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意满而归 18

穆云清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跟我们合作。我会让你们公司越来越强大。不跟我们合作,我会扶持其他公司,然后吞掉你。

穆云清说完,所有人都在思考,包括李炳胜带来的几人,根据这句话来判断自己的最小利益值和最大风险指数,是否在可接受范围。

而穆云清等到他们思考一半时,再次开口;“我们会扶持我们参股的所有企业,把他打造成自己的产业链,让他去收购其他企业,打通自己的上下游公司,所以我们不单单只给你们订单,更给了你们一个未来”

穆云清说完看着众人,笑了,笑得很开心,其余人听到他们会变成产业链中的核心,会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刚刚顾虑一扫而空。

把自己的风险转移给别人,一家企业需要承担的成本,分担给十几家,这就不算成本也不算风险了。

穆云清这个概念设定,先从引导式谈判,摸清对方需求、现状、想要达成的目的,再通过提出概念让对方否定,而这个概念的复杂性,并没有多说,用极其简单的方式告诉你们,这个其实你们也可以做。

没错,这就是概念转移,让原本属于穆云清的变成你们,当你们认为这件事很简单,也确实能赚钱,便进入了另一个设定里,穆云清管它叫,自我。

在陷入自我意识中,大家会首先考虑自己的绝对利益,所有出发点都是用“我”,来考虑,当他继续扩大这个氛围,继续包装这个未来时,众人觉得这件事傻子都能干,认为“合情合理”。

商业谈判中,最重要的就是合情合理,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抽丝剥茧后仅仅保留十之三四,把不合理的事情变成合理化,把难以接受的事情,变成我也可以这么做。所有人都忘了最初的担忧,而是在想之后的利益。

汪老板说道;“穆总,你这么说我就懂了,我同意,但是你一定要帮我们做成”

其余众人也纷纷答应,一件合情合理,大家都能赚钱,而且没有风险的事情谁不愿意做?

李明友看着穆云清,他觉得自己也可以了,很简单,而李炳胜等人对他的模式也完全接受,甚至觉得只要有机会,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做。

而至于怎么做,穆云清没有多说,这件事的执行还是由李明友一个人去做,在密切的配合下,汪老板他们当天就签约了,而李炳胜带来的人看到他们签约了,觉得自己这个也没什么大问题,想让穆云清今天也和他们签约,早点启动。

把多人叫在一起谈判,一定要注意分清主次,由第一位消除第二位的顾虑,再由第二位带动其他人同时签约。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但穆云清这些计谋不怕人知道,知道的人越多越好,因为这些是阳谋,阳谋的可怕之处,在于人心的算计,时局的把控,势事的推动。就算他们知道,也会义无反顾地进来,而且会为了自己,邀请更多人进来。

晚上饭局结束,穆云清准备开车回家,走之前李炳胜喊住了他;“穆总,马上过年了,接下来的事情怎么安排?”

穆云清想了想;“年前先把合适的公司促成合作,你们多走走关系,告诉他们你们准备成立商会,邀请他们加入,加入后会根据企业实力,分配相应的订单,大家一起赚钱。以利诱之”

穆云清继续说道;“剩下的事情,年后在做,我也要在年关处理点事情”

“那这段时间,您是在公司还是先去忙”;李炳胜问道

穆云清说;“事情你们去做就行了,按照我的方式没问题”,他打算这段时间去一趟东北。

李炳胜点头道;“那行,咱们年后见”

三日后,穆云清收拾好行李,启程去了H省H市,找到了他只听过没见过的舅公。

“舅公,这是我父亲让我带给您的,他过两天忙完就过来看您”;穆云清说道

“来我这还拿什么东西”;舅公有些不高兴

他拉着穆云清的手,泪眼婆娑地说;“快五十年了,当年你奶奶,我二姐把位置让给了我,自己跟着你爷爷去了县城,以前工作太忙,东奔西跑。连她最后一面都没见到,还好最后联系到了你们”

穆云清开解道;“舅公,那时候正是国家发展期,我外公不也是天天东奔西走么,我想见他一面都难”

对于这段过往,他曾经听父亲提起过,当年太爷不务正业,把万贯家财败光,但也多亏了没钱,才能在那十年活下来。

后来为了给太奶奶治病,爷爷把城市户口让了出去,获得国家一次性赔偿,奶奶也把文广局的职位让给了他。

在之后的四十多年里从未与我们联系过,直到家里渐渐好转,他也下去了,才找到我们。

上一辈的事情,穆云清不想多聊,对于这个没有感情的亲戚,也不想真关心别的,大家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

穆云清的舅公,说了会儿后,问道;“小旭,你近两年在哪里工作呢”,他喊着穆云清的小名,以表示亲切,同时也想问问他来的目的。

“我在南粤省发展,这两年把公司做到上市,赚了些钱,现在给几家公司做执行董事,这是我名片”;穆云清说着把名片递给了他舅公。

舅公很欣慰;“好啊,好啊,你现在也出息了,你爷爷奶奶在天之灵会很高兴的”

