?

“我早猜他会做什么。”李璨黛眉微蹙:“他就是个小人。

这些日子,他几乎使尽了浑身解数拉拢大伯父,大伯父都不理会他。

他知道大伯父不可能成为他的人,所以他就要毁掉大伯父。

之前我也同大伯父说过这话,大伯父应该有防备吧?”

她想到这里,又觉得或许没有那么可怕。

林氏点了点头:“你大伯父也确实听进去了。

他也与我说起过此事,倒没有说得极为详尽,只是说身正不怕影子斜。”

李璨皱着小脸道:“大伯父效忠于陛下,这么多年在边关为他征战沙场,守卫疆土,难得归来一回,却要被陛下如此的疑心。

要依我说,就该交出兵权,不再涉足边关之事,这样才能保平安。”

“心儿说的不错,是这个理。”林氏又叹了一口气:“只是,你到伯父若是交出兵权,咱们这侯府就当真是有名无实了。

你三个哥哥,你五姐姐,还有你,这么多孩子都没有嫁娶。

倘若是这会儿辞了官,交了兵权,你们日后说亲可怎么办?”

李璨抿着小嘴,不曾言语。

她知道,大伯母的忧心是对的。

大伯父若是交了兵权,他们这个靖安侯府在帝京可就算不上什么了。

到时候,哥哥们娶妻,高门大户肯定是不成,但若是门第太低了,也不般配。

而且倘若真落在难中,还有没有人愿意与他们家做亲也不一定。

如此,可就为难了。

李老夫人沉默了半晌,才开口道:“今儿个,心儿的及笄礼也过了。

只要他们能平安归来,这两日就早些请命到边关去吧,走远一点,陛下倒也没有那么多的疑心。

等以后,家里这些孩子都嫁娶过了,就让他回来交了兵权,一家

人和和乐乐的,也就罢了。”

“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林氏点头应了。

李璨撅着小嘴埋怨:“陛下怎么能这样,这是以怨报德……”

“别说大逆不道的话。”李老夫人也叹气:“帝王多数是如此的,先皇也如今上一般,遇事先疑人。

坐在那个位置上,就怕臣子们背着他做些不该做的事。

你大伯父手底下人也着实太多了些,不怪陛下怀疑。

若是可行的话,这次请命到边关去,便该将兵权分一些出来。”

她是经过两代帝王的人,知道帝王心深不可测,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她不怪乾元帝疑心重,只想几个儿孙此番能平平安安的,等过个几年,就叫他们都解甲,回来和和睦睦的过日子。

“姑娘。”

糖球在门口,敲了敲门。

“进来。”李璨应了。

糖球推门走了进来,朝着三人行了一礼,才开口道:“姑娘,奴婢去了东宫,也去了宫门口打听了。”

“可有打听到什么?”李璨问。

糖球摇了摇头:“奴婢只问到了太子殿下和岐王殿下都在宫里,大老爷和两位少爷也在里面。

其他的,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

李璨看着自家祖母和大伯母忧心忡忡的脸,勉强宽慰道:“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咱们再等等,说不准大伯父和哥哥他们能回来陪咱们用晚饭呢。”

“是啊。”林氏怕李老夫人也跟着忧心:“娘别担心,应当不会有事的。”

李老夫人点了点头,不曾言语。

如此,祖孙三代人直坐至傍晚。

“祖母,大伯母!”

李瑾匆匆而来。

“什么事?”李老夫人站起身来。

林氏也跟着起身扶着她:“娘,您慢一些。”

“太子殿下带着禁军来了。”李瑾焦急道:“说是奉了陛下的旨意,要搜大伯父的书房。”

“什么?”林氏大吃一惊。

李老夫人晃了晃,坐了下来。

“娘!”

“祖母!”

林氏与李璨齐齐出声。

“别管我,你快去看看。”李老夫人推着林氏:“书房是重地,大郎不会做对不起陛下的事,但谁的书房内,没有点私隐?

你快去,看看能不能拦着些。”

林氏答应着,便要出去。

李瑾道:“太子殿下下令,靖安侯府众人待在各自院子中,不必前往,他会秉公执事。”

“我去看看。”李璨起身,提着裙摆往外去。

“心儿……”

林氏扶着李老夫人,又担

心李璨,一时急得额头上沁出一层密密的汗珠。

“让她去吧。”李老夫人摆了摆手:“握瑜,你坐这来。”

李瑾走上前。

李老夫人道:“心儿的及笄礼已经过了,你也别在家中久留了。

现在就去,收拾你的东西,回扬州去吧。

家里若是有事,你也不用回来了。”

“祖母……”李瑾意外极了。

他没想到,这个要紧的时候,祖母会叫他走。

“当年的事情,你记恨也是应当的,终究是这个家对不住你。”李老夫人接着道:“你快去吧,好孩子,躲得远远的。

倘若家里的事牵连了你,你要替自己辩驳,就说你早已不算是李家儿孙……”

李老夫人说到这里,忍不住老泪纵横。

李瑾也红了眼圈:“祖母,我不走……”

“握瑜,你去吧。”林氏擦着眼泪道:“去吧,家里还不知道会如何。

没道理从前过好日子你不在,如今交了噩运却叫你陪着……”

“走吧,走吧……”李老夫人摆手,一时泪如雨下:“也算给李家留下一支香火……”

“祖母,大伯母。”李瑾“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字字句句铿锵有力:“李瑾既然回来了,就没有遇事脱逃的道理。

何况妹妹也走不了,我要陪着妹妹。”

李老夫人与林氏更是泣不成声。

李璨一路直奔大书房。

大伯父回来,公务都是在大书房处置的,所有要紧的东西,也都在大书房。

她不指望赵晢能不搜寻大书房,因为这毕竟是乾元帝的旨意。

她只盼着赵晢能手下留情,不必要呈上去的东西,不要呈上去。

远远地,她便瞧见了赵晢,领着一队人马,面色清冷淡漠,通身肃杀之气。

李璨忽然胆寒了一下,这样的赵晢,好像不是她平日所认识的赵晢。

“泽……”她喊了一个字,喊不出口,最后改了口:“太子殿下,请等一等。”

这样的赵晢,似乎只适合叫“太子殿下”,而不是“泽昱哥哥”。

赵晢停住了脚步,抬眸看她:“李七姑娘,有事?”

李璨漆黑的凤眸中泛起受伤之色,心抑制不住的窒了一下:“能不能……”

他冰冰冷冷地叫她“李七姑娘”?好像从来没有认识过她一样。

真是个新鲜的称呼。

果然,及笄了就是不同了。

“不能。”赵晢不等她说完,便大手一挥:“搜!”

他身后那些身披甲胄的禁军顿时宛如豺狼一般,冲进了李谚的书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