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侯府往事

当初,老侯爷事先得了风声之后,便主动提出将君修瑾送到凉州城。

君修瑾的阿娘,也就是曾莹莹曾氏,估计是王家最为高兴之人。

她甚至难得主动假意关心了一次君修瑾,还假模假样地为君修瑾准备了好些衣服、吃食、银钱,并且自动请缨,要送君修瑾到凉州府。

美其名曰,想要抓紧时间与君修瑾母子二人好好亲近一番。

实则是巴不得君修瑾走得远远的。

眼不见为净。

仿佛只要君修瑾离得远远的,当初那些事就可以当做没有发生一样。

后来因为天灾,沈墨带君修瑾回到京城的时候,定北侯府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随时可能会大厦将倾。

沈墨自老侯爷处了解到,估计是君修瑾的身世被宫里的某些人知道了,王家便入了有心之人的眼睛。

而刚好又被查出来曾氏曾经接触过南疆人。

而当时,朝中刚刚接到有关于南疆人与安王密谋之事的密报。

可想而知,当时一旦涉及“南疆”这个敏感词,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

王家便处在了风口浪尖上,轻则抄家流放,重则满门抄斩。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曾氏这是着了某些人的道。

老侯爷曾经千防万防,都没有防的住曾氏对君修瑾下毒手,可想而知是奔着要他的命的打算去的。

那么多轻而易举便可以买到的毒药,哪怕是砒霜、鹤顶红......

无论是哪一样都是唾手可得。

曾氏实在是没必要去花大价钱、大精力,去买什么可遇而不可求的七色地狱莲。

毕竟这毒并不会直接要了别人的命不是?

曾氏一个生于内宅、长于内宅,几乎没有什么见识的妇人,怎么可能会认识什么南疆人?

要不是因为老侯爷是开国功臣,有从龙之功,估计都不用等到沈墨带着君修瑾回京的时候,王家便已经不复存在了。

然而,王家也并没有逃过此劫。

圣上因为对君修瑾心存愧疚,有心想要保住王家,至少以后哪怕君修瑾不能光明正大地成为皇子,也能是个袭爵的侯爷。

哪怕他这一辈子都智商有碍,也可以当个闲散侯爷,吃喝不愁。

然而,前朝后宫早已是相互勾结,那些人又怎会放任君修瑾的存在呢?

于是,朝中大半大臣联合弹劾,哪怕只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被放大到了极限。

天子迫于各方压力,只能发落王家。

按照律法,王家本该满门抄斩,但天子最终为了君修瑾,选择将王家全家上下流放至西北苦寒之地。

而在流放的队伍出了京后,圣上安排的暗卫便将君修瑾给替换了出来,秘密安排他跟着沈墨远离京城。

偏偏这消息还是被走漏了风声,沈墨与君修瑾二人一路上被几方人马追杀。

当初,若不是林怡引导君修瑾开始修炼异能,怕是沈墨与他二人早就已经丢了性命。

但毕竟沈墨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再加上后来派出来的杀手全都是武林高手,君修瑾一人实在是难以应付。

在半途中,二人因为遇到逃荒的队伍,突发意外状况,直接被冲散了。

君修瑾始终记得当初林怡提过的扬州城,于是混在了流民队伍里,一路走到了桃源寺。

———

听了君修瑾的回忆,林怡一时有些心肌梗塞。

为什么每一世,阿瑾哥哥的身世都是这样多灾多难呢?

第一世父母不详,第二世父母双亡。

这一世可好,倒是有爹有娘呢,偏偏爹不能认,娘还视他的存在为耻辱......

林怡想着,这一世的阿瑾哥哥这样算来,还是个皇子呢!

虽然名不正,言不顺~

怪不得!

怪不得先前晟王会那般审视阿瑾哥哥,原来阿瑾哥哥还是晟王的亲侄子呢!

想想宫里的那些人精,林怡觉得他们的未来生活有些堪忧啊!

林怡:我是逃呢?还是逃呢?还是逃呢?

当然,这话她不敢说,怕最后的结果是,自己可能会三天下不了床......

“阿瑾哥哥,那你...是不是有什么打算呀?你放心,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的。

哪怕是你说想去将他们给接回来也行,反正以咱们的本事,暗戳戳藏两个人没什么问题的。”

不怪林怡这么说,毕竟不论其他人,至少老侯爷对君修瑾是真心爱护的。

在侯府那样的深宅大院里,少不了勾心斗角,更何况还有一个对他虎视眈眈的亲娘。

若是没有老侯爷护着,单凭当初没有自保能力的君修瑾自己,怕是早已被吃得骨头都不剩了。

君修瑾抿抿唇,林怡知道,这是他紧张的表现。

“媳妇儿,我只是想去看一看祖父是否还安好?其他人我可以不在意,但是他老人家是真心待我的。

凉州城的冬日都那般寒冷,更何况是流放的苦寒之地。完整内容

祖父因为年轻时候带兵打仗,身上一身的暗伤,我担心这么多年过去,他可能没熬过去!”

想当初,在靠山村的时候,每年都有许多穷苦人家因为冬日大雪封山,因为来不及准备过冬的物资,活生生被冻死、饿死。

再想一想环境更加恶劣的流放之地,结果可想而知。

更不用说,王家是被抄家流放,连人身自由都无法保证,又何谈能够吃饱穿暖?

林怡甚至担心,等他们找过去的时候,留给他们的不过是一抔黄土而已。

“阿瑾哥哥,咱们反正也没啥事儿,那就去看看吧!

再不济,咱们就偷偷将祖父给接回来好了,我相信就算真的被那位知道了,他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林怡觉得,以他们的二人如今的本事,哪怕是去劫个法场都不成问题。

更不用说是去流放之地接个人了。

再说了,这天高皇帝远的,她就不信那些人的手能一直伸到大西北呢!

当然啦,最好的方法肯定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了。

她相信,只要银钱使得好,不过是接一个垂暮的老人而已,根本不会有人过多阻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