不过马上又表现得很上火;“你那个弟弟,要跟你一样省心就好了,大学毕业了,我想让他留在家里,给他找个机关上班,怎么都不愿意,非要去大城市发展”

穆云清劝解到;“舅公,年轻人不能抱着家里过一辈子,还是要出去闯闯,如果表弟愿意来南粤,我这里有不错的岗位,可以让他尽情发展”

舅公又拉起穆云清的手拍了拍,语重心长地说:“他们要像你这么懂事就好了,你现在是咱们家的顶梁柱,家族里的弟弟妹妹,你也要多帮一帮,他们不听我的,只听你的”

穆云清知道他什么意思;“这是当然,我当哥的肯定会管好他们”

舅公想了想,问道;“你有没有想过回来发展”

穆云清心想;“这是想直接问我的来意吗?”,想了想说;“嗯,有考虑过,就是不知道能做什么”,他是想问问如果我回来做生意,你们能给我什么帮助。

舅公说;“我前两年刚从省委退下来,退之前听说国家要大力发展农业、地方经济、地产煤矿等,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穆云清知道,这是在告诉他自己的关系还在,而且是在这几个领域中。

他想了想问道;“地产、煤矿不行,没有黑道背景太难做,农业呢,先承包几万亩土地,每年拿些政策”

舅公说;“民以食为天,农业好,咱们是庄稼人出身,回归农民不忘本,刚好你叔是省农垦局的,很多事情可以帮到你”

穆云清说;“那还请舅爷帮着说说,我现在也没多少钱,就剩下两千万,看看能不能先租十万亩地,位置还是要好点的,旱涝保收才行”

舅公说;“这当然,不能让我宝贝孙子亏着了,一会儿你叔和你姑都过来,晚上你就住在我这里,好好说说你弟弟和妹妹”

穆云清点头道;“好的舅爷,晚上我跟他们好好聊聊”

晚上三个家庭,十几个人,大家有说有笑,尤其在舅公的介绍,加上穆云清的身份,大家相处融洽,而那些兄弟妹妹,也是对这位突然冒出来的大哥感到好奇和敬佩,同龄人之间是没有代沟的,但是穆云清没有经历过完整的童年,不知道如何跟他们接触,反而跟那几位长辈聊的甚欢。

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他们帮助,方便在东北大量承包土地,想看看当时的构思是否真的能行。

饭后,舅公等人与穆云清在客厅闲聊,他的这位叔叔开口问道;“云清,你对于东北经济发展有什么看法”

穆云清对突然冒出的这句话有些诧异,“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咱们在家里说话还要打官腔吗?对了,这不是我家”。

仔细想了想,说道;“我十六岁当兵,出来后就离开了东北,对于这方面经济问题,我并不知道太多,就胡乱说说”

“东北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工业重心,在军事战略上有重要地位,是抗衡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美国的第一站,但这几年人口流失太大,经商环境也不是很理想,气候和大环境因素,造就的家族集团势力过多,很多地方已经被垄断,再加上大家都穷怕了,有点甜头就想吃完,想改变还是需要从扫黑做起”

舅公的儿子继续问道;“那你打算回东北做什么生意”

穆云清说道;“其实回不回东北对我来说,没什么太大的必要,我的生意都在南粤,这几年赚了几千万,想着有可能的话,就承包十几万亩地,如果没可能的话,那就继续回去做生意”

穆云清点明,他来这不是求他们的,更不是自己活不下去,想找他们混口饭吃,自己过得很好,每年可以赚不少钱,两家人交往不存在谁求谁,是平等的。这件事情如果不说清楚,他们会认为自己是白白帮忙,所谓亲戚,不过也是某种因果关系促成的结果,而对于几十年不来往的亲戚,有可能比陌生人还要冷漠。

舅公这时说道;“小旭在外面赚了钱,想要回东北振兴家乡是好事,而且他是家里人,我们更应该大力支持”

舅公对他儿子和儿媳说;“晓东,你们夫妻俩在农垦局工作,现在虽然是处长,但时间还长,既然小旭回来了,就要尽心尽力去帮,他现在投资两千万,你想办法给他找到十万亩地,位置要好,在上坡,有水源,旱涝保收”

接着他又看向发改委的女儿;“你还用我多说吗”

她女儿笑道;“小旭是我侄子,我做姑姑的不疼谁疼”

焦晓东说道;“爸,你放心,我明天就回去找土地,年前就把事情办下来”

舅公满意道;“那就好,我年纪大了,就想看到一家人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

穆云清了然;“舅公,你放心,弟弟妹妹的事情。我会处理好”

这场看似亲情的交易,大家都很满意,各取所需,至于之后礼节的事情,晚辈送给长辈礼物,有问题吗?

穆云清看着墙上的画,问道;“舅公,你这几幅字画真漂亮,你吃点亏五十万卖给我吧”

舅公笑道;“傻孩子,你要的话我就送给你,还提什么钱不钱”

穆云清摇头说;“舅公,如果是你自己画的,我一分钱也不给,但这是你收藏的,一定要给钱,要不然我不要”

“你这孩子,真是的,跟你爷爷一样倔”,舅公说着,亲自把画摘了下来,包起来给了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