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闻秘事

第一条,杀人者的真实名字叫王洪。

至于哪个王,哪个洪却是没有人知道。

至于这一条为什么被官方认可,原因也很简单。

上面写了提供信息的人。

以及他们的来历。

他们分别是时任监天司三位司首的姓名。

这个机构的名字连王安之这个不怎么了解大明机构的构成的孩子都听说过。

监天司是大明帝国负责天文地理方向的官署名,职能为掌管观察天文,并推算历法。

它设司天台,漏刻台,太史台三台。司天台掌天文历数风云气象,兼教授生员。设提点、监、少监、判官、教授、司天管勾等。

这里的掌控天文历数,就是掌控的意思。

就好像古代神话里的龙王一般。

能够掌握天时一般。

一地是刮风还是下雨亦或是晴天,能否风调雨顺都是由司天台负责的。

这里的负责不仅仅只是预测,更多的还要调控。

按王安之的观点来看,这简直就是一个气象预报台。只不过这个气象预报台预报的基本上不会有误差,因为这个气象是可以由司天台控制的。

虽然说大部分情况下他们会顺其自然。

只有在极端天气的情况下,才会出手改变当地天气。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个部门的能力了。

漏刻台则是编制历法的机构。

大到对皇帝祭拜,黄道吉日的测算,还是小到过年放假天数的规定,都是由漏刻台推演指定的。

另一个机构太史台则有另一个名字,推算台。顾名思义,在此处的工作人员都是精通推算之人,他们也只负责一件事情,帮天子推算天机,预测大势。

可以说,在这个修行世界中。

监天司就是最大的玄学集中营。

就算此方世界是修行世界,有着种种不可思议的东西。

但是许多人对占卜推算之道还是不怎么认可的。

就比如王安之之前的教习就大声训斥过此道。

“卜算卜算,怎么能叫卜术呢,它最多只是算术。”

他认为所谓的卜算大多数都是神神道道,没有依据可言,无法论证。对于那些神神道道的东西,卜算者通常以天生的资质来解释这东西。

而一些能够通过后天学习掌握的东西,则大多数是对数据的汇总计算罢了。

所以王氏的教习连术的地位都不给它,由此对它的地位可见一斑。

因为江湖之中,自从自己会卜算之术的人太多了。

但是真的会半手的人也没有几个。

所以对于那些装神弄鬼之人,他们天生带着反感,认为这是丢了修行之人的脸面。

只不过,即使如此,提到监天司,他也会捏着鼻子认可。

虽然多半会嘀咕道,说这是算术,不是卜术的话语。

因为这毕竟是大明帝国最高等级的推算机构。

要是说里面的人都是骗子。

那也太拿洪武大帝开玩笑了。

还不等王安之看完下面的内容。

突然一个少年道童打扮的人出现在了他面前。

笑嘻嘻地插话进来。

“你是太原王氏的人吗?”

王安之差一点儿叫出声来。他都没有发现身边这个道童是什么时候过来的。而且这个道童的长相有一些奇怪,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违和感。

他看上去应该是一副儿童的样子。

但是总是给王安之一种老态的即视感。

身上穿着貂道袍又有点让人感到怪异。

虽然看上去是一件普普通通的蓝色袍子。

但是总感觉不一样的味道。

只不过旁边林巡还自顾自地站着,没有说什么话,他也就不好意思说什么。

毕竟民间深藏不露的修士有很多。

自己在学堂期间,宜吾先生就和大家说过,因为修行之法千奇百怪,再加上一些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

所以常常有些人把自己练的奇形怪状的。

遇到这类人。

也不要表现出来。

毕竟能把自己脸都练的乱七八糟的人,很有可能脑子也已经乱七八糟了。

这样的人,少招惹。

王安之点了点头。

也不是太想搭话。

那个道童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光芒。

他对王安之的反应也不表现得恼怒。

反而自顾自地说道:“你知道吗?当时马顺之事让天子震怒,有人就在那边进言说,北方姓王的高手大多数是来自太原王氏,于是乎,朱祁镇让太原王氏来查这件事情。”

