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小冷战

黑衣人提着手中的剑,扑了上去。

南迦西用自己的小躯体挡在路希斯面前,整个人都一改之前软糯乖巧的形象。

“王子殿下,您不用担心,小人定会保护好您。”

路希斯发出一声轻笑,伸手拽住了南迦西的小爪子,和一群黑衣人,打了起来。

“连这里都被你们找到了,看来大楚能人辈出,是我们西域小瞧你们,但你们以为就这么一点人,便能杀了我?”

路希斯温和的笑容突然转变,他眯起眼睛,长剑扫了出去,一剑将几个黑衣人封喉,直接毙命。

这速度极快,扑上来的黑人自然不敢小觑。

然而就在两方大打出手时,又来了一伙人,南迦西刚开始有些脸色难看,毕竟人少的话他们还能对付一二,可人多…寡不敌众,他们就算撑到最后,也会被后面的人追上。

好在,后面这一批人不是大楚的。

“小人等救驾来迟,还望王子殿下恕罪。”

路希斯将最后一名黑衣人斩杀在剑下,收回长剑无所谓的说:“无妨,我听闻,前阵子攻打大楚京城的计划失败了?”

后面那句话暗藏的杀意听得在场的所有人眼皮跳了跳,领头的那位连忙俯下身,将手轻轻放在心脏的位置,单膝下跪说:

“阿克军帅已战死,殿下的句话已经被破坏了一大半,是否即日起回国?”

路希斯沉吟,最后把目光投在远处的天空上,“西域的神会对我们降下神罚,唯有攻下大楚,才能让神对我们赦免。”

这句话直接表明了他的立场,南迦西慢慢跪下来,“小人永随王子殿下,不悔。”

其他人见此,也都跪下了,口中异口同声的宣誓:“小人等永随王子殿下,不悔!”

路希斯微微勾起一抹笑容,他不自觉的伸手,掌心落在南迦西毛茸茸的脑袋上,感觉着上面的触感,他神情恍惚的瞬间。

和那位相比,这小蠢货又乖又听话,仿佛是以他的执念而存在的。

思及此,路希斯摁着南迦西的小脑袋,揉了几下,“既然之前的攻略被打乱,不若重计划,一个大楚罢了,西域很快就能将它收入囊中。”

最损失的那部分人,路希斯根本不放在眼里。

……

沈秧歌看到了一个劝导楚玄祯登基的奏折,他瞥了一眼楚玄祯,玉白的手指伸出,捏着奏折一角抽出来打开。

尚书的奏折。

上面写的赫然是一些国家利和弊,吹嘘着大楚战胜守住了天子大门,应当尽快登基,扬我大楚之天威,外寇胆进犯,一律杀无赦。

这信念上写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而且还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换作别的太子,想必会认认真真的批注,可楚玄祯却看都不看一眼,反而让这本奏折压在最底下。

这令沈秧歌有些疑惑,之前他只是对于楚玄祯为什么不登基这件事情有点奇怪,但现在,仔细回想那些大臣的眼神和这些被压在最底下的奏折,他不得不提起十二分怀疑。

楚玄祯为什么不登基呢?

现在虽然不是最好的登基时间,可也不必要等到老皇帝咽下最后一口气,反而只要他登上那个位置,运用《皇家秘士》似乎更容易逮住二王爷和四皇子。

他到底在犹豫什么?

靠在楚玄祯怀中,沈秧歌思绪跳跃,他后脑勺枕在楚玄祯胸膛的位置,发丝轻蹭着楚玄祯的衣襟。

想起自己今天说的那一番话,被楚玄祯有意无意的打断,他便皱起眉毛,将手抬起,把那本奏折压在楚玄祯的手臂上。

正在批注的楚玄祯手停下,垂目看向他,只见沈秧歌抬起头,睫翼翕动,杏圆的眼睛眨巴了一下,他犹犹豫豫,最后还是开口:“殿下,您为什么不看劝您登基的奏折?”

刚说完这句话,沈秧歌便明显的感觉到楚玄祯揽着他腰的一只手微顿,随即捏住了他的痒肉,神色说不上平静。

“沈撰写,希望孤登基?”

沈秧歌不假思索的开口:“殿下,眼下是最好的时机。”

忽然又想到躺在床上还吊着一口气的老皇帝,他闭上了嘴巴,又用手扯了扯楚玄祯的袖子,嚅嗫道:“…殿下若不打算现在登基,臣自当遵循殿下的意愿。”

[—楚玄祯,你是不是幡然醒悟,觉得当皇帝根本没有当太子爽快,整天都要批改一大堆奏折,无聊了?]

[—换做是我,确实…无聊。]

[—等等,你在捏我的痒痒肉干什么!]

沈秧歌一把抓住了楚玄祯不安分的手,杏圆的眼睛瞪了他一下,从他的怀里跳出来,“殿下,臣需要静养。”

守在御书房门外的公公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心里感叹道:不愧是沈大人,敢和殿下如此相处。

楚玄祯扬眉,“静养?”

目光落在了他的肚子上。

[—你就算看出个洞来,也不可能…蹦出个猴子!]

[—真想要孩子跟别人生去,楚玄祯你个玩意还看!]

沈秧歌皮笑肉不笑:“殿下,臣许久未曾回家,还望殿下体谅臣,给臣允假吧。”

楚玄祯当时那个眼神,沈秧歌走出御书房门口依旧没办法在脑海中将之挥去,他大步往东宫的方向返回,来时身后跟了一大堆人,回去也就几个,他走的快,别人只能小跑着。

沈秧歌回到东宫,翻找起自己藏了很久的盒子,殿内被他翻得一团乱,宫女和奴才们在后面收拾着,也不敢多问到底在找什么。

因为楚玄祯的沉默,沈秧歌就当他是默许了自己离开皇宫,他有些生气,楚玄祯因为登基的事情对他冷了脸,并且还说登不登皇位对他并不重要。

如果是以前,沈秧歌无所谓他打不打算登基为皇,可现在,他想看他权倾天下,将大变成鼎盛王朝的样子,楚玄祯的谋略和胆识不该埋没,不该停顿在此。

沈秧歌也看出了楚玄祯并不是不想当皇帝的一面,他在为了什么事情瞒着他,他知道楚玄祯可能有苦衷,可他看不得楚玄祯对他无话可说,对他沉默的模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