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惊掉了一片下巴!【跪求鲜花打赏评价票】

甘露殿。

分头行动准备将两个宝贝女儿下嫁的李世民正在和房玄龄交谈。

“朕欲将长乐公主许配给房相二子房遗爱,不知房相意下如何!”

李世民满怀期待的看着房玄龄。

房玄龄一脸震惊!

求娶公主本就是他想要的!

他们这种国公府邸,取个小门小户就太上不了台面了。

要么是相互联姻!要么是求得公主下嫁!

不过,不是预定的高阳公主么?怎么变长乐公主了!

长乐公主不是说好要赐婚给长孙冲的吗?

见房玄龄有些疑惑,李世民也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听恪儿说起,表哥表妹近亲成亲不利子嗣。朕本也是不信的,可一番调查确实如此!”

说着,他将百骑司调查的厚厚一堆结果递给房玄龄。

房玄龄认真的翻了翻!

好家伙!不是生不出来,就是生出来弱的、傻的、病的!

难怪圣上和皇后娘娘不敢将长乐公主下嫁长孙家了。

不过这是好事啊!

同是公主,长乐公主李丽质贵为圣上嫡长女,最是受宠爱!

更不用说,性格比起高阳公主来说更是出了名的温婉淑慧!

房玄龄连连点头,直接答道:

“长乐公主秀慧外中,小儿三生有幸!”

“臣多谢陛下!”

李世民哈哈一笑,他的嫡长女,本就是百家求!

两人相视一笑,都很是高兴!

话题不自觉的就转到了建言的李恪身上。

今天是李恪第一天在长安府上衙,李世民这个老父亲很是焦虑。

房玄龄站在一旁,想安慰几句却又不知该说啥!

其实,他对吴王李恪这个和他对过对子的皇子还是很是敬佩的!

小小年纪,就懂得藏拙!

而且友爱兄弟,关心姐妹!

但与此同时,对于李恪去长安府衙,又觉得有些不妥。

吴王毕竟是在宫中长大,没怎么见过民间疾苦!

这一到了鱼龙混杂的长安府衙,还不得被那些满口仁义道德,貌似忠厚的官吏吃的骨头都不剩!

房玄龄小心地斟酌着道:“陛下,臣对吴王殿下也甚是欣赏,吴王不仅有大才,而且孝顺父母,关心手足。”

“不过,臣窃以为,在长安府衙这吴王恐怕还要先吃点亏了。”

房玄龄开始侃侃而谈:“陛下啊,这地方上,有种人,最是难缠。就是吏!”

“陛下当知,这些吏,其实也是世袭罔替,常年扎根在本地,他们明目上,是父母官的左右手,可实际上呢,却大多阳奉阴违。”

“不知多少学士举子,到了地方,被他们各种欺上瞒下的糊弄。”

“须知父母官,到了任上,表面上是代表了朝廷的权威,可实际上,做主的,正是这大大小小的吏员。”

李世民很是赞同的点点头!

他在未登基前也曾与官吏打过交道,很是了解!

皱皱眉,李世民来回渡步。

一旁的高公公连忙安慰道:“不过吴王殿下,若是能在长安府衙好好锻炼下,必定大有所得!”

房玄龄深以为然,就当先吃点亏交些学费了!

正在这时,李君羡疾步入殿。

李君羡是个稳重的人,先行了个礼:“陛下,臣刚刚接到了一些关于吴王殿下的消息,前来禀报!”

“李卿家不必多礼。”李世民急不可耐道:“直接说吧。”

“是!”

“吴王殿下今日至长安府衙,已先诛两员司吏,杀一朝廷钦犯!”

房玄龄整个人身子一颤,好一个下马威呀!

“其后任命杨飞接任户部司吏!”

“杨飞此人,据臣调查,很有能力,却因不会吹嘘拍马,一直不受待见。”

“然后请了长安府衙所有的官吏在英雄楼吃酒席!”

“现在整个长安府衙,莫不唯吴王殿下马首是瞻!”

李世民先是凝眉,随即一脸不可置信,再之后,眉头舒展,高兴的拍案叫好:

“好,不愧是朕的儿子!好一个恩威并施!”

干的真心漂亮啊!

可随即,李世民又有些忍不住嘀咕:“恪儿从未与长安府衙打过交道,才两日左右,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事,莫非……是故意的?”

房玄龄听了这话,也有些不解。

他是极厌恶冤案错案的。

吴王是怎么样一眼辩出忠奸的呢?

或者,只是单纯的给长安府衙的人一个下马威?

不过若只是因为立威,而打杀这些人,那也有些太过了。

李君羡见一听就知道两人想岔了,不过他之前不也是这么想的么!

“陛下,吴王殿下的证据十分充分,已经让人将案宗直送刑部去了!”

“不仅如此,为了以正视听,吴王殿下还将所有案件统统详细记录之后,张出了榜来,就张挂在府衙外头,并且明言,若遇不公!欢迎长安百姓前来检举!”

房玄龄倒吸了一口凉气!

做到这个程度了吗?看来他对吴王的认知还是不够啊!

李世民也是一愣。

每当他尽量高估李恪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并不高!

这个儿子总会给他惊喜!

“不过恪儿是怎么对这长安府衙这么了如指掌的?”

知道圣上会询问的李君羡早已调查清楚。

继续说道:“陛下,昨日一早,吴王殿下就亲自去了趟苏府,寻求人手支援!”

“杨家和萧家也派了些子弟过来帮助殿下。”

“然后昨日吴王殿下一直到宫门下钥才回来,听说他们一直在走访一些在长安府衙干了多年却没有得到重用的小吏、差役。”

“一日时间,就足够暗访吗?那百骑司呢,之前完全不知道吗?”李世民突然问。

李君羡汗颜。

论起明察暗访,百骑司,才是专业啊。

毕竟百骑司无孔不入,本就是靠这个混饭吃的。

但百骑司本就有监督长安城大小官员的义务,却没有人来禀报。

百骑司这么多人手,吃了这么多的皇粮,难道都是酒囊饭袋不成?

李君羡不知该怎么回答。

...............分割线..............

ps:还是继续求鲜花!!!求打赏!!!求评价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