王安之大惊。

这种事情他哪会知道。

但是被牵扯到这种事情里面去。

那也真是麻烦极了。

那道童忽然往前走了一步。

这速度王安之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直接走到了王安之面前。

面对面只有半米不到的距离。

在这个角度观察,王安之大致能判断出来面前这个道童身高和他差不多。

只不过越看他的脸越奇怪。

他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往林巡那边靠了靠。

他想问这个道童的来历。

但是又感觉直接发问有点不太礼貌,开始思索如何询问引出。

道童好像看穿了他的想法,“元元子,小道道号元元子。”

王安之听到无所谓,倒是林巡笑了一下。

“小道士竟然用前代国号,你师傅胆子挺大啊。”

为什么说他师傅而不是他,因为道号一般也是师傅取的。

这道童年纪不大,但是修为应该是刚刚开了天门。

应该也不是小门小户出来的。

但是如果是那些高门大院出来的,更应该明白这里面的忌讳。

不过这世间的那些道士们一向崇尚自然,放飞自我,胆子大的不得了。

除了那些邪魔外道。

这世道上总是因为忤逆上意被天子发文指责的就是这帮道门中人了。

反正对他们来说。

这一朝天子看着不顺眼。

他们就可以随时跑到山里一住。

正所谓山中无甲子。

归来不知如今谁是天子。

对于他们来说,取个元元子也不算什么天大的事情。

小道童却是笑了笑。

盯着林巡问道:“万一是我自己取的道号呢?”

林巡对此一时愣住。

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要是换着以前,他还会只当是个笑话。

但是自从和王安之接触久了,他对现在的孩子可不敢小看了。

对于王安之这等聪慧之人,取个道号有什么大不了的关系。

瞥了一眼没有啥反应的林巡。

元元子又转头看向了王安之。

他面露好奇,又继续说道:“你知道当时太原王氏是怎么面对的吗?”

王安之转过头看向林巡,见他也一副不知道的样子,便虚心求教道:“不好意思,对于这个问题我是不知道的,元元子道长能否麻烦告诉我一下呢?实在是感谢。”

小道士面对道长二字的称呼,没有一点不适应的感觉。

反而一副老成都样子说了起来。

“具体情况小道士也知道的不太多,反正当时太原王氏连夜派人到京城请罪,去的第一个地方不是刑部,而是王振的府邸。”

此话一出。

顿时哗然。

林巡和王安之面面相觑。

一听到这话,林巡甚至神情恼怒道:“小道士,话可不能乱说啊。”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还要从王振说起。

在上个世界,王振是明朝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可以说是臭名昭著。

在此方世界,即使是大明打赢了土木堡之战,王振也不是什么正面人物。

英宗皇帝亲政后,本来外有内阁“三杨”辅佐,内有太皇太后保驾。

一时间,政清人和,算得上是盛世太平之相。

但是自太皇太后死后,宫内就出现了一位名叫王振的宦官。他手段高超,及得英宗信赖。因为本是儒门出身,又因为口吐较有水平,在一干宦官中脱颖而出,平常英宗见到他,都会称之为先生。他本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大明帝国十二监之一。但是自他之后,司礼监就成为了十二监之首。在太皇太后死后,他更是权势滔天,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

连土木堡之战,都是他劝说英宗皇帝御驾亲征的。

时人都说,幸亏大明是打赢了这场外战。要是输了,恐怕今日之大明,在不在都另说了。

赢了土木堡之战后,王振的权势更是顺风直上,连带着宦官的地位都上升了许多。

可以这么说,王振是大明帝国第一代权监。后面的大宦官见到他,都得老老实实叫老祖宗。

太原王氏和这样的人扯上关系。

怎么能不让林巡出口。

小道士却笑了笑。

什么话都不说。

只是看着王安之,静等他开口。

王安之沉默了一下,问道:“道长看上去似乎年纪也不大,怎么会知道这些陈年旧事呢,我王氏好像与那王振也无关系,空口白话他怎么愿意帮王氏拦住这天子之怒呢?”

元元子小道士没有回答第一个问题,而是直接说了一个秘密。

“因为王振很可能也是你们太原王氏之人。”

此话一出。

地破山惊!

别说林巡和王安之两人震撼不已。

就连元元子甚至感觉到一股浓烈的杀机直接笼罩到他身上。

他抬头一望。

远处马林正死死盯着他。

下一刻好像要雷霆万钧一般发出猛烈一击。

但是元元子却丝毫不在意。

只是轻轻一笑。

转身就离开了此处。

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