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故地见故人(求鲜花)

刚走进饭店,齐季继续走着,向众人低声说:“后面有人跟踪。”杨意如有点意外,相处日久,论细心干练,怎么也轮不到齐季,却是他最先发现异常,可见粗心的人也有细心的时候。

众人不动声色,找了一个近门口的席位坐下,不一会,一位身穿黑衣的男子也走了进来,在不远处一桌坐定,甫一坐下,眼光便飘向李玄霸这一桌。

丘权衡与玄霸对视一眼,心中意会,自觉没有什么黑暗把柄落在外人手下,再说,跟踪得这么拙劣的,一看就不是专业的,倒不如打开开窗说亮话。

于是站起身来走到黑衣人身边,拱手问:“兄台莫非与我等是旧识?”见黑衣人摇头说不出话来,丘权衡又问:“不然为何一路跟着我们?”说完,手按斧柄,以防对方恼羞成怒暴走伤人。

黑衣人急忙回答:“兄台请莫动怒,我与几位素昧平生,只是刚才在城门口,听了各位高论,心中有疑惑,又不敢唐突,是以一路跟了过来。”

丘权衡一听恍然,原以为是哪个冤家对头派来的杀手,原来却是路人,不过能听懂自己与三公子对话的人,料来学识定是不凡,也不可小瞧了。

便笑道:“四海之内皆兄弟,既然有缘相逢,小弟便代公子拿主意了,请兄台到那边桌上一同进餐可好?”黑衣人高兴的站了起来:“敢不从命”!

跟着丘权衡向桌子走过来,丘权衡连拉带压,这一下不管对方说的是真是假,把他逼到非表态不可的地步,手上又微微用力,试探对方的武艺,只见那人皱着眉头,要叫痛又不好意思的样子,心知并非武勇之士,手下渐渐松了劲力。

丘权衡低声跟众人说了缘由。大家一听,原来是误会,也不在意,吩咐店家多添碗筷,大饭大肉开吃。只是仅是为了填饱肚子,不喝酒的用餐时间不多,一会,连大饭量的齐季也在抹嘴巴。

李玄霸见黑衣人也放下碗筷,微笑着问:“饭菜如果不够,我让店家再添。刚才兄台说对我们的谈话感到兴趣,未知指的是哪些内容?”

杨意如也侧目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细看之下,发现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黑衣人回道:“刚才公子说,逆臣杨玄感直取长安行不通,这是为什么?”

李玄霸一听,回答之前不由得再次端详这个人,对此人的来历有点兴趣:“首先,人心不齐,军队战力并不强大,攻打长安没有预先筹谋,几乎毫无胜算;其次,一离开黎阳,后方马上失守,试想,杨玄感反叛朝廷,他的手下就不会反了他邀功?”

黑衣人抚掌,若有所思说:“大意了,怪不得,怪不得!”玄霸接着说:“更大的问题,从黎阳无论是走水路还是陆路,要到达长安也几乎不可能,沿途守军只要守住险要,就算叛军万一能到达长安,也会被围剿全歼,而最大的问题是难以为继。”

那人一拍大腿说:“虑不及此,我的过失啊”!众人一怔,互相对望一眼。

李玄霸笑道:“敢问兄台可是姓‘李’?单名‘密’字?”黑衣人一惊,神色顿变,欲有所动作。看了看众人,不由长吁了一口气说:“正是亡命之人李密,各位有礼了!”

说完站起身来唱了一个大诺,满脸苦笑的神色。杨意如指着他:“原来是你,我说怎么觉得似曾见过,你以前在宫中担任太子的护卫。”

李密有点脸红的样子,低声答:“正是,在下曾当过东宫千牛备身,”话音刚落,心中一凛:这人怎么会在宫中见过我?究竟是何身份。

得到玄霸示意,丘权衡笑着一一引见,杨意如牵涉颇大,只介绍说是官宦子弟。

李密得知玄霸是李渊的第三儿子,不由刮目相看:“李渊贤弟,有此佳儿,足慰平生。”玄霸见他这样境况,还傲慢托大,心中暗笑:怪不得历史上他任瓦岗主时,被李渊一封称兄道弟的书信骗得团团转,信以为真。

众人谈及前途,李密在杨玄感失败后,侥幸脱身,正受到官府通缉,连走边避,晓宿夜行,天地茫茫,不知何处可容身,待风声稍轻,便绕回故地重游。

说起前途,不由面色黯然,咬了咬牙之后,就把自己的苦情和盘托出。说到狼狈之时,自己也不由眼眶含泪。

听完李密的诉苦,玄霸心中一动,拉着他的手说:“蒲山公如不嫌弃,我等正欲经东都回太原,不如结伴同行,再在途中寻找合适归处。”

李密一听惊喜不已,差点哭出声来,此一去,有李留守的公子护着,盘查必不如前严密,有这些隋朝内部人护着,自己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赠点卷

(月日到月